窮人的原始積累本來就難,這樣的當一輩子上一次,可能就再也翻不過身來了。
淺嚐輒止
有一個寓言“猴子掰包穀”,說的是猴子在包穀地裏收獲,剛掰下一個,覺得前麵的更好,就扔下手裏的去掰另一個,另一個到手,覺得還有更好的,又扔掉手裏的,去掰那個 “更好的”,不知不覺走到玉米地的盡頭,天色已晚,隻得慌慌張張隨便掰一個,回去一看,恰恰是個賴子包穀,也隻好將就了。
我們都會笑那個猴子太傻,可是換了你,又會怎樣?
猴子犯傻是有客觀原因的。首先,包穀有層層疊疊的殼包著,裏麵的內容究竟如何,並不那麼容易判斷。其次,太多的包穀擺在麵前,形成了誘惑和幹擾。隻有一個包穀時,你會剝開來細細觀察;兩個包穀,你會放在一起比較;很多的包穀,你就分不清誰是誰了。高矮胖瘦相差無幾,一律地搖曳生姿,掰了這個放棄那個,你到底要哪一個?
窮人創業,往往並不是因為沒有遇到賺錢的機遇,機會來的時候,幹什麼都順,前途無限光明。然而,無論誰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一旦有些坎坷,許多人便開始煩躁,又一心想創造新的輝煌。於是大量的精力用於開拓,原來賺錢的事反而顧不上了,時間一長,自然就放棄了。
千辛萬苦開了頭,卻不能堅持下去,一輩子都在追尋,一輩子都在選擇,等到發現已經快走到人生盡頭,才像那掰包穀的猴子,隨便對付一個了事。一個好項目的珍貴,是要在事過很久以後,回頭再看,才能發現的。並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相應的回報,正如你買了十隻股票,也許80%的利潤來源於其中的兩隻,如果你不緊緊把握住它們,狠賺一把,那另外八隻的虧損就可能把利潤全部吃掉。
人生就是這樣不公平,那兩隻賺錢的股票也許並沒有消耗你多少時間,另外八隻賠錢的買賣,卻讓你殫精竭慮。所以把一件事情做透,是成功人生的捷徑,千萬不要以為機會遍地都是,人一輩子大量的活動其實都隻是鋪墊,真正起決定作用的就隻有幾次,當你手上抓住一個機遇時,再難也不要鬆手,也許完成這一件事,就奠定了一生的價值。
重要的不是決定要做什麼,而是決定不做什麼。不做什麼是為了等待那要做的什麼,一旦決定要做,就不要淺嚐輒止,一定把它做透。
推脫借口
能力達不到可能會貧窮,但貧窮並不僅僅是能力的原因。窮人總是說:“誰都不想貧窮,關鍵是我就這麼大的能力,我已經盡了力。”這看似是一個很無辜的解釋,的確很讓人同情。
人生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應該時刻為成功做準備。窮人常常用一些漂亮的言辭來掩蓋自己做事不力。說什麼“我正在分析”,可是無數個月過去了,他們還在分析。他們沒有意識到他們正在受到某種被稱之為“分析麻痹症”的病毒的侵蝕。這樣隻會使他們越陷越深,永遠也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還有另外一種人愛以“我正在準備”做掩護,一個月過去了,他們仍然在準備,好多個月過去了,他們還沒有準備充分。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樣一個嚴重的問題,他們正在受到某種被稱為“借口”的缺點的侵蝕,他們不斷為自己製造借口。
有時,窮人也會和富人比較,但常常是用自己的缺點去比別人的優點:“我沒有別人漂亮”,“我沒有一個好爸爸”,“我家住在黃土高坡”……比來比去,越比越喪氣,越比越不想比了。
富人則不同。因為富就有了自信,不怕承認弱點,“我很醜,但是我很溫柔”,顯示的還是優勢。
窮人承認自己的弱點,是為了給窮找到一個開脫的理由;富人承認自己的弱點,則是為了顯示強大的力量,證明自己是如何戰勝弱點,走到今天這個位置的。
所以,窮人的弱點隻會讓你產生同情,富人的弱點卻讓人景仰。
比如脫發,富人禿頂,是智慧的閃光,聰明的腦袋不長毛;窮人脫發,就是營養不良,就是早衰,就是癩子腦殼一個。
窮人和富人哪怕缺點一模一樣,觀眾的反應也會截然不同。富人可以居高臨下,不戰而屈人之兵;窮人就算你唾沫橫飛,別人也隻會給你白眼。
所以,成為讓人關注的辦法之一就是成為富人,而要成為富人,就不要找借口,就不能推脫責任,“英雄不問出處”,隻要你踏踏實實做事,遇到困難是想辦法而不是等辦法,敢於承認現實並麵對現實,而不是推脫借口,窮人也可以成為富人。
眼高手低
但現實生活中,總有人想幹大事,信誓旦旦要當偉人,喜歡高高在上。對於一些小事情卻不屑一顧,認為那隻不過是小人物幹的,自己豈能屈身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費心。
但結果呢,小事情不願幹,大事情卻幹不成。回過頭來再幹小事,卻發現小事情也不是這麼容易幹的。於是心灰意冷,再也看不到當初的雄心壯誌,逐漸消沉,淪落為窮人。
所以,在工作中,如果你想取得更大的成功,就不要忽略小事。古語雲:“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句話放在這裏可以從三個方麵來分析:一是大事是由眾多的小事積累而成的,忽略了小事就難成大事; 二是由小事開始,逐漸長才幹、增智慧,日後才能幹大事,而眼高手低者,是永遠幹不成大事的;三是從幹小事中見精神、得認可,“以小見大”“見微知著”,贏得人們信任了,才能給你幹大事的機會。
一個好高騖遠的人是很難成功的。我們隻有先接受了困難,從自己不情願做的小事做起,才能最終做好自己的工作,你如果小事都做不好,何談大事?我們隻有睜大雙眼,才能看清每一份工作都具有獨特的挑戰性,工作並無高低貴賤之分,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任何時候都不要懼怕從小事做起,隻要做好了你手邊的工作,才能獲得最真實的勞動成果。
所以,我們要從日常工作做起,養成一個甘於從平凡小事做起的工作態度。你就這樣想,雖然現在一無所有,隻要認認真真去做好每一件事,你做得好不好,後麵都有眼睛看著你。如果你做每件事,都會想到該這樣去做,慢慢地養成了習慣,那你也就成功了。
浮躁情緒在心中蔓延
做學問也好,辦企業也罷,都來不得半點浮躁。一個人浮躁,結果是個人受損,由富而窮,或窮者越窮;一個企業浮躁,結果是企業破產。隻有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做事,才不會被浮躁所左右。
我們所處的世界——車水馬龍、霓虹閃爍、香車美女、別墅洋樓、魚翅燕窩、鮑魚熊掌……在這樣一個充滿誘惑的時代,麵對這一切,人們便不由自主地浮躁起來。似乎我們什麼都想得到,似乎這些在我們心中是最美的。但我們的心靈呢?我們應該讓它安靜下來,還它美麗。
我們不妨來看看下麵這個故事。
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快撒些草籽吧,好難看啊!”徒弟說。“等天涼了,”師傅揮揮手,“隨時。”
中秋,師傅買了一大包草籽,叫徒弟去播種。秋風突起,草籽飄舞,“不好,許多草籽被吹飛了。”小和尚喊。“沒關係,吹去者多半中空,落下來也不會發芽,”師傅說,“隨性。”
撒完草籽,幾隻小鳥即來啄食,小和尚又急了。“沒關係,草籽本來就多準備了,吃不完,”師傅繼續翻著經書,“隨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