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代替投資
投機就是鑽空子。投機者在法律不健全和社會不穩定的時候的確可以獲得大利潤,但投機隻能獲取眼前,卻無法保持長遠。弄不好,連眼前也獲取不了。
投機者一般有兩種心態:
(1)投機的人不斷地選擇開頭,什麼賺錢做什麼,別人做什麼賺了錢,我就做什麼。
(2)投機的人總是期望收入大於付出。
前些年,一場席卷全民的集資熱,不知套牢了多少人的錢,最後大多血本無歸。經濟學家這才站出來說:你怎麼那麼傻?也不算算什麼生意能輕而易舉賺到30%的純利潤,還要返本給你!除非是拿你的骨頭熬你的油!
其實集資者哪裏是要吃你100%的錢哦,他沒有那麼貪,他隻要70%就行了,剩下30%他大大方方當場作為第一年的利息發放。你很感動,千恩萬謝,至少往後365天是放心的。這麼長的日子,完全夠他從從容容地卷鋪蓋走人了。
可是窮人並不這麼想,他的邏輯很簡單:我是投資,投了資就要有回報,天經地義,你該給我!
這裏窮人認為的投資,其實是投機的一種。而且是最簡單的一種投機。
世界上應該的事情多了,可是能不能兌現,還得要你親自去把握。生意上的大忌諱是隔袋買貓、隔山買牛,這一個“隔”字就是問題的關鍵,凡是你不能親自控製的事,最終都會出亂子。
雞生蛋,蛋生雞,窮人一輩子都糾纏於這樣的寓言。他總在想,花兩元買一注彩票,如果中了大獎,如果得了500萬,如果又拿去投資,又賺了500萬,又投,又賺,幾年下來,豈不是李嘉誠第二?
於是他拚命買彩票,把一腦袋的美夢寄托在彩票身上,一周10元,也不算多,如果中了,那可就是幾百萬呀!天上總會掉餡餅的,而且總會打在某個人頭上。這個人為什麼不可以是我?!
窮人大都是這樣想的,而且很自信。買!就這樣買下去,一年下來,算算賬,發現每周10元,你居然已經為你的美夢支付了480元。
老老實實做好自己擅長的工作,這就是最好的投資。你擅長做技術,就爭取把技術做到最好;擅長做生意,就把生意做到一流。做這些賺錢,比你去心急火燎地投機穩得多。
投資於自己的事業,才是一本萬利而又長治久安的。連比爾·蓋茨這樣聰明的人,都不去倒騰微軟的股票,他說他最成功的投資就是自己的公司,就是微軟本身。
除非你的事業就是炒股,如果隻是業餘愛好,最好不要到股市上去混!
墨守成規
窮人一般都偏愛自己的小世界,甚至可以說是把自己關在與外部世界完全隔離的獨立的象牙塔中自我欣賞。其實,外部的世界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他們還在自己的小世界裏轉來轉去,死守著自己的經驗和現狀。
有一個故事,一個遲暮之年的百萬富翁,在冬日的暖陽中散步,碰到一個流浪漢在牆根處曬太陽,他問流浪漢:“你為什麼不去工作?”
流浪漢答:“為什麼要工作?”
“你可以掙錢呀。”
“掙錢做什麼?”
“掙錢可以住大房子,可以享受美味佳肴,可以和一家人享受天倫之樂。”
“然後呢?”
“當你老了,可以衣食無憂,像我一樣,每天散散步,曬曬太陽。”
“難道我現在沒有在曬太陽嗎?”
這一定是一個哲學愛好者的作品,聽起來味道不錯,不少窮人一定在其中找到安慰。但可悲的是,流浪漢墨守著“曬太陽”的好處,卻沒有看到“住大房子,可以享受美味佳肴,可以和一家人享受天倫之樂”是人的另一種境界。
改變墨守成規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變”。有時候,周圍的環境變了,我們卻沒變;有時候,周圍的環境沒變,我們卻變了。這時候,如果固執一端,必然會吃大虧。明智的做法是,控製自己,該變則變,不該變時,以不變應萬變。
隻有這樣,才能跳出自己的小圈子,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急功近利
無數的事實證明,不要想當蹺腳老板,不勞而獲的事是不存在的,資本家也得動腦筋,想剝削人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想發財,先做好吃苦的打算,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走。
但總有些急功近利的人,隻看到眼前的一點小小的好處,殺雞取卵,結果不僅原先得到的一點好處喪失掉,就是老本也未必能撈得回來。
有個故事,說的是一個窮人,很窮。一個富人見他可憐,就起了善心,想幫他致富。富人送給他一頭牛,叮囑他好好開荒,等春天來了播上種子,秋天就可以遠離那個“窮”字了。
窮人滿懷希望開始奮鬥。可是沒過幾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比過去還難。窮人就想,不如把牛賣了,買幾隻羊,先殺一隻吃,剩下的還可以生小羊,長大了拿去賣,可以賺更多的錢。
窮人的計劃如願以償,隻是吃了一隻羊之後,小羊遲遲沒有生下來,日子又艱難了,忍不住又吃了一隻。窮人想,這樣下去不得了,不如把羊賣了,買成雞,雞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雞蛋立刻可以賺錢,日子立刻可以好轉。
窮人的計劃又如願以償了,但是日子並沒有改變,又艱難了,又忍不住殺雞。終於殺到隻剩一隻雞時,窮人的理想徹底崩潰。他想,致富是無望了,還不如把雞賣了,打一壺酒,三杯下肚,萬事不愁。
很快春天來了,發善心的富人興致勃勃送種子來,赫然發現窮人正就著鹹菜喝酒,牛早就沒有了,房子裏依然一貧如洗。
富人轉身走了。窮人當然一直窮著。
小投資,大回報
有人叫你去入股,當個小股東,百事不操心,隻等著年底分紅,你相信嗎?有人要代你炒股,不用你再去盯著K線圖,每天搞得頭暈眼花,隻要交出股東代碼本,偶爾看看資金賬戶,看存款後麵是漲了一個零還是兩個零,你動心嗎?世界上這樣的好事太多了,隻要你有錢,總會有人找上門來,勸說你以錢生錢,實現一個滾雪球發大財輕輕鬆鬆賺大錢的夢想。
可是世界上哪有那麼輕鬆的好事,即使有也未必能落到你的頭上。
這個世界上遍地都是聰明人,如果存在一個收益很高而風險很小的行業,不用誰去號召,大家都會蜂擁而上,其結果是這個行業很快飽和,收益率直線下降。資本是流動的,就像江河湖海,無論底下如何高低錯落,水麵總是平的。整個社會的財富流動也是如此,無論任何行業,投資收益率終會趨向一個平均數值。一件事如果能賺很多錢,卻一直沒有人來競爭,隻能說明這裏麵風險太大,讓別的資本人望而生畏。坐享暴利的事是不存在的,風險和收益總是成正比。
其實任何一個騙局都有漏洞,你隻要仔細研究,就會發現整個事情當中,總有一些你控製不了的因素存在,而且都是關鍵環節,一出問題就會致命。這正是別人的精心策劃!窮人卻被虛幻的美好結果所誘惑,而將其中的風險忽略了。
窮人沒有在資本市場上滾打過,不知道資本的特性是唯利是圖,他以為人家是發善心,是來解救他的,一激動就忘了自己也是在投資。窮人拿出的錢雖然不是天文數字,卻也是辛辛苦苦攢了一輩子的,幾乎就是全部家當了。
一個億萬富翁,如果也拿出全部家當,也就是上億的投資,他能不認真考查論證,得出完善的方案再下手嗎?窮人卻是想當然,腦子一熱就投進去,等到發現上當,人家早已人去樓空,你除了呼天喊地還能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