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心順,自己事順

力爭第一並非壞事,但成大事不在於處處爭強,而在於適當地保存實力,在不必要的瑣事上、在不值錢的麵子問題上,把快樂的感受讓給別人。

拿破侖的家務總管康斯坦在《拿破侖私生活拾遺》中寫到:“雖然我的台球技術不錯,我總是讓約瑟芬贏,這樣她就非常高興。”任何想要有所成就的人,絕不會為了自己的一時快樂,而不顧別人的感受;相反,他們總是讓對方心裏舒舒坦坦的,順著對方的意思,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自己做起事來也順順當當。

華克公司承包了一件建築工程,預定於一個特定日期之前,在費城建立一幢龐大的辦公大廈,一切都按照原定計劃進行得很順利。大廈接近完成階段,突然,負責供應大廈內部裝飾的銅器承包商宣稱,他無法如期交貨。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整幢大廈都不能如期交工,公司將承受巨額罰金。

長途電話、爭執、不愉快的會談,全都沒效果。於是傑克先生奉命前往紐約,當麵說服銅器承包商。

“你知道嗎?在布魯克林區,有你這個姓名的,隻有你一個人。”傑克先生走進那家公司董事長的辦公室之後,立刻就這麼說。

董事長吃驚:“不,我並不知道。”

“哦,”傑克先生說,“今天早上,我下了火車之後,就查閱電話簿找你的地址,在布魯克林的電話簿上,有你這個姓的,隻有你一人。”

“我一直不知道,”董事長說。他很有興趣地查閱電話簿。“嗯,這是一個很不平常的姓”,他驕傲地說。“我這個家族從荷蘭移居紐約,幾乎有二百年了。”一連好幾分鍾,他繼續說到他的家族及祖先。當他說完之後,傑克先生就恭維他擁有一家很大的工廠,傑克先生說他以前也拜訪過許多同一性質的工廠,但跟他這家工廠比起來就差得太多了。“我從未見過這麼幹淨整潔的銅器工廠。”傑克先生如此說。

“我花了一生的心血建立這個事業,”董事長說,“我對它十分感到驕傲。你願不願意到工廠各處去參觀一下?”

在這段參觀活動中,傑克先生恭維他的組織製度健全,並告訴他為什麼他的工廠看起來比其他的競爭者高級,以及好處在什麼地方。傑克先生還對一些不尋常的機器表示讚賞,這位董事長就宣稱是他發明的。他花了不少時間,向傑克先生說明那些機器如何操作,以及它們的工作效率多麼良好。他堅持請傑克先生吃午飯。到這時為止,你一定注意到,傑克先生一句話也沒有提到此次訪問的真正目的。

吃完午飯後,董事長說:“現在,我們談談正事吧。自然,我知道你這次來的目的。我沒有想到我們的相會竟是如此愉快。你可以帶著我的保證回到費城去,我保證你們所有的材料都將如期運到,即使其他的生意都會因此延誤也不在乎。”

傑克先生甚至未開口要求,就得到了他想要的所有的東西。那些器材及時趕到,大廈就在契約期限屆滿的那一天完工了。

本傑明·富蘭克林說:“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駁,也許偶爾能獲勝,但那隻是空洞的勝利,因為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的好感。”

生活中有很多人是這樣的:如果你了解他的喜好,順著他的意思,他便對你好得不得了,甚至不惜為了你的事喪失原則。但如果你不尊重他,他便處處跟你過不去,沒事找你的碴,讓你也感到不快。你若給足他麵子,他便會不計前嫌,視你為友。

因此,自己要衡量一下,你是寧願要一種表麵上的勝利,還是要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讓對方心順,自己做事也會順利。你若順著對方、投其所好,他也會聽你的。

先肯定對方,再尋求被肯定

有時候,我們在交際中雖然想到了很多技巧,但是操作起來仍是不盡如意,反而弄巧成拙,與談話者陷入一種僵持不下的敵對場麵,使氣氛格外緊張。在這種氛圍下談話是使人感到傷腦筋的,談話的雙方都覺得自己與對方似乎有很深的隔閡(其實根本不存在隔閡,隻是心理上的感覺罷了),不能進行深入的溝通,感到別扭、尷尬、不舒服,甚至惱怒。這是雙方交際的失敗,然而這種場麵卻屢屢在生活中出現。

究其原因,雙方都對對方不滿意,但是雙方都不讓步,不願迎合對方。從一開始就進入了敵對狀態,劍拔弩張,哪裏還有餘地溝通。分明是像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了。

因此,如果我們在談話的一開始就注意到這一點,讓這次談話有一個好的開端,讓其在緩和愉快的氣氛中展開,在融洽的氣氛中結束,這對雙方來說,都達到了目的,且增進了友誼。

特別是在我們知道這次談話是無可避免地要與對方討論一場的情況下,更應懂得這一迎合對手、使對方滿意的技巧,它將使你和對方在愉快的心情中達成一致的協議。

所以,在一開始交談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讓對方說“是”。當然,這比較困難,但一想到以後的爭執,就容易辦得多了。

你在談話前應該考慮好要說的東西。這些話所包含的內容應該是為對方所肯定的,而且也是你自己肯定的。例如,此次談話是為了對你們的合同達成一致。你就先對對方說:“此次合作的目的,我們都是想讓合作的項目成功,是不是?”對方肯定會說:“是的。”然後再說:“此次討論的目的,雙方都是想達成一致的協議,是不是?”對方肯定會再說:“是的。”有了這種鋪墊後,雙方緩和了敵對情緒。這樣一來,對方會覺得你和他們之間相同的地方是很多的,而且利益是息息相關的,溝通的可能就變成了現實。

如果我們一開始談話就提出一些意見相左的問題,或者提出雙方都極敏感的話題,那隻會激起對手心中的逆反情緒,而無其他任何好處。這樣做,對手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對你說出“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之類的話。據生理學家研究,當一個人說“不”的時候,他全身的神經、肌肉係統都會處於緊張狀態,隨時準備采取抵製態度來反對別人的意見。而一個人說“是的”、“對的”的時候,這些係統卻是處於鬆弛狀態的,這時對方感到你的意見與他的意見不謀而合,自然心情就舒暢了。把對方激到緊張狀態中無形中給自己樹立了一個敵人,而且“不”這個答案是一個最難克服的障礙。一個人一旦說出了“不”字,就無異於走上了一條相反的道路。

一開始就將對方導入與你一致的方向——肯定的方向,而不要讓他持否定的觀點。這樣至少能夠讓他暫時忘掉爭執,並且很樂意地接受你的意見。等他想起與你爭論時,也許已早被你所“同化”。所以,一個有技巧的人會讓對方在開始時就覺得他的話很有道理,而表示出肯定的意思。這樣他心情鬆弛,放鬆防備,連連同意你的看法,在不知不覺中就接受了你的建議,順從了你的要求,最終你會達到目的。這其實是一種心理戰術,讓他不覺得你有“敵意”,心理防線不斷向後拉,最後站到你這邊來。

沉著冷靜,不亂方寸

“世事滄桑心事定,胸中還嶽夢中飛”。世界上雖滄桑變化,我心事已定,無論你怎麼變化,我心裏有數。的確如此,古今中外,凡是偉人,定有遇事不慌、沉著冷靜的特點,也隻有這樣,他們才能正確地判斷局勢、應變局勢,取得成就。

冷靜的心態往往是成功的必要因素。一般來說,人們隻要不是處在激怒、瘋狂的狀況下,都能保持自製並做出正確的決定。健康、正常的情緒,不僅平時給生活帶來幸福、穩定、暢快,而且能在大難臨頭時,幫助你逢凶化吉,轉危為安。

麵對危難之事,有人抓耳撓腮,性格狂躁發怒;有人臨危不亂,性格沉著冷靜,理智地應對危局。前者是失敗者的性格,後者是成功者的性格。

有一位單身女郎深夜返家,突然發覺後麵緊跟著一名男子,她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速度,在她幾度擺脫不了“追兵”的情況下,她急中生智,突然想起在路途中有一片墓地,於是,她幹脆走進墓地,在一座墳旁坐了下來,說道:“終於到家了……”隻見那名男子頭也不回地飛奔而去!

急躁的性格常能使人毀於一旦,在平常狀況下,大部分人都能控製自己的心緒,也能作正確的決定。但是,一旦事態緊急,他們就自亂腳步,而無法把持自己。

1936年9月7日,世界台球冠軍爭奪賽在紐約舉行。路易斯·福克斯的得分一路遙遙領先,隻要再得幾分便可穩拿冠軍了。就在這個時候,他發現一隻蒼蠅落在主球上了,他揮手將蒼蠅趕走了。可是,當他俯身擊球的時候,那隻蒼蠅又飛回到主球上,他在觀眾的笑聲中再一次起身驅趕蒼蠅。這隻討厭的蒼蠅破壞了他的情緒。而且更為糟糕的是,蒼蠅好像是有意跟他作對,他一回到球台,它就又飛回到主球上來,引得周圍的觀眾哈哈大笑。

路易斯·福克斯的情緒惡劣到了極點,他終於失去了理智,憤怒的用球杆去擊蒼蠅,球杆碰到了主球,裁判判他擊球,他因此丟去了一輪機會。路易斯·福克斯方寸大亂,連連失利,而他的對方約翰·迪瑞則愈戰愈勇,終於趕上並超過了他,最後拿走了桂冠。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遇事鎮定、冷靜是一種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失為大家風範。

在危機發生的時刻,讓自己保持頭腦的清醒,才能在電光火石的瞬間看出對方的破綻或問題的要害,從而找出破解之法。

保持冷靜的頭腦首先要相信自己的頭腦,不要由於缺乏必須的力量,就否定一個可能的觀念或構想。反之,你要執著於構想,克服各種難題。

怎樣才能做到遇事沉著冷靜,而不亂方寸呢?

(1)假如你在工作中遇到難題或必須完成的緊急任務,你不必焦急和煩惱,也不要急於求成,那樣會亂了方寸。你首先應該穩住自己的情緒,使心情平靜下來。然後要對實際情況做冷靜的分析並製訂出必要的行動計劃。這時你還可以做些鬆弛性的自我暗示:“事情再難,再急,也必須一步一步去做,焦急是無濟於事的,天塌下來也要頂住,一定能闖過難關,完成任務!”這樣你將會鬆弛下來,把緊張驅散。排解難題或完成任務時,成功會成為良性刺激,使你得以進一步的鬆弛。

(2)當你工作中碰到不順心的事情或受到挫折,怒從心頭起或心裏泛起陣陣愁雲時,你必須學會調節和控製自己的情緒。首先,應當主動地壓一壓自己的怒氣,迫使自己冷靜下來。隨後可向親朋傾訴苦衷,從他們的勸告中求得支持和安慰。還可用理智去分析受挫的情境,找出發生問題的症結所在,相信問題總會圓滿解決。切不可遷怒於人,哪怕是家人;也不可悶鬱於心,負隅獨愁。因為這樣既不能解決問題,還會火上澆油,增加新的緊張因素,給他人平添緊張刺激,結果於己於人皆不利。

(3)在社交活動中遭遇尷尬場景,需要我們從容自若地化解眼前的窘境;在商業競爭中遭遇突發事件時,企業領導人需要從容自若地采取有力的措施扭轉危機,從而牢牢控製市場。培養從容自若,善於處理各種難題和危局,是每個人都應該培養的一種基本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