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教育、自我修養,就是抵禦這些惡魔的有效武器。
俄羅斯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青年時期,也十分重視從行為規則入手控製和培養性格。他為自己訂過以下規則:
(1)絕對的平靜,至少表麵上絕對的平靜。
(2)在言行方麵老老實實。
(3)行動時要深思熟慮。
(4)果斷。
(5) 不無意識地浪費時間,隻做那些應該做的事,而不是偶然想到的。
(6) 隻把金錢花在必要的地方,而不花費在不必要的欲望方麵。
(7) 每天晚上誠實地檢查自己的行為。
(8) 從不誇張過去、現在所做的事情和將來要做的事情。
他的堅定沉著、冷靜自持等優良性格,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
隨和並不是放棄尊嚴
與人相處必然會有矛盾和摩擦,雖然有些矛盾沒有必要過分計較,何況有時還是由於誤解造成的,但應該牢記的是:隨和並不是放棄尊嚴,更不是永遠都被動挨打,有來無往。
古人說:“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就是說,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那麼,你對我不好,惡語傷人,我也要退讓嗎?退讓是必要的,但退讓又必須是有限度的,對一些蠻不講理的人,如果一味退讓,隻能縱容壞人而讓好人受氣。
對蠻不講理者,要據理力爭。
楚王存心想侮辱晏子,令人在城門旁邊挖了一個狗洞,讓管禮賓的小官帶晏子從此洞進城。晏子不進,看看周圍等著看笑話的人群,十分驚訝地說:“啊呀!今天我恐怕來到狗國了吧?怎麼要從狗門進去呢?”楚人討了一臉沒趣,隻好引他從大門進了城。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既然讓我從狗洞進城,那進的自然就是狗國了;既然把我當做最無能的來使,那麼你也就是最無能的君主了;既然你要借題發揮,諷刺挖苦,我何不針鋒相對,以牙還牙!
也許有人要說,對人要講真誠,提倡以牙還牙,不是讓人以惡抗惡嗎?
真誠是需要條件的。真誠者與真誠者肝膽相照,好比兩塊打火石相撞,迸閃出的是心靈的火花;人敬你一尺,你敬人一丈,別人對你刁鑽,你就不能按常規出牌……
何況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時候我們必須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如升職、加薪的不公正待遇)積極抗爭;有太多的時候又必須與蠻不講理的上司、同事據理力爭;有太多的時候即便“你不犯人,人也要犯你”……那又有什麼理由不挺身而起,大喝一聲:“隨和並不是放棄尊嚴,不惹事者絕非怕事!”
林語堂的《隨和》中說:“隨緣行止隨遇安,莫謂隱忍太沉寂;祥和彌漫充環宇,逢執即舍保常寧。”
厚道做人,好處多多
做人要厚道,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什麼叫厚道?老子認為,不負於人,不欺於人,就叫厚道。
深刻的道理往往掩藏在最樸實的語言中。做人要厚道,無論講給誰聽都像是一句略顯多餘卻又無可厚非的、充滿鄉土氣息的俗話。認同歸認同,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敢麵無懼色地承擔起“厚道”與生俱來的良知和沉甸甸的社會責任呢?其實,厚道不外乎“忠厚之道”,它包含了誠實、善良、豁達、感恩、直率、助人為樂、愛憎分明等品質,濃縮了幾千年來人類的精神美。而對天性追求真善美的人類來講,沒有誰願意拒絕厚道。
厚道得人心。人們常常讚許那些善於大處著眼不計前嫌的人“有政治家的風度”,這種風度不應當僅屬於政治家,我們都要這樣為人處世。對夥伴、上級、下屬、客戶,厚道意味著諒解、體貼、信任、愛護。“人察無徒”,厚道待人,不但贏得友情和尊重,而且往往是加倍的。
美國有一位成功學大師,他的名字叫拿破侖·希爾。他寫了著名的《思考致富》和《成功法則》。這些書對很多美國人的財富成功,都起到了很大的思想啟蒙和行動推動的作用。
拿破侖·希爾在早期的時候是一位煤礦工人。他年輕時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個小煤礦當挖煤工人。他不僅工作時盡職盡責,還養成了一個能使他終生致富的習慣,那就是提供額外的超值服務。 他每天總是提前上班,為八小時的工作提前準備好各種工具和設備的檢查。由於他的額外付出,他很快被提升為工作中的小組長,後來又提升為煤礦的經理。他離開煤礦後,又做過推銷員,報社的文員,雜誌社的編輯等多種工作,但不論是哪一份工作,他都能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工資翻幾倍,而職務也很快提升, 他有好幾次被提升為經理的經曆。
他的秘密隻有一個,那就是提供額外的付出。他領取八小時的工資往往工作九小時,十小時。他領取一百美元的報酬,往往付出兩百美元或三百美元價值的服務。由於他的額外付出的習慣,使他鶴立雞群,像金子一樣閃閃發亮,無論走到哪個公司,他都能很快出人頭地,很快的工資增加,職位提升。這就是一個平常人,一生成功的秘密。
不論做什麼事,不論在哪個公司工作,都堅持這一點, 那就是額外付出。額外付出會使一個人在思想上升華,在行動上出類拔萃。無論在哪個單位工作,都會使這個人很快地得到上司或老板的賞識與讚賞。
所以,厚道做人不僅不吃虧,而且還好處多多。當然,厚道不意味著任何時候都一味付出,也並不意味著對每個人就深信不疑,對事情毫不分析就深信不疑。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你還是會遇到麻煩的。
俗話說,對人說人話,對鬼說鬼話。你把好人當作壞人對待,不講厚道,不相信別人,這樣肯定會引起別人的反感。但是如果你把壞人當做好人對待,老實厚道,深信不疑,那麼就很容易受騙。
厚道不厚道,關鍵在於你是跟誰相處,跟誰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