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鬆心靈,讓性情歸於自然
在大都市裏經常存在這種現象:早上六點左右鬧鍾響,職業男女匆忙起身,忙得團團轉 ,洗漱一番,套上職業工作服,抓起公文包往外跑,開始接受每天例行的懲罰——所謂交通高峰的堵塞;朝九晚五地工作,應付上司,應付同事,應付廠商,應付客戶、顧客。這種緊張繁忙的工作會讓人飽受壓迫。
這種情況下,我們一定要學會調整和放鬆。你要知道應該在什麼時候放下工作,輕鬆一會兒。你要接受你的不足。要知道你隻是一個普通人,你的能力有限。告訴你自己不要把自己逼得像個奴隸,你應該輕鬆下來。如果你發現自己正在瘋狂地奔波勞累,那要趕快停下來。問問你自己這樣做有何用處,你是願意把自己逼出心髒病來,還是承認自己的有限能力,然後輕鬆下來?
但是你一定要理解,心靈的放鬆狀態並不是待在那裏不作為,相反,它會體現為行動上的收放自如。不放鬆的狀態的本質並不是行動上或頭腦的忙碌,不放鬆的本質是內心的矛盾,是內心的方向不明確。
一張一弛既能讓事業得到發展,也能夠保證身體、生理、心理、精神方麵的健康狀態。你隻有覺得不再那麼神經緊張時,才可以快快樂樂地工作。
隻要你的內心是安寧清淨的,所見到的外在世界也就是安寧清淨的。
達成心靈的放鬆狀態自古就有很多方法,很多宗教的吸引力也在於此。但宗教的基礎總是讓人們相信一些非現實的神秘力量,並寄希望於這些無法證實的神秘力量。真正科學的方法應該是基於對生命的客觀存在的正確認識。
下麵是讓心靈放鬆的幾種方法:
當你感到心神不寧,精神緊張時,下麵8種方法能讓你的心靈有小憩的機會,幫助你暫時鬆弛一下。
(1)洗澡。淋浴或浸浴除了可緩和緊張的情緒外,還有消除疲勞之功效。
(2)烹調食物。洗、切、調味和下鍋等烹飪工夫對消除精神緊張很有效果。如果嫌做一頓飯太費時間,也可簡單地製作一些食品。
(3)聽音樂。不論是古典音樂、民族音樂,還是流行音樂,都有助於緩解緊張的情緒。
(4)運動。你用不著從事爬山等劇烈運動,隻需躺在運動墊上,花10分鍾做做伸展運動,讓四肢有舒展的機會,就可以達到放鬆的效果。
(5)郊遊。盡情沐浴在自然的溫馨中,重新感受那童年的快樂,舒展身心,放鬆身心。
(6)美容。愜意地躺在美容床上,徹底放鬆自己,從頭到腳乃至整個心靈都充分放鬆。
(7)寫信。你一定有久未聯係的親友,不妨給他(她)寫一封信,不僅可吐露、發泄一下自己的感受,同時也能讓對方在收信時驚喜一番。
(8)閱讀。閱讀書報可說是最簡單、消費最低的輕鬆消遣方式,不僅有助於緩和緊張情緒,還可使人增加知識和樂趣。
有條有理,方能從容不迫
現代醫學認為:健康不僅僅是不生病,而且包含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世界衛生組織確定了健康的十條基本標準,“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過分緊張疲勞”就是其中之一。
能夠做到“從容不迫”,就要求我們平時做事要嚴謹、有條有理、有先有後。嚴謹和有條理的性格是人人都很喜歡的。要培養自己嚴謹和有條理的性格,就應當在每一件小事上培養自己嚴謹和有條理的習慣:穿衣服,先穿哪件,後穿哪件,有一定的條理,不亂穿一氣;東西放置,有一定的秩序,不能放得亂糟糟的;辦事情,先做哪件,後做哪件,有明確的規劃,不隨心所欲:時間安排,什麼時間幹什麼,有一定的規律……如果你時時處處都能注意做到嚴謹和有條理,那麼,這種習慣形成之日,就是嚴謹和辦事有條理的性格形成之時。那麼,處理大的事情或遇到突發事件就能做到不慌不亂,從容不迫。
某雜誌刊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老商人,他在一個小市鎮裏做了幾年的地產生意,到後來竟完全失敗了。當債主跑來討債時,他正在緊皺雙眉,思索他失敗的原因。
“我為什麼會失敗呢?”他說,“我對於主顧不是很客氣嗎?”
“你完全可以再從頭幹一下,”債主說,“你看你不是還有不少財產嗎?”
“什麼?從頭開始?”
“是啊!你應該開出一張資產負債表來,好好地清算一下,然後從頭做起。”
“你的意思是說我得把所有的資產和負債都詳細核算一番,寫成一張表格嗎?我得把我的門麵、地板、桌椅、茶幾、書架都重新洗刷油漆一番,弄成新開張的樣子嗎?”
“是啊!”
“這些事我早在15年前就想動手去做了,但後來因為我沉溺在參觀拳擊競賽中,至今還不曾動手。現在我知道我幾年來失敗到如此地步的原因了!”
無論你經營何種生意,你都應該把物資管理得清潔整齊,把賬目記得清清楚楚,把一切事情、一切物品都弄得有條有理。那些把什麼事物都弄得亂七八糟的人,終有一天要跌倒的。
有許多青年也是一樣,他們生來有一種古怪脾氣,任何事情都隻隨隨便便搪塞一下了事,從不想到應該怎樣做得更好。他們脫下衣裳解下領帶就隨手東丟西拋。遇到他們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事情,跑開一趟時,就不管事情已經做到哪裏,立刻順手拋開,等著回來後繼續再去。這種青年一旦踏入社會,幹起事業來,一定把自己的四周弄成一團糟,對於任何事也一定抱著“搪塞主義”。
如果你多花一點時間和精力,把你的事情做出一種結果,把你的東西收拾放好;當你將來再繼續下去時,再要把東西找出來時,真不知要省去多少時間和精力,更不知要省掉多少無謂的糾紛與煩惱。
愛衝動常碰壁
心理學專家認為,人受到傷害時,憤怒是正常的反應,而當下的念頭便是想給攻擊你的人當頭棒喝。
譬如自己向來尊敬的人,如果做出令你傷心的事情,你很可能立即給對方以回擊;受了陌生人的氣,恨不得用原子彈炸他。其中辦公室是最容易滋生怒火的場所,當你看到能力平平的同事晉升,而自己卻備受冷落時,便會怒火中燒;天天為公司賣命,偶爾早點下班,主管就語帶譏諷地說:“今天才上半天班就自動下班了呀!”便一怒之下跑到老板麵前拍桌子,把辭呈往他麵前重重一摔,然後自以為很瀟灑地說:“我不幹了!”
感情的事也一樣。一時的衝動,常會讓人做出事後追悔不已的舉動,譬如因為愛得過火,不經敲門就闖進他(她)的辦公室;當他(她)不在身邊時,偷偷翻他的商務通,查看他(她)每天的行程和約會。
如果你發現自己經常處於那種很容易做出不當行為的環境中,就有必要找出原因何在。
可試著從下列問題中找答案:
對我而言,那些狀況的嚴重性何在?
到底是什麼會讓我以不智之舉回應,而不尋求其他解決方法?
我心中怒火燒向誰?
他讓我聯想到其他我曾用相同態度回應的人嗎?
以前這麼做的結果是什麼?
如果不發怒,最糟糕的結果會是什麼?
也許退讓一步不會讓你高興,但做出衝動行為的本身也同樣不會讓你感到快樂。但不可忽略的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行為舉止,確實可挽救不少危機。
跟上司拍桌子,向配偶丟花瓶,對好友咆哮,等等。這些情緒失控的行為,可能使平時理智的你付出慘痛的代價。
衝動的情緒其實是最無力的情緒,也是最具破壞性的情緒。許多人都會在情緒衝動時做出使自己後悔不已的事情來,因此,應該采取一些積極有效的措施來控製自己衝動的情緒。
(1)離開使你衝動的現場,直到自己可以冷卻下來為止。在辦公室情不自禁時,立刻強迫自己和被挑起戰火的對方保持距離。可以委婉地說“現在的感覺真是奇妙,我想我還是靜一靜,我離開一下待會兒再回來。”或者說“恕我失陪一下,等我專心一點時再跟你談。”
同樣的,當兩人意見不合時,也可以這麼做。當你的配偶心情不佳口出惡言時,你可以說“我現在不能跟你談,明天再說吧”或“我得仔細想一想再回答你”。其實世上的事情並沒有急迫到連一二個鍾頭都不能等,離開那個環境出去散個步,做些別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冷靜下來思考,而非隻是莽撞行事,在行動前一定要考慮一下。
(2)對自己說些有建設性的話。在心裏默數到十,這招相當有效。若從心理層麵分析,實際上一個人憤怒的情緒最多維持10分鍾左右,除非是有人再次把你激怒,否則10分鍾後,你可能已經平靜下來了,所以不妨聽聽舒緩心情的音樂,或在紙上不停地寫“別打電話給他”。總之,找些可以讓你轉移注意力的事來做,這對調整不良心理很有助益。
(3)先問自己要怎麼做,並預測結果會如何。做個結果一覽表,詳列出衝動行事可能招致的後果,例如“我可能會傷了友誼”或“可能會被辭退”等,預想這些結果,就不會衝動妄為。此時也是檢視某些情緒性問題的最佳時刻:如果我不賭氣辭職、不亂發脾氣、不跟他的母親去正麵衝突,等等,又會如何呢?你會發現答案竟是“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