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雕塑是人類藝術領域內的最高成就之一,即使過了兩千多年,藝術手段日新月異,在這一領域,仍然無出其右者。即使文藝複興時期的大師如米開朗基羅、近現代大師如羅丹等,最多也隻是達到或接近當時的水準,卻沒能超越它。雖然如此,當我們在博物館或一些美術作品裏看到希臘雕塑,如《擲鐵餅者》《維納斯》《拉奧孔》等作品時,發現它們都是裸體的。這在東方藝術作品中是非常少見的。為什麼古希臘人在藝術表現上偏愛裸體呢?
首先我們要看當時人們的生活習慣與思想狀況,而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思想狀況,很大程度上受到他們生活環境的影響。
希臘位於地中海北岸、歐洲東南部,土地麵積狹小,三麵環海,周圍島嶼眾多,屬於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因此,那裏冬季溫暖濕潤,日照充足;夏季炎熱,卻因有海風的調劑,非常宜人。在這種良好的氣候下,人們注定不會穿太多的衣服。而且溫和的氣候也造就了人們自然活潑的精神。據說酷熱能使人慵懶消沉,嚴寒能使人僵硬遲鈍。希臘沒有這種極端的氣候,而且光照充足,所以人們的性格比別的民族更加活潑。加之周圍都是大海,視野開闊明朗,這也造就了希臘人樂觀開朗的心胸。開闊明朗的環境塑造了古希臘人熱愛自由、喜歡身心不受羈絆的性格,這一點在政治上很容易看出來。古希臘的民主政治是古代最完善的民主政治之一,這時的公民權利被很大程度地伸張,公民的自由都有保障。沒有政治上的壓迫,每個公民都能享有充分的自主權,他們的思想和行為都是自由而不受束縛的,因而,他們也不介意身體的袒露。
然而,熱愛自由隻是為喜歡光著身子提供了思想基礎,要把光著身子變成美的體現,還需一定的現實和物質條件。大英博物館的策展人伊恩·詹金斯說:“過去希臘人脫的衣服比我們多,然而在雅典城繁華的大街上,沒有人會光著身子大搖大擺行走。”“古希臘雕塑崇尚裸體……但是在希臘人眼裏,裸體是英雄的標誌。裸體代表的不是這個眼下的世界,而是充滿神話色彩的世界。”
古希臘人性格開朗,熱愛自由,但把裸體變成一種美寓於生活中的,卻是通過體育運動。古希臘人非常注重體育鍛煉,認為神也一定可以從運動中獲得快樂。因此,體育運動是所有年輕人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他們理想中的男子氣概就是健全的精神寄於健全的身體之中。理想的人最強大的官能不是善於思索的頭腦或者感覺敏銳的心靈,而是血統好、發育好、比例勻稱、身手矯健、擅長各種運動的軀體。這一點,在當時武力最強大的城邦斯巴達表現得尤為突出。在全希臘舉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能夠讓當時交戰的城邦停止戰爭,更是突出地體現了這一點。在參加體育運動時,古希臘人會毫不介意地脫掉衣服。斯巴達年輕的女子在參加運動時,也基本是裸體的。古希臘人對體育鍛煉的熱愛,淡化了他們的羞恥心。在健身場上、跑道上以及莊嚴的節會中,參加運動的人們把衣服完全脫掉。普林尼說:“全身赤裸是希臘人特有的習慣。”蘇格拉底說:“不能表現身體的美是一種恥辱。”羅馬時代的希臘曆史學家普魯塔克在記述當時少女們裸體參加運動會的情景時寫道:“盡管少女們確乎是這樣公開地赤身裸體,但是絕對感覺不到有什麼不正當的地方。這一切的運動都充滿嬉戲之情,並沒有任何的春情或者淫蕩。”可以說,古希臘人舉辦全民性的盛大慶祝,如奧林匹克運動會、科林斯地峽運動會等體育大會,都是赤裸裸地展覽與炫耀裸體的場合。贏得冠軍的人,人們膜拜他,詩人歌詠他,雕塑家還要為他製作雕像。因為這個緣故,他們不怕在神前和莊嚴的典禮中展覽肉體,甚至還設立一門研究姿態與動作的學問,叫作“奧蓋斯底克”,專門教人美妙的姿態,作敬神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