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戰鬥機經典戰例(4)(1 / 3)

10月6日早晨,以色列空軍司令佩萊德打算故伎重演,實施“六日戰爭”中那種空軍先發製人的突然襲擊,並建議下午一時發起進攻。但這項提議被梅厄總理和國防部長達揚否決了。他們計劃在7日淩晨發動反航空兵作戰,因為按預定的戰爭發起時間——18時,天已快黑了,這會影響反航空兵作戰活動的突擊效果。

戰爭的腳步無情地粉碎了他們各自的計劃。以色列空軍為了奪取北線戈蘭高地和南線西奈半島的製空權,與埃及和敘利亞的空軍展開了殊死的空中拚搏。

他們的鬼怪機雖然不好對付埃及的薩姆6導彈,卻打得過埃及和敘利亞的米格-21。這種鬼怪機是美國空軍多用途的戰鬥機,以色列在這次戰爭前就已得到了100多架,戰爭中,每天又有8~10架從歐洲和美國運來。鬼怪機打破了速度和高度的紀錄,為了適應空戰需要,主翼下可以懸掛麻雀和響尾蛇導彈。

以色列飛行員得到電子計算機的幫助駕駛複雜的飛機,一個計算機與一個自動操縱係統相聯結擔任導航。射擊由自動雷達控製,雷達引導鬼怪機瞄準和發射導彈。紅外線指示器使搜尋敵機變得容易了。如果鬼怪機處在敵機搜尋範圍內,那麼警報燈便亮了,飛行員還可以盡力做躲避動作,以擺脫敵機的

火力。

為使鬼怪機安全達到目的,電子工程師給飛機安裝了精心設計的感受器。這些感受器能覺察到為鬼怪機噴射熱所吸引而飛近的導彈。如果感受器感受到了這一危險,鬼怪機便發射一枚燃燒火箭,這時,這枚火箭便被導彈的自動裝置誤認為目標。

鬼怪機發揮自己武器裝備的優勢,利用前蘇聯人給敘利亞提供的雷達不配套、使之在探測範圍和高空辨別力受到削弱,以及薩姆-6導彈發射時彎曲度小,爬高時筆直上升等弱點,采用了俯衝轟炸戰術,在很高的上空接近導彈群,然後盡可能地垂直俯衝下去。經過48小時的激戰,終於摧毀了戈蘭一帶一半以上的導彈群。

為了保住自己的空中屏護,一大批敘利亞戰鬥機趕來攔截擔任掩護的以色列鬼怪機。戈蘭上空的又一次廝殺開始了。

以色列飛行員十分熟悉自己的對手。他們不但經過嚴格的挑選,而且進行了長年的專門訓練:進入飛行部隊以前,已經進行了兩年的嚴格訓練,到飛行部隊後,還要進行四個月的戰鬥訓練,才能擔任初級飛行員,平時每年飛行訓練時間都在120小時以上。而今天參戰的隻是全部約400名鬼怪式飛行員中的一部分。他們早已把米格-21的形狀和性能以及敘利亞飛行員常用的戰術動作,深深地印到了腦子裏。

果然,不出幾秒鍾,米格-21那細長的機身、三角形的機翼和機頭黑色的鼻子,便清晰地出現在他們的視野之中。“拉起,占據有利高度!”帶隊長機發出口令。他們知道,鬼怪機在高空時,轉彎和機動性能才能達到最佳狀態。長機的話音剛落,隨著“刷”的聲響,在短暫的瞬間,飛機便以每分鍾9000米的爬升率,像海豚躍出水麵一樣,射向近2萬米的高空。

敘利亞飛行員們也不甘示弱。他們也加大油門,拉杆躍升。但是,已經晚了!米格-21的爬升率每分鍾隻有8000多米,最高實用升限也比鬼怪飛機低。還沒等他們升到有利高度,以色列飛行員已經每人“咬”住一架,呼嘯著俯衝下來。

以色列飛行員在耳機裏聽到了響聲,“響尾蛇”的導引頭已經捕捉到米格-21的紅外輻射,於是,他們按下按鍵將導彈鎖定,連續不斷的“呢呢呢……”的信號說明導彈已處於待發狀態。他們讓飛機略為下降,使米格-21處於晴朗的藍天背景之下,然後按下發射鍵。隨著一聲低沉的聲響,“響尾蛇”高速地離開了發射架,留下一條灰白色尾煙……

米格-21也有預警裝置,敘利亞的飛行員們已發現自己處境危險。但是,因為他們平時訓練局限於前蘇聯那一套戰術,缺乏靈活性,加上不能用俄文或英文學習更高的技術理論,從而影響了對飛機和武器係統的操縱技術的提高,現在在如此危險的情況下就顯得驚慌失惜,隻好高速機動,力爭逃跑。

“響尾蛇”發射後,隨時校正著自己的軌跡,米格-21最終沒有逃脫,在一聲接一聲的巨響中,一架又一架爆炸墜落。

這一天,“以色列長臂”在戈蘭上空擊落了27架米格機。

18天過去了。在這些戰火紛飛的日子裏,“以色列長臂”同埃、敘的戰鬥機進行了多次激烈的空戰,擊落阿方飛機335架,而以方僅被擊落6架,出現了空戰損失的驚人對比——56∶1。

二、馬島之戰——“鷹”與“鷂”的較量

天鷹攻擊機是美國原道格拉斯公司為海軍研製的最具實效性的攻擊機之一。自其開始設計至今已有50多年的曆史。即便是在現在,許多出口國外的“天鷹”仍在使用中,並獲得很高的評價。首架原形機不僅達到了設計指標,還創下了世界飛行速度的記錄。(189)

天鷹A-4攻擊機簡單的結構,使得許多維修工作用一個中隊的人力配備和工具標準即可達成。A-4的三角翼設計使得它不需要折疊即可用於航空母艦上,而不占用太大的空間。其前緣有全翼展的前縫翼條導流板,後機身可拆卸以便於維修發動機,同時兩旁均有減速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