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戰鬥機經典戰例(1)(3 / 3)

時機終於來臨。“攻擊!”希爾果斷發出了戰鬥命令。

3架“颶風”戰鬥機像餓虎撲食一樣向敵轟炸機群直撲過去,另外3架則朝驅逐機群猛衝,奮力阻擊敵護航機隊,為同伴殲敵創造條件。

這是一場殘酷的空間肉搏戰!這是一場力量懸殊的空中攻擊戰!

頃刻之間,船隊上方布滿了盤旋翻滾、追逐混戰的飛機。發動機尖厲的吼叫聲,機槍、機炮呼嘯的轟鳴聲不絕於耳。德國轟炸機被突如其來的英國飛機嚇懵了,倉惶扔下炸彈。海麵上頓時掀起一股股衝天水柱。

1架德機首先被擊中,拖著濃煙滾滾的尾巴一頭栽向大海。接著,又是“轟”的一聲巨響,兩架德機相撞了,天空頓時閃現出一個巨大的火球,燃燒著的飛機殘骸碎片漫天灑落在英吉利海峽。麵對這種形勢,德機匆忙返航,撤出戰鬥。它們隻擊中了1艘船,而英國6名飛行員全部安全返航。

這次戰鬥中英國的“颶風”戰鬥機,是大戰中英國海、空軍使用最頻繁的戰鬥機之一,也是僅次於“噴火”飛機的著名主戰機種。

由於該機開發於20世紀30年代中期,所以盡管外觀上已具備20世紀40年代單翼機的布局,但仍是一種半金屬結構的飛機,而且機身內承力構架依然由鋼管焊接件組成,後機身外部是亞麻布蒙皮。“颶風”在機頭裝一台“梅林”水冷活塞發動機,所以前機身顯得較為尖削。從多框的滑動開閉座艙蓋後部開始,後機身背部向下傾斜,最後是一片近半圓形的垂尾。梯形平麵上反下單翼內裝有全部射擊火器,翼下可掛小炸彈,機腹為水散熱器。整個機體顯得質樸、美觀。

“不列顛之戰”對英國來說,是一場生死攸關的與德軍爭奪製空權的戰役。在這一戰役中,英國幾乎投入了包括“颶風”、“噴火”在內的所有戰鬥機,舉國上下投入了整體防空作戰,由道丁中將建立的一整套包括雷達在內的防空體係,發揮了最大的效能。(172)

1940年8月15日,英軍974架戰鬥機與2000架德機展開空戰,德機戰損率竟高達20%。英國的戰鬥機飛行員一次又一次地起飛,苦戰猛打,在藍色的天空上編織出白色的圖案,許多飛機被擊落,有些駕駛員駕駛著機翼受損的飛機,堅持著飛回基地,再換上一架新戰鬥機,從約克郡到多塞特郡,到處都可以聽到炸彈的爆炸聲以及空中航炮的射擊聲。從8月24日起的12天內,德軍連續實施所謂“千機大轟炸”行動,“噴火”、“颶風”等戰鬥機經過浴血奮戰,取得了擊落德機380架的輝煌戰績,徹底粉碎了德國空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9月開始,英國的作戰重點轉入首都防空。“噴火”在保衛倫敦的50個晝夜作戰中,把大量德軍的Ju-988、He-111等型轟炸機擊落於防區之外。9月15日,300架“噴火”和一批“颶風”戰鬥機與德機空戰,在短短的20分鍾內就擊潰了德軍轟炸機大編隊,從而導致希特勒“海獅計劃”的最終破產。

“噴火”戰鬥機由於在不列顛之戰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榮獲“英國的救星”稱號。據英方公布,1940年7月至10月,英國損失飛機915架,德機被擊落1733架,被擊傷943架,損失比例為1:1.9。又據德國曆史學家統計,從7月10日至11月中旬,英國損失飛機995架,德國飛機被擊落1813架。不列顛戰役是英國為抗擊德國空中進攻而取得的偉大勝利,其更為深遠的意義還在於首次驗證了防空作戰的戰略意義和杜黑關於製空權論述的正確性。

三、二戰盟軍P-51野馬戰鬥機柏軍空戰

在二戰期間,當盟軍采用了新型飛機P-51戰鬥機後,使戰場形勢逐漸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P-51各種型號總共生產14819架。由於新型機種的參戰,災難就落到了柏林上空。

盡管前一階段柏林已遭受嚴重打擊,但那隻是大劫難的一個序曲。對柏林市民來說,更艱難、更痛苦的日子還在後麵。1944年3月6日,英國第8航空隊3個轟炸師29個轟炸大隊的812架轟炸機在美、英近700架殲擊機掩護下又出發了。它們要對柏林進行“第250次攻擊”,預定的摧毀對象包括埃爾克納軸承廠、戴姆勒-奔馳航空發動機廠以及位於南郊的軍用電子設備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