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營銷鬥爭中成長
在三星電子的成長史中,不能漏掉初期與金星之間激烈的技術競爭,以及為此而展開的廣告宣傳戰爭。當時的廣告宣傳戰仿佛是間諜對間諜之戰,通過徹底的保安以及情報吸收,延續一場又一場的戰爭。一旦得知三星新產品發表會的日期,金星就會趕在之前發表新產品;反之亦然。當時這兩家公司一直要較量到最後的經營報告書的故事,在韓國企業界膾炙人口。兩家公司為了提前打探到對方將公布的經營數字,有時候甚至會撐到申報期限截止之後。一旦掌握到對方公布的經營數字,會立刻調整一些數字,設法把營業額衝得更高。為了占到上風,當時的廣告宣傳戰激烈至此。從三星的立場來看,正因為這段時間擁有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金星,才在寸土不讓的競爭之中鍛煉出了日後可以和國際企業較量的基礎實力。
20世紀70年代金星公司、大韓電線、三星電子,80年代三星電子、金星、大宇電子,90年代除了韓國家電三大公司之外,摩托羅拉、索尼、鬆下等外國企業也加入了激烈的競爭行列。與這些對手的廣告宣傳戰,可說是三星電子發展史的縮影版。20世紀80年代初期,韓國國內家電市場,是由金星及大韓電線分占第一、二名。三星電子為了吸引消費者注意,並且統合公司內部力量,激勵員工士氣,這個時期的廣告宣傳策略都是取得與領先業者同等的市場地位。三星透過以“星星之間的戰爭”及“宿命的對戰”為名的廣告宣傳素材,吸引輿論及消費者的注意。在早期金星席卷大部分市場的情況下,三星成功地發布與金星社不相上下的新聞量。家電業界彩色電視、VCR、洗衣機、電磁爐等的銷售競爭之激烈,稱得上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戰爭,而這些公司之間的廣告宣傳戰,也成了韓國媒體開始正式報道企業新聞的一個契機。1980年中期,這些公司之間的廣告宣傳戰也十分有趣。出現“金星是技術的象征”、“三星電子是尖端技術的象征”、“最尖端的技術”、“超一流的技術”等等口號,新產品經常會加上“世界第一”、“國內第一”等形容詞。產品在正式麵世之前,也往往為了競爭先舉辦發表會,集中火力用廣告宣傳尖端產品的形象。然而由於三星起步晚了十年,加上金星早期在家電市場上擁有的絕對優勢,因此三星有一段時間的品牌形象落於金星之後。
實施全球化經營管理策略
三星電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最大理由,是其擁有堅強而又實力雄厚的海外據點。今天,三星電子已經以生產及銷售分公司、分店、研究所等不同的形態進駐全球47個國家。海外據點如果能與總公司維持良好的互動關係,自然會提升事業效率。目前外界對三星的評價為:幾乎全部的事業部門都已具備穩定的利潤結構。三星之所以能建構出如此有效率的全球經營係統,是由先前經曆過的無數次錯誤經驗累積成的know-how。三星的全球化策略其實可歸結為一句話:“數碼高附加值商品的生產與銷售。”
在“中外電子政務新應用”論壇上,韓國最大的全球化IT解決方案提供商——三星SDS介紹了韓國政府在城市信息化建設方麵的成功經驗、三星對電子政務的理解和未來城市信息化發展趨勢並介紹了韓國電子政務的構築方向和成功案例。韓國電子政務運用網絡連接地方自治團體、中央政府、相關民間團體的三個領域,百姓隨時隨地可以獲取所需的行政服務;同時把行政業務體係化、公開化,因此大大地提高了政府的生產效率和透明度。並利用政府的尖端通訊技術,進一步改善了政府業務處理流程和民眾服務的戰略性處理。韓國政府為了實現電子政務,在“對國民與企業的服務”、“提高行政效率”、“構築電子政務基礎”三個方麵推進了11個事業課題;同時針對全國232個自治團體,21個行政業務,建立標準化的信息係統,構築從基層行政部門開始直到中央行政部門的“快速集成的行政業務體製”;為便於政府與政府采購部門的往來,電子采購實現窗口單一化Single Window,把政府采購部門、自治區、公共企業等獨立的電子采購係統連接起來構築“小而富有效率的政府”。韓國還建立了以居民登記、不動產、汽車、企業、納稅等五大領域為對象的“行政門戶網站”Portal Site將行政受理、研究、答複等業務,通過Internet提供迅速的“點擊式”One Click“集成行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