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三星的相關高層人士表示,“有會說No的CEO,是三星最大的競爭力”。但是,如果和世界一流的企業相比較,三星電子的CEO們還有努力和進步的空間。這也是不爭的事實。一位專家就指出,三星電子雖然在韓國領先,但是在汲取先進知識、和國際CEO交流的層麵上,和海外一流企業的管理人員仍然有所差距。但是,有一點,三星電子的CEO們都是在各自領域中的先驅者。以1997年開始接管三星電子的尹鍾龍副董事長為首,大部分CEO都是專攻理工,曾經擔任過生產、開發和研究的工程師。工程師為主體的CEO全盛時代,從1987年李健熙董事長上任後正式到來。結構調整本部的副總經理李淳東解釋,由於李董事長宣示了“應該由了解技術開發方向的人來擔任電子CEO”因而三星電子的總經理與管理部門的總經理替換為薑晉求總經理。而尹鍾龍副董事長則是1981年將VCR事業推向世界頂尖之列的主要人物。當時三星的AV事業原本和世界水準相差一截,是尹鍾龍將它推上一層樓。有人形容說,尹鍾龍是閉上眼睛都能夠畫得出VTR電路圖的人。確定了以數碼聚合的新年之後,三星優先致力於連接半導體、LCD和移動電話等,使其成為家庭網絡。
李潤雨半導體事業部總經理從三星半導體事業初期興建工廠開始,逐漸管理生產、研究等相關事業,最終成為韓國國內精通半導體技術的第一人。在他下屬的眼裏,他是一個“對半導體相關細節了如指掌的人。他對半導體相關細節的了解程度,往往連實際工作的人都會嚇一跳”。
2002年1月8日,在美國拉斯韋加斯展開的世界最大家電展示會上,數碼媒體事業部的總經理陳大濟發表開幕演說,首開東方人發言的先例。美國家電協會會長加裏夏皮羅驚訝不已:“以前他是半導體博士,如今他怎是數碼博士芽”陳大濟以美國斯坦福大學電子工學博士的身份,成為研發16MB DRAM和64MB DRAM的主角。曾經在IBM和HP擔任研究工作而深受注目的陳總經理,是秘書處人事組在1985年推薦給當時的李秉吉董事長和李健熙的。記憶體總經理黃昌奎也是在李健熙董事長人力招攬計劃中網羅來的人才。黃昌奎早在英特爾工作時就引起三星人事組的注意。1989年進入三星之後,他就主導256MB DRAM的研發,之後,以1GB DRAM和12寸晶圓批量生產,等等改寫了紀錄。而非記憶體事業部總經理林亨奎是工業材料博士出身,也是三星電子內部培育成功的人士。
移動電話——Anycall神話的創造主角是情報通訊事業部的總經理李基泰,他在工廠管理與運營上的卓越表現深受大家的好評和認可。他以做事謹慎、貫徹到底的性格,甘於吃苦和接受一切挑戰這些優秀品質和他過硬的管理本領使他能夠帶領員工一起確實完成了攻占移動電話第三名的任務,而且圓滿完成銷售業績。隻在半導體部門工作過的LCD總經理李相園進入公司後,就研發出在技術上被認為不可能的40英寸LCD,人們都期待他以後能夠有更加出色的表現。
經營支援事業部的總經理崔道錫、家電事業部的總經理韓龍外以及國內營業擔當總經理李相鉉,都是少數非工程師出身的人才。雖然崔總經理的外表看起來不太像是財務部長,但確實是負責經營流程革新、管理、人事的主要人物,在結構調整等事物上,負責與結構調整本部互相配合。原來在集團秘書室的韓龍外經理,負責改善基本運營狀況惡化的家電部。他專攻這項艱難的任務所造就的成果,讓創造利潤不易的電子業界刮目相看。專攻經營學的國內營業擔當總經理李相鉉是在韓國銀行工作時,被三星電子選中的。他們三人是通過相互的協調競爭,來扶植三星電子的發展和前進的。三星電子的CEO們,被公認為是最優秀的人才,因此也得到三星電子最好的待遇。依照股東總會報告的2001年理事登記總薪酬來推斷,公司內部登記的七位理事中,平均每一位的薪酬為36.7億韓元。尹鍾龍副董事長的薪酬在50億韓元以上。三星電子決定將2002年的薪資限額調整到500億韓元,這個數目比2001年的400億韓元增加了25%。從成績方麵來看,CEO之間的薪酬也有很大的出入。三星電子的CEO們,一般都有10萬到20萬股的股票選擇權。一股價從19萬韓元到27萬韓元不等來看,平均差異也有達數十億韓元以上的情形。而能夠為公司賺進最高利潤的人才,不要吝惜於給他實際報酬的鼓勵,這則是李健熙董事長明白指出的原則。
時刻保持一種危機意識
2002年,一貫神秘的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此時變得更加沉默——用10年時間創造“亞洲新榜樣”的奇跡之後,他發現掌聲和仰慕中的三星,麵臨的形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危險。消費類電子企業中,作為Follower的三星似乎剛剛坐上Leader的寶座,那麼在這個位置上,它將如何持續領先?人們非常願意用這個例子來說明三星的咄咄逼人:一向“傲慢”的索尼公司(Sony Corp)CEO出井伸之承認三星是其威脅的來源,“我要手下每周都上交一份該周的三星工作報告”,出井伸之如是說。最使人興奮的消息顯然來自2002年4月2日美國紐約股市,三星當日的股票市值為496億美元,索尼則為480億美元,兩者的差額約為16億美元。這可是有史以來三星首次超過索尼。消息一經發布,韓國和日本的新聞媒體都競相做了報道。韓國人雖然已經感覺到三星電子是國內企業的佼佼者,但是說超越索尼,還是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2002年3月,美國《時代》周刊根據品牌的認知度預測三星電子將在三年之內超越當時還是世界最大的家電企業——索尼公司。三星的全體員工都歡呼雀躍,李健熙卻以一貫的冷淡態度問了自己一個問題:三星果真超越索尼了嗎?果然,不到一個月,三星的股市總值又落到索尼的後麵。從2001年兩家公司的財務數字看,三星電子的銷售額隻是索尼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