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三星信息管理的絕招(6)(2 / 3)

三星電子SCM Group課長趙星訓說:“物流工作改換成委外的形態,將可以大幅度減少人力運用的負擔。”因為相關費用是要支付給外部單位,公司更要徹底監控費用有無疏漏。就國外的情況來說,三星的目標是,到2002年之前,要在包括美洲、歐洲、中國、東南亞、日本等各地,把各自超過100家的物流合作夥伴予以統合減縮,最少的情況一地區隻留一家。舉個例子來說,2000年在東南亞地區,三星的物流工作由大約152家不同的公司來合作進行,但計劃將來早晚要選定其中兩家公司來統合管理這些工作。這就是“一份合約,一份賬單”(One contractone bill)的策略。所有合作夥伴必須負責所有處理程序,三星電子隻要在契約書上簽名,並負擔一切的費用即可。

這個策略的基本構想,正是來自對庫存管理相當重視的尹鍾龍副董事長。尹鍾龍經常提到:“三星電子要扮演好製造商的角色,把精神集中在銷售、製造與開發上。”據說,他是在某次海外出差的時候,下定決心重新改造三星在海外的物流方式的。當時,他在一個餐桌上聽到,他一直視為庫存管理標杆的戴爾電腦公司,在物流管理上也是力求縮短時間。戴爾的物流工作全責交由美國運通業者UPS擔任。在馬來西亞製造的個人電腦,透過飛機運送,傍晚送達菲律賓的物流倉庫,當天晚上再出發,翌日清晨以前個人電腦就能順利抵達東京。然而,李相烈協理說明:“我們並不想把三星電子的物流全交給跨國的運通業者,相對地,我們隻希望在每個地區選出一兩個可以在費用、速度、顧客滿足度上都表現不錯的合作夥伴。”三星電子2002年的目標是全球的物流費用能減少10%。

目前韓國的消費者需求變化迅速,無論是供應商還是零售商都麵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同時IT技術的發展為執行品類管理提供了基礎。三星與寶潔韓國公司選擇洗發水品類作為品類管理的試點。因為從韓國寶潔公司來講,美發品類是寶潔公司的核心產品,是一個持續增長的品類,有著很強的品牌價值。從韓國三星來講,美發品類是一個高檔產品,是韓國三星的目標品類,能夠幫助三星樹立商店的形象,帶來持續的客戶。於是雙方製定了一個項目計劃書,確立了為顧客提供更好服務、為企業提升利潤率的合作目標。項目從2003年4月開始實施,到2003年6月共持續13周進行測試,主要在兩個門店中進行。主要涉及三個方麵:有關美發品類的消費者研究、產品的優化和貨架空間管理。經過測試,確定了新的貨架空間管理,剔除了一些低檔貨品,同時按照消費者習慣,排列高、中和低檔次產品。測試的結果是:美發品類的銷售額增加19%,銷售量增加14%,庫存天數減少了2天。

2003年6月開始了項目推廣階段。由2個門店拓展到24個門店,目的是使得每個門店的貨架都得到優化。該階段還根據區域的、市場的和門店等不同層次的數據設置了一些關鍵績效指標(KPI)並建立了一個可持續更新的評分表,將品類管理融入到日常的工作流程中去,每周跟蹤KPI,每周建立警報係統,每個月回顧評分表從而更新優化每個月結果,每個季度對KPI進行分析從而實現每個季度合作計劃的更新。在該階段取得銷售額增加8%,銷售量增加11%,庫存天數減少1.8天。接下來是優化和革新階段,主要涉及的問題是促銷。不同的品類,不同的門店有不同的促銷方式,產生的結果也不盡相同。可能一種品牌在這家商店通過降價能夠取得促銷成功,而在另外一家商店就不能成功。而且不同品類對促銷的依賴程度不同。有的品類依賴促銷,有的品類不促銷也能吸引消費者。運用科學合理的分析,通過ECR和品類管理搞清基本的商品組合和貨架陳列,從而使定價和促銷更趨合理。再有就是渠道管理,對於大賣場、中等超市等各種銷售渠道,統一的管理模式容易管得太死,全部個體管理又不現實。為保證靈活性,又保證統一性,采取分類管理的方法來實現。

三星電子通過實施這個項目,得到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要實施品類管理,組織一個跨部門的團隊非常重要。這個團隊要包括銷售、後勤、IT以及采購部門,等等。項目開始的時候就要確立目標,要確保測試的成功並保證能夠推廣。最後一點就是品類管理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應用,不是什麼高傲、神秘的東西,隻要用心科學地去做,就能成功。三星就是這樣靠一點一滴的努力獲得了庫存管理的成功。

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抉擇

三星電子副總經理李淳東說過這麼一段話:“三星電子能夠與先進企業並駕齊驅,創造出以兆為單位的營業收入,這是在度過IMF管理體製關卡同時果斷進行結構調整的結果。站在生死抉擇的歧路上,抱著死既是生的覺悟,唯一可行的抉擇就是調整結構。我們決定以高收益價值的產品來改變陣容,執行大規模的分公司和業務出售。創業25年就能夠以全新開始的決心來經營公司,要是沒有當時的結構調整,三星電子現在也隻不過是眾多電子公司當中的一名。”他說得確實沒有錯。從1999年開始,三星電子在IMF的體製下堅決執行結構調整,在接下來的三年裏就創造了12兆韓元的收益,與先進企業並駕齊驅。因此,雖然IMF體製讓三星電子陷入風中殘燭般的危機,卻也讓新經營理念有了嶄露頭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