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終於降了。盼得我眼都藍了,以前一加油那小夥子就花言巧語地讓我把油箱加滿,說有小禮物,我這兩個月裏攢了六塊過期巧克力和三瓶礦泉水。我高興地看到咱這兒加油站牆上的數字可算換了。
買的沒有賣的精,油價漲的時候咱國際接軌來著,幾乎是立竿見影,人家前腳漲完咱馬上漲,就跟油全是打那批發來似的。可人家那邊降的時候咱就不摻和了,當沒看見,不知道,被問急了就談談燃油稅。我晚上開車的時候聽見電台裏有人問,這油價還能多降點兒嗎?嘉賓含糊其辭,說要是油賣得太便宜咱這兒的石油企業沒有利潤就沒法幹了。合著我們一邊養車還得一邊獻愛心,也沒留個名字誰領我們的情啊?可這事,你也沒法選擇,就像看一雙男女,人家這個嚼完口香糖直接塞那個嘴裏,接著嚼,倆人樂意,特自然,你在這兒自己惡心有什麼用,誰讓你看了。你嫌油貴別開車啊,車又不是假腿,沒它還出不了門了?
我們小區收破爛的都知道得隨遇而安。三個月前易拉罐還一塊五一個呢,沒過多久,變一塊錢一個收了,我媽覺得這人不實誠,扣著一堆破爛沒賣,最後找了個看著特憨厚的主兒,帶著不吝嗇能倒給你錢的麵相,我媽把他招家來一問,易拉罐一塊錢仨,報紙由九毛一斤跌到兩毛五一斤,對於飲料瓶,人家專業人士說了,我們現在不收這個,您要留著就留著,不要我就幫您扔樓下去。老太太大受打擊,埋怨人家不厚道,收破爛的說:“您不知道美國現在金融危機?”好像收這些破爛全賣大洋彼岸去了。可都要扔的東西了,還在乎它多少錢幹啥,我們過日子人就擅長這麼倒退著想。
可很多人到個稅起征點的事兒上就想不明白了,現在物價這麼高,收入也慢慢騰騰逐漸漲上來了,連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家雇的月嫂一個月都拿兩千多塊錢。這麼算來,除了生活困難能拿低保的人,隻要你自力更生差不多都夠得上上稅的線了。
我剛畢業那會兒特別羨慕能交個人所得稅的人,那代表人家有錢,他們在我眼裏就是富人。可後來我就覺得不是這麼回事,上稅是義務,不能以貧富論,隻要你的收入被劃在這條線裏,就得交。這個人所得稅,就跟吃自助餐似的,架子上魚啊肉啊海鮮啊都大鐵盤子上擺著呢,各種點心饅頭大花卷炒米飯,你隨便吃,塊錢一位。人家吃飯是按人頭算,你瘦成一把骨頭也得給,就這規矩。於是,練體操的跟練舉重的都來了,一個吃兩口西蘭花就打飽嗝,一個饅頭就米飯排骨就扣肉吃倆小時還有量,那個吃得少的當然滿肚子牢騷,因為我們不想吃自助餐,我們就不能自己點菜嗎?
現在到處在刺激消費,賣房的賣車的換著方兒地忽悠,商場也玩命打折,我手機裏三天兩頭接到這些短信,全是讓我花錢的。這些發信息的也不掃聽掃聽他們這些潛在客戶有這消費能力嗎就瞎發,我都挺替短信費可惜的。這一年來我們接受的教訓夠多的了,指點江山的專家們去年上來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現在可好,理財的家底都沒了。我們門口一位大爺有句名言:誰也別忽悠我花錢,我留著天天數,起碼心裏踏實。
回頭我也買本“省錢大比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