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年齡最大的隻有十二歲,最小的才九歲。整整一個月,這些年幼的皇子同皇帝一起終日在馬上,任憑風吹日曬。他們身背箭筒,手挽弓弩,時而奔馳,時而勒馬,顯得格外矯健。他們之中的每個人,幾乎沒有一天不捕獲幾件野味回來,首次出獵最年幼的皇子就用短箭獵獲了兩頭鹿……在這樣高強度軍事體育課的訓練中,清初阿哥們的騎射技藝之純熟自不待言,個個堪稱武林高手。清代諸皇帝中,武藝精湛的大有人在。康熙年輕時候就功夫突出,其子胤禛、其孫弘曆也都是騎射突出。直到後來的道光皇帝,在做皇子的時候,曾經發生教徒攻打紫禁城的事件。當時的道光,鎮定沉穩、指揮自若,親自用火槍直接擊斃已經躍過宮牆的數名教徒,其勇猛程度可見一斑。哪怕是到了清末,騎射教育仍受重視。對此,慈禧身邊的女官是這樣記述的:在從前的時候,滿洲人是最重武事的。即使在將覆亡的四五十年以前,實際上滿洲人已不再有什麼特殊的武功可誇了,但是這方麵的學習,卻還十有八九保持著。男的照例要學學武藝、練練騎馬,女的也得多少在“跑馬”、“射箭”這兩門技藝上學一些皮毛,以備應付萬一。
這表明,騎射的學習到了清末,已經漸漸變成虛應故事,但即使如此,對皇室子弟來說,祖宗留下來的家法仍不可忘,無論情形如何,“學學武藝、練練騎馬”還是要的。
2儒雅風流勤創新
清代皇子教育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書法和藝術。
作為未來的帝王或者王侯,一旦臨政理事,良好的書法藝術就顯得非常重要,因為這還是一個麵子工程,代表了整個愛新覺羅家族儒雅文明的形象。
康熙的書法就非常出眾,他的一些頂級水平的作品,置於一流書法家的行列也不為過。康熙在教育幼年太子的時候,每天都要求小太子練一張楷書,等到太子到出閣講學的時候,足足搬出八大筐練字的作業,把要給小太子上課的老師們都嚇了一大跳。
康熙的皇四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的書法也極其出色,康熙曾經當麵誇獎過他,稱讚其書法作品“遒美妍妙”。雍正皇帝執政以後,他用朱筆批閱過的奏折,字跡往往都很漂亮。
雍正在自己的《庭訓格言》中回憶了師傅教他練習書法的過程。
他的幾位師傅不僅自己都擅長書法,而且也精通明朝時書法家的書法藝術特點。他自己承認,之所以書法比其他人要高出一籌,主要是依靠幾位師傅的精心指點。
在教育內容方麵,清代還特別重視皇家子孫的自然科學教第七章史上最難熬的皇子生活——清代皇子教育老祖宗傳下來的 排版.indd 2432012-6-19 10:31:21
老祖宗傳下來的育兒智慧育,這個良好的風氣在清朝初年便已經形成。康熙皇帝本人非常重視對西方先進科技知識的學習。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白晉、張誠等六位法國科學家在乾清宮受到康熙帝的召見,他們獻上了從法國帶來的三十件科技儀器和書籍做見麵禮。這些非同尋常的禮品,令康熙帝“天顏喜悅”,當即決定讓他們入宮,擔任自己的科學顧問。從此開始了外國科學家在清朝宮廷從事科學活動長達數十年的局麵。
白晉等人入宮後,與康熙相處很融洽,工作也很順利。白晉對康熙熱衷科學的態度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回憶道:
小貼士
康熙帶著極大的興趣學習西方科學,每天都要花幾個小時同我們在一起,白天和晚上還要用更多的時間自學。他不喜歡嬌生慣養和遊手好閑,常常是起早貪黑。盡管我們謹慎地早早就來到宮中,但他還是經常在我們到達之前就準備好了,他急於向我們請教一些他已經做過的一些習題,或者是向我們提出一些新的問題。
康熙要求在上書房的課程表中,加開一些自然科學的內容,所以,清代皇子當中,對自然科學感興趣的也不乏其人,比如,雍正帝還在做皇子的時候,就尊康熙的命令,教習一個王公大臣的兒子“經書算法”。
可見,清代皇子的素質教育抓得比我們現代緊。清宮戲裏的阿哥格格們拳腳功夫不俗,不完全是曆史創造,還是有曆史依據的。比如康熙帝的第十四子就擁有大將之才,差不多跟大將軍年羹堯都有得一拚,在出軍的過程中屢立戰功,實在也不枉費如此嚴格的上書房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