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仁德!”杜大用他們稱讚李雋的仁慈,心裏卻是在哭泣,因為南宋除了采取這種無奈之舉外,再也沒有辦法了。屋裏的氣氛變得異常沉悶。
李雋輕歎一聲,走到地圖前,看了一陣地圖,道:“除了命令鄭靜和封鎖黃河以外,我們也不能坐等,而是要主動出擊,對中原的蒙古軍隊下手,盡早殲滅之,以便盡對付旭烈兀。”
杜大用他們很是明白,李雋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那就是“華北的老百姓就可以少受些罪”,高達率先發言,道:“皇上,臣以為,南線的韃子已經陷入我們的重圍了,我們就先把南線的韃子吃掉再說。”
張世傑沉思了一下,不同意高達的看法,道:“皇上,臣以為就目前情勢來,還是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東線之敵是正理。為了圍殲趙良淳,韃子下足了血本,投入了三衛禁軍,怯薛兵團的大部,既然來了,就不讓他縮回去,趁此良機殲滅之為宜。”
杜大用點頭道:“皇上,臣讚同張將軍的看法。還有一點,就是朱瑞祥將軍指揮的炮兵已經部署在東線,東線的火力足夠,殲滅東線之敵相對而言比較容易。要是忽必烈損失了三衛禁軍,怯薛兵團的大部,其實力將會大為降低,這就好比一支鋒利的長矛,要是沒有了矛尖,也就不再犀利了。另外,還可以起到震懾敵人的目的,後麵的仗就好打多了。”
歐軍行請命道:“皇上,為了不讓東線的韃子逃走,臣願率一支騎兵馳援東線,還請皇上允準。”
“殲滅東線之敵的確是我們目前最好的選擇。”李雋讚同他們的說法,道:“先收拾東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極大地削弱了忽必烈的實力。黃河很長,可以渡河的地點很多,要是旭烈兀出其不意地渡過黃河的話,到時由於五衛禁軍和怯薛兵團大部補殲,即使他們合兵一處,實力也是大打折扣。”
高達想了一下,道:“皇上,臣以為旭烈兀要想渡過黃河,除非他長出翅膀,飛過來。”南宋海軍非常強大,要想從南宋海軍眼皮底下渡過黃河,真的是難如登天。他的話,立即得到張世傑和歐軍行的讚同。
杜大用皺著眉頭,道:“皇上的擔心並非多餘,而是很在理。旭烈兀要是不能南渡黃河,他可以改走西線,從祁山南下,沿黃河南岸東進,依然可以到達中原。”
象旭烈兀這樣的軍事家,無論多麼艱險,有多少困難,即使是千山萬水,為了達到目的,他也會為之努力,這並非是無稽之談。
他的話無異於晴天霹靂,高達的嘴一下子張得老大,過了一會才道:“要是這樣的話,我們是該先吃掉中原的韃子才是正理。”
“當然,還要道長做好在黃河南岸阻擊旭烈兀的準備。”李雋補充一句,道:“我和歐將軍率領騎兵馳援東線,以便盡快結束東線戰事。這裏的事情就交給你們了。”
“今天把你們找來,是因為我們又有事做了。”鄭靜和年輕的臉龐上透著堅毅,對眾將道:“你們一直在嘮叨,友鄰部隊打得火熱,中原的韃子給分割成好幾段,而我們整天除了在黃河上看風景外,無所事事。現在,我們的好事送上門來了。”
對於軍人來說,最好的去處是在戰場上,特別是當其他部隊打得火熱,勝利的消息一個接一個,而自己隻能作壁上觀,那是對自己的折磨,聽了他的話,眾將興奮得眼裏放光了,有的已經開始搓手了,道:“將軍,請吩咐吧。”
鄭靜和走到地圖前,指著地圖,道:“我們的任務隻有一個,那就是不能讓韃子的一兵一卒從黃河上經過。不論他是到中原去,還是從中原逃走,都打到黃河裏去,一個也不剩!”
這任務他們早就在執行了,現在的黃河上別說一個蒙古士卒,就是一個影子也沒有看見,這任務實在是太無聊,眾將剛剛燃起的希望一下子破滅了,忍不住輕歎一聲。
“你們別歎氣,我們的對手,不是別人,是忽必烈這韃子的三弟,旭烈兀。”鄭靜和知道眾將對這個在中東讓人談之色變,而在中土不出名的風雲人物一無所知,給他們解釋,道:“你們不要小看了旭烈兀這個人,我給你們說說他的事。他在二十年前奉蒙哥這韃子之命遠征西方,當時他隻有十萬人馬,卻征服了西方萬裏疆域,滅了數十個國家。其中,有的國家比起朝廷並不遜色。郭侃這名字,我相信你們是如雷貫耳,他也曾經是旭烈兀這韃子的部下,他對旭烈兀是讚譽有加。”
郭侃的大名眾將是熟稔在胸,知道他是一個眼光極高之人,要想得到他的稱讚,難上加難,他如此盛讚旭烈兀,不用說旭烈兀非常能幹。眾將一聞此言,無不是驚訝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