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伏爾泰 (1)(2 / 2)

伏爾泰很喜歡他的姐姐,母親去世後姐姐一直照顧他。哥哥是詹森教派的虔誠的牧師,十分熱情與正直,可伏爾泰不喜歡他,這是他盡可能不在父親名下生活的原因之一。父親亞魯艾不傻,很快他就發現小兒子是一個很難管束的人。所以將他送到耶穌會,希望他成為一個精通拉丁文六步韻詩與斯巴達式教育方式的人。虔誠的教士極盡努力去開導他,給這位腿腳細長的學生進行已消亡和還在使用的語言的紮紮實實的基礎知識訓練。然而他們覺得無法根除這孩子的某種“古怪”本領,從一開始這就讓他不同於其他的學生。伏爾泰十六歲時,教士們都非常樂意讓他離開耶穌教會。為了博得父親的歡心,年輕的弗朗西斯開始學法律。可悲的是,一個人不可能成天閉門讀書。晚上有許多閑暇時光。為了打發時間,伏爾泰要麼為地方報紙寫一些幽默風趣的小故事,要麼就是在周圍的咖啡館給他的摯友朗讀他的文學新作品。通常兩百年以前過這樣的生活是會被認為要下地獄的。父親亞魯艾完全認識到兒子所冒的風險。他求助一個影響頗深的朋友,讓弗朗西斯在海牙的法國大使館裏獲得了一個秘書的職位。荷蘭的首都,那時與現在一樣,單調的很。

由於因為無所事事,伏爾泰於是就和一個不是很漂亮的女孩談戀愛了。女孩的母親是位社交界的記者,一個讓人生畏的女性。這個夫人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嫁一個更有前途的人,就馬上找到了法國大使,希望他在全市還不知曉這件醜聞時將這個危險的羅密歐趕走。大使自己已是身不由己了,不想再惹事端。秘書被他匆匆忙忙地攆上去往巴黎的下一輛公共馬車之後,弗朗西斯丟了工作,又一次處於父親的支配之下,在這種緊急的關頭,亞魯艾想到了一個權宜之計,這種計謀經常被有朋友在宮廷工作的法國人運用。他請求並得到一封“蓋有封印的信件”,將信放在兒子麵前,讓他或者到強製空閑的監獄中去,或者是寫一份前往法律學校用功學習的申請書。兒子說他選擇第二種出路,並保證成為勤奮與用功的典範。他信守承諾,快樂地投進了自由創作小冊子的幸福生活當中去,他的勤奮讓整個城市都議論紛紛。這肯定不對父親的口味,因而他決定行使做父親的權利將兒子從塞納河的尋歡作樂的地方趕走,要他到鄉下的一個朋友家待一年。在鄉下,每天都有二十四小時的空餘時間(星期日也包括其中),伏爾泰開始認真仔細地學習文學,而且他的第一個劇本也出爐問世了。

十二個月的清新空氣與受益匪淺的枯燥生活過後,他被允許回到了燈紅酒綠的首都,他立刻寫了一係列挖苦攝政王的文章來彌補他失去的時間。實際上對於那個卑鄙的老惡棍,怎樣罵他都不過分,不過伏爾泰如此替他做宣傳他一點也不喜歡。後來的文章導致了他的第二次流放,最後還必須去巴土底獄待一小段時間。然而當時的監獄,也就是說給伏爾泰這樣的在社會上很有威望的青年紳土準備的牢房,一點也不壞。囚犯不能擅自離開房間,可是能夠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正合伏爾泰的心意。巴黎中心的某間孤獨監獄給了他做一些踏實工作的機會。在被釋放之時他已經完成了幾個劇本了,而且都很成功,其中之一將十八世紀的一切紀錄都打破了,接連上演了四十五個晚上。他不但因此賺了一筆錢(他很需要錢),並且讓他得到了才子的名聲,對於一個還得為事業奮鬥的青年來說是一件不幸的事情,因為從此之後,人們將在林蔭道上或是咖啡廳裏開的可以在幾小時內獲得大家歡迎的玩笑都歸罪於他。順便說一下,這也是他到英國,進修自由黨政治家的研究生課程的原因。

www.biqi.me比奇中文網一直在為提高閱讀體驗而努力,喜歡請與好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