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穴位圖解
上星
取穴法
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一寸。
功效
①鼻淵,鼻出血,目痛,頭痛,眩暈,癲狂。②熱病,瘧疾。
太陽
取穴法
在顳部,當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
功效
頭痛,目疾,齒痛,麵痛。
風池
取穴法
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功效
①頭痛,眩暈,失眠,癲癇,中風。②目赤腫痛,視物不明,鼻塞,鼻出血,鼻淵,耳鳴,咽喉腫痛。③感冒,熱病,頸項強痛。
風府
取穴法
在項部,當後發際正中直上一寸,枕外隆凸直下,兩斜方肌之間凹陷中。
功效
①頭痛,眩暈,項強,中風不語,半身不遂,癲狂癇。②目痛,鼻出血,咽喉腫痛。
下關
取穴法
在麵部耳前方,當顴弓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凹陷中。
快速取穴:閉口,由耳屏向前摸有一高骨,其下方有一凹陷,若張口則該凹陷閉合和突起,此凹陷為取穴部位。
功效
①耳聾,耳鳴,聤耳。②齒痛,麵痛。
攢竹
取穴法
在麵部,當眉頭凹陷中,眶上切跡處。快速取穴:皺眉,可見眉毛內側端隆起處為取穴部位。
功效
①頭痛,眉棱骨痛。②目視不明,目赤腫痛,眼瞼瞤動,眼瞼下垂,迎風流淚。③麵癱,麵痛。④腰痛。
天柱
取穴法
在項部,大筋(斜方肌)外緣之後發際凹陷中,約當後發際正中旁開1.3寸。快速取穴:低頭,後發際正中直上5分處是啞門穴,由啞門穴旁開約2橫指,項部大筋的外側緣處為取穴部位。
功效
①頭痛,眩暈。②項強,肩背痛。③目赤腫痛,目視不明,鼻塞。
四白
取穴法
在麵部,目正視,瞳孔直下,當眶下孔凹陷中。
功效
①目赤腫痛,目翳,眼瞼閃動,近視。
四神聰
取穴法
在頭頂部,當百會前後左右各一寸,共4穴。
功效
頭痛,眩暈,失眠,健忘,癲癇。
頭維
取穴法
在頭側部,當額角發際上0.5寸,頭正中線旁4.5寸,快速取穴:耳前鬢角前緣向上直線與前發際交點上5分處為取穴部位。
功效
①頭痛,眩暈。②目痛,迎風流淚,眼瞼閃動。
印堂
取穴法
在額部,兩眉頭的中間。
功效
①頭痛,眩暈,失眠,小兒驚風。②鼻塞,鼻淵,鼻出血,眉棱骨痛,目痛。
玉枕
取穴法
在後頭部,當後發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3寸,平枕外隆凸上緣的凹陷處。
功效
①頭項痛。②目痛,目視不明,鼻塞。
百會
取穴法
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5寸,或兩耳尖連線的中點處。
功效
①頭痛,眩暈,中風失語,癲狂癇。②失眠,健忘。③脫肛,陰挺,久瀉。
地倉
取穴法
在麵部,口交外側,上直對瞳孔。快速取穴:正坐平視,瞳孔直下垂線與口角水平線相交點為取穴部位。
功效
①流涎。②眼瞼動。
耳門
取穴法
在麵部,當耳屏上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狀突後緣,張口有凹陷處。快速取穴:耳前,屏上切跡前的凹陷中為取穴部位。
功效
①耳鳴,耳聾,聤耳。②齒痛。
角孫
取穴法
在頭部,折耳廓向前,當耳尖直上入發際處。
功效
①目翳,齒痛,痄腮。②偏頭痛,項強。
坎宮
取穴法
自眉心至眉梢之一直線。
功效
主治外感發熱,頭痛,目赤,驚風等。
聽宮
取穴法
在麵部,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後方,張口時呈凹陷處。快速取穴:側臥位,與外耳道相平,間隔耳屏。取穴時,囑患者張口,耳屏前微凹陷處,下頜髁狀突後,該處為取穴部位。
功效
①耳鳴,耳聾,聤耳,齒痛②癲癇。
聽會
取穴法
在麵部,當耳屏間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狀突的後緣,張口有凹陷處。快速取穴:先取聽宮穴,由聽宮穴直下,耳屏前下凹陷處,與耳屏間切跡相平,該處張口時有一凹陷,閉口時則關閉,此處為取穴部位。
功效
①耳鳴,耳聾。②齒痛,麵痛。
迎香
取穴法
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
功效
①鼻塞,流鼻涕,鼻出血,麵癢。②膽道蛔蟲症。
魚腰
取穴法
在額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功效
目赤腫痛,目翳,眼瞼下垂,眼瞼動,眉棱骨痛。
通天
取穴法
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4寸,旁開1.5寸。
功效
①鼻塞,鼻淵,鼻出血。②頭痛,眩暈。
球後
取穴法
在麵部,當眶下緣外1/4與3/4交界處。
功效
目疾。
頰車
取穴法
在麵頰部,下頜角前上方約一橫指(中指),當咀嚼時咬肌隆起,按之凹陷處。
功效
①頰腫。②齒痛,口噤不語。
睛明
取穴法
在麵部,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
功效
①近視,目視不明,目赤腫痛,迎風流淚,夜盲,色盲,目翳。②急性腰痛。
瞳子髎
取穴法
在麵部,目外眥旁,當眶外側緣處。快速取穴:眼眶骨外緣有一凹陷,距外眼角5分處為取穴部位。
功效
①目赤紅腫,目翳,青盲。②頭痛。
胸腹部穴位圖解
上脘
取穴法
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5寸。快速取穴:仰臥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中脘穴上1寸。
功效
①胃痛,嘔吐,腹脹,吞酸,食不化,吐血,黃疸。②癲癇。
丹田
取穴法
臍下3寸處。
功效
腦貧血,低血壓,頭部怕風寒。
氣衝
取穴法
在腹股溝稍上方,當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快速取穴:恥骨聯合上緣中點旁開2寸取穴。
功效
①腹痛。②陽痿,陰腫,疝氣。③月經不調,不孕。
氣海
取穴法
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
功效
①腹痛,泄瀉,便秘。②遺尿,陽痿,遺精,閉經,痛經,崩漏,帶下,陰挺,疝氣。③中風脫證,虛勞羸瘦。
水道
取穴法
在下腹部,當臍中下3寸,距前正中線2寸。
功效
①水腫,小便不利,小腹脹滿。②痛經,不孕,疝氣。
天樞
取穴法
在腹中部,距臍中2寸。
功效
①腹脹腸鳴,繞臍腹痛,便秘,泄瀉,痢疾。②癥瘕,月經不調,痛經。
雲門
取穴法
在胸前壁的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鎖骨下窩凹陷處,距前正中線6寸。
功效
①咳嗽,氣喘。②胸痛,肩痛。
中府
取穴法
在胸前壁的外上方,雲門下1寸,平第1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快速取穴:兩手叉腰正立,鎖骨外側端下緣的三角窩處是雲門穴,由此窩正中垂直向下平第一肋間隙處為取穴部位。
功效
①咳嗽,氣喘。②胸痛,肩背痛。
中極
取穴法
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4寸。
功效
癃閉,遺尿,尿頻,月經不調,帶下,痛經,崩漏,陰挺,遺精,陽痿,疝氣。
中脘
取穴法
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快速取穴:仰臥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與胸劍聯合部(心窩上邊)的中點為取穴部位。
功效
①胃痛,嘔吐,吞酸,腹脹,食不化,泄瀉,黃疸。②咳喘痰多。③癲癇,失眠。
關元
取穴法
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
功效
①虛勞羸瘦,中風脫證,眩暈。②陽痿,遺精,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崩漏,帶下,不孕,遺尿,小便頻數,癃閉,疝氣。③腹痛,泄瀉。
肩髃
取穴法
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當肩峰前下方凹陷處。快速取穴:上臂外展至水平位,在肩部高骨(鎖骨肩峰端)外,肩關節上出現兩個凹陷,前麵的凹陷為取穴部位。
功效
①上肢不遂,肩痛不舉,瘰鬁。②癮疹。
建裏
取穴法
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3寸。
功效
①胃痛,腹脹,腸鳴,嘔吐,不嗜食。②水腫。
乳根
取穴法
在胸部,當乳頭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功效
①咳嗽,哮喘,胸悶,胸痛。②乳癰,乳汁少。
乳旁
取穴法
位於兩乳外側,左右共二穴。
功效
祛風,止咳吐。
帶脈
取穴法
在側腹部,章門下1.8寸,當第11肋骨遊離端下方垂線與臍水平線的交點上。快速取穴:腋中線上,與通過臍中的水平線相交為取穴部位。
功效
①帶下,月經不調,陰挺,經閉,疝氣,小腹痛。②脅痛,腰痛。
神闕
取穴法
在腹中部,臍中央。
功效
①腹痛,久泄,脫肛,痢疾,水腫。②虛脫。
屋翳
取穴法
在胸部,當第2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功效
①咳嗽,哮喘。②胸脅脹滿,乳癰。
缺盆
取穴法
在鎖骨上窩中央,距前正中線4寸。
功效
①咳嗽,哮喘。②缺盆中痛,咽喉腫痛,瘰鬁,頸腫。
淵腋
取穴法
在側胸部,舉臂,當腋中線上,腋下3寸,第4肋間隙中。
功效
①胸滿,脅痛。②上肢痹痛。
章門
取穴法
在側腹部,當第11肋遊離端的下方。快速取穴:由腋前線往下摸肋弓下之第1遊離肋之前下緣處為取穴部位。
功效
①腹脹,泄瀉,痞塊。②脅痛,黃疸。
輒筋
取穴法
在側腹部,淵腋前1寸,平乳頭,第4肋間隙中。
功效
①胸滿,脅痛,腋腫。②嘔吐,吞酸。③氣喘。
期門
取穴法
在胸部,當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快速取穴:男性可任取體位,女性取臥位,乳頭直下,往下數兩根肋骨處為取穴部位。
功效
①胸肋脹痛。②腹脹,呃逆,吐酸。③乳癰。
膻中
取穴法
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功效
①胸悶,氣短,胸痛,心悸,咳嗽,氣喘。②乳汁少,乳癰。③呃逆,嘔吐。
背腰穴位圖解
八髎
取穴法
取穴法:包括上、次、中、下。
在骶部,當髂後上棘與後正中線之間,對地1、2、3、4骶後孔處。
功效
①月經不調,帶下,小便不利。②腰脊痛。
大腸俞
取穴法
在腰部,當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快速取穴:兩側髂前上棘之連線與脊柱之交點即為第4腰椎棘突下,其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功效
①腰痛。②腹脹,泄瀉,便秘,痢疾,痔疾。
大椎
取穴法
在後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處。
功效
①咳嗽,氣喘,上呼吸道感染,頭部疼痛。②瘧疾,熱病,癲癇。
三焦俞
取穴法
在腰部,當第1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快速取穴:與肚臍中相對應處即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1個椎體,即為第1腰椎,其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功效
①胃炎,胃痙攣,消化不良,腸炎。②神經衰弱,腰肌勞損,遺精。
長強
取穴法
在尾骨端下,當尾骨端與肛門連線的中點。
功效
①痔疾,脫肛,泄瀉,便秘。②癲癇,瘛疭。③腰痛,尾骶骨痛。
風門
取穴法
在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快速取穴:大椎穴往下推2個椎骨,其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功效
①傷風,咳嗽。②發熱,頭痛,項強,胸背痛。
氣海俞
取穴法
在腰部,當第3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快速取穴:俯臥,與肚臍中相對應處即為第2腰椎,第2腰椎往下摸1個腰椎,即為第3腰椎,其棘突下緣旁開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功效
①腰痛,痛經。②腹脹,腸鳴,痔疾。
天宗
取穴法
在肩胛部,當岡下窩中央凹陷處,與第4胸椎相平。快速取穴:垂臂,由肩胛岡下緣中點至肩胛下角做連線,上1/3與下2/3交點處為取穴部位,用力按壓有明顯酸痛感。
功效
①肩胛疼痛。②乳癰。③氣喘。
心俞
取穴法
在背部,當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快速取穴:由平雙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上推2個椎骨,即第5胸椎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功效
①心痛,心悸,心煩,失眠,健忘,夢遺,癲癇。②咳嗽,咳血,盜汗。
夾脊
取穴法
在背腰部,當第1胸椎至第5胸椎棘突下兩側,後正中線旁開0.5寸,一側17穴,左右共34穴。
功效
①胸1~5夾脊:心肺、胸部及上肢疾病。②胸6~12夾脊:胃腸、脾、肝、膽疾病。③腰1~5夾脊:下肢疼痛,腰、骶、小腹部疾病。
肝俞
取穴法
在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快速取穴:由平雙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下推2個椎骨,即第9胸椎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功效
①黃疸,脅痛,脊背痛。②目赤,目視不明,夜盲。③吐血,鼻出血。④眩暈,癲癇。
龜尾
取穴法
位於尾骨端。
功效
治赤白痢,泄瀉,腹脹,脫肛,慢驚風等症。
誌室
取穴法
在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3寸。快速取穴:與肚臍中相對應處即為第2腰椎,其棘突下緣旁開4橫指處為取穴部位。
功效
①遺精,陽痿,遺尿,小便不利,水腫,月經不調。②腰脊強痛。
肺俞
取穴法
在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快速取穴:大椎穴往下數3個椎骨,即為第3胸椎,其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功效
①咳嗽,氣喘,咳血,鼻塞。②骨蒸潮熱,盜汗。③皮膚瘙癢,癮疹。
肩井
取穴法
在肩上,前對乳中,當大椎與肩峰連線的中點。
功效
①頭痛,眩暈,頸項強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瘰鬁。②乳癰,乳汁少,難產,胞衣不下。
肩外俞
取穴法
在背部,當第1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快速取穴:先取大椎穴,由大椎穴往下推1個椎骨之棘突下即是陶道穴,由這一穴向雙側各旁開4橫指處,當肩胛骨內側緣處為取穴部位。
功效
肩背疼痛,頸項強急。
肩貞
取穴法
在肩關節後下方,臂內收時,腋後紋頭上1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