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0章 正太鐵路始創建、曆史選擇石家莊(2 / 3)

1902年9月7日,清政府的外務部和路礦大臣奉旨研究後複奏,按照原訂合同,該路起於正定府之柳林堡盧漢車站相近處,自應作為盧漢分支;由原來的商借商款改為官借商款交盧漢鐵路負責辦理。並責令盧漢鐵路總公司事務大臣盛宣懷,按照盧漢鐵路辦法與俄商妥訂詳細合同。奏折呈上後,皇上朱批:依議。

446石家莊的100個故事1902年10月15日,由中國督辦鐵路總公司大臣盛宣懷同華俄道勝銀行駐中國總辦佛威郎進行磋商,雙方在上海正式簽訂了《正太鐵路借款合同》二十八款和《正太鐵路行車合同》十款。新合同約定了借款利息、本息償還時間等內容,約定“三年之內全路告竣”。而且約定,1911年以後,中國無論何時,如將借款全數還清,所有合同,即時作廢。在行政上,華俄道勝銀行擁有用人、管理、購料等一切權利。總工程司由華俄道勝銀行遴聘所需的中國人員,辦工程、任免他項職務,統歸總工程司差遣。

1903年2月準備動工時,清政府的官員才發現法國人要采用窄軌,當即提出反對。

而璞科第以正太路地勢險阻,工程艱巨為借口,堅持采用窄軌。外務部盛宣懷提出正太為盧漢分支,要“一氣銜接”,就是說,京漢鐵路是國際標準軌距1435毫米,而正太鐵路是一米窄軌,這樣兩條鐵路不能對接,因此盛宣懷堅持非修寬軌不可。

飽受刁難,清朝政府是否最終選擇讓步?

任人擺布,正太鐵路路權怎樣幾易其主?

對接不暢,小小石家莊村如何因禍得福?

經法國總工程司實地勘測後提出,若修寬軌需再追借一億法郎。而華俄道勝銀行不允許再加借款,雙方相持達一年之久。最終,清政府讓步。

幾經周折的正太鐵路終於勉強開工了,可是法國總工程司艾爾巴尼經過測算,資金還是不足。為了進一步減少費用,決定把正太鐵路從出山後向東的一段線路,進一步調直,垂直與京漢路相交,起點從柳林堡南移到振頭(枕頭)站,就是石家莊村東的石家莊站。

1904年2月,日俄戰爭爆發,俄國戰敗。

華俄道勝銀行把正太路借款合同讓給法國巴黎銀行承辦,正太鐵路債權遂為法國所有。

法國巴黎銀行派工程司艾爾巴尼主持鐵路勘測修建。1904年5月,艾爾巴尼完成了全線的勘測設計,開始分段施工。

1907年10月,正太路全部竣工,前後共用三年半時間。線路總長度243千米,設車站35個,隧道23座積長3345米,最長的隧道640米。全線大小橋梁約一千二百多處。

按照《正太鐵路行車合同》規定,該路建成後,委托法國巴黎銀行公司代為經營管理,它的組織機構分為兩個係統:一是正太鐵路監督局,中國方麵委派局長主持,掌握所謂“監督”之權。二是總管理處,由法國所派的總工程師主持,掌握運營全權,路局設在石家莊。

正太鐵路起點選擇了石家莊,雖然在這裏正太鐵路與京漢鐵路交會,但正太鐵路是一米的窄軌鐵路,而京漢鐵路是國際標準1435毫米的鐵路,兩條鐵路上運來的貨物根本不能直接通行。而且正太鐵路和京漢鐵路屬於兩個公司分別運營,因此在石家莊村東,就形成了兩個火車站,兩種鐵路,兩套管理機構,兩種經營模式。

恰恰是因為大清朝國力衰敗造就的這樣一種怪物,引發了石家莊城市的崛起。

如果當年法國巴黎銀行同意追加借款,艾爾巴尼采納盛宣懷的要求,把正太鐵路建成標準軌距,那麼,從山西運來的煤炭、鋼鐵可以直接轉上京漢鐵路,南下北上,石家莊車站充其量還隻能是一個三等小車站,就不可能形成迅速發展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