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真定元帥史天澤、武功文治任評說(1 / 3)

真定路都元帥史天澤,曾治理真定一帶,並流下許多傳說。

史天澤,字潤甫,小時候沒讀過多少書,但善騎射,武功過人,智勇雙全。1220年,他十八歲時跟隨長兄史天倪駐守真定,帶著家屬落籍真定,其後裔遷居真定路獲鹿縣的嶽村。

嶽村,是石家莊市區西北一個大村,在這裏史姓是個大姓,這裏的史姓家族,都是史天倪、史天安、史天澤兄弟的後裔。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史天澤的人生之路,就是從這亂世中起步的。

1225年,二十三歲的史天澤已經成為長兄麾下的護衛牙將,機敏多智。

投降了蒙古的井陘人武仙,雖然被蒙古帝國授以河北路副元帥,做了史天倪的副手,但總是心懷異誌,尋機奪權,複辟金朝。

這年春天,史天澤率領一部分牙兵護送母親北上燕京。武仙看準了這個機會,準備從史天倪手中奪權。史天澤帶著親兵出城不久,武仙就派人到真定元帥府牙城假傳密令,約史天倪到宅第裏議事。

史天倪沒有提防,就到了武仙的官邸。

這時候武仙突然要挾史天倪與他聯合反叛蒙古,歸降金朝。史天倪厲聲怒斥,結果武仙早就埋伏好了精兵,趁機殺了史天倪,當時史天倪年僅三十九歲。

武仙殺了史天倪,出兵占領了真定、趙州、冀深等州。

史天澤護送母親途中,剛剛走到白溝,突然接到快馬來報:“史大帥被武仙殺害。武仙占據真定,殘殺史家軍將士。懇望將軍節哀,趕緊到燕京避難,請求援軍,再圖報仇。”這時的史天澤,麵臨艱難的抉擇,他是北上幽州躲避一時,還是知難而進平定叛亂呢?

憑著軍事將領的謀略和對武仙的仇恨,史天澤毅然率領親軍南下。史天澤沿途收攏史家軍的部眾,並緊急向蒙古太師木華黎報告。蒙古太師讓兒子派蒙古兵三千人支援史天澤,並上奏成吉思汗馬上任命史天澤襲任史天倪的軍職,為河北西路都元帥。

這時,史天澤二哥史天安也聞訊率兵趕來,河北東路元帥張柔也派兵前來支援。史天澤在各路蒙古大軍的支援下,率兵進攻定州。

武仙的部將葛鐵槍原來隨武仙歸降蒙古,武仙叛亂後,他率萬人圍剿史天澤。史天澤挺槍出戰,陣前生擒了葛鐵槍,攻克了定州,接著南下攻占了無極、趙州,對真定城的武仙形成包圍之勢。武仙自知史天澤與自己有殺兄之仇,不共戴天,所以急忙從真定城突圍,落荒而逃。

史天澤進駐真定。這裏就成為他政治生涯的奠基之地。

兵臨讚皇,史天澤怎樣圍攻五馬山?

焚山自守,彭義斌如何慷慨赴黃泉?

屢戰屢敗,武仙怎樣兵敗退守河南?

史天澤剛剛站穩腳跟,這時占據讚皇縣五馬山寨的紅襖軍領袖彭義斌,開始出兵進攻高邑元氏。

彭義斌是個什麼人物?他是金末紅襖軍的首領,領導農民起義軍在山東省滕州、兗州建立天齊政權。後來在蒙古和金兵打擊之下,他歸降南宋,從山東北上抗擊蒙古軍隊。1225年,彭義斌攻占了河北省大名,北上真定,占據讚皇縣五馬山寨,同時與武仙聯手抗擊蒙古軍隊。

史天澤率軍進攻讚皇,圍攻彭義斌。

彭義斌急忙固守五馬山,但勢單力薄,抵不住史天澤的進攻,於是焚山自守,用大火阻止蒙古軍隊的進攻。沒想到這是個很拙劣的方法,燒毀植被,破壞了他自己隱蔽的屏障。史天澤在大火之後,親率鐵騎,上山俘虜了彭義斌,彭義斌拒不投降,表現出英勇不屈的民族氣節,慷慨赴死。

武仙很會把握戰機,他乘著史天澤出兵剿滅彭義斌,派奸細在真定城中糾結同黨,裏應外合,又趁機襲擊,奪取了真定。

史天澤向蒿城名將董俊求援,董俊把最精銳的戰卒交付史天澤。史天澤率軍連夜與蒙古大將合兵進攻真定。武仙一看還是敵不過,就從西門逃跑到抱犢寨。史天澤不顧連日征戰的疲勞,率軍急攻抱犢寨,武仙又棄寨逃到河南。真定局勢從此得以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