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門中箭,驍勇張柔究竟能否血戰到底?
對抗多年,武仙為何被迫投降失守城池?
黑軍崛起,真定怎樣成為史氏豪族故裏?
張柔是定興縣人,金朝末年,組織起勢力很大的地方武裝,開始抗元,戰敗被俘後,投降了蒙古,占據定興、滿城、保定一帶。於是和金朝的地方武裝代表武仙打了起來,武仙出兵數萬進攻張柔的根據地滿城,拉開了與河北其他各派勢力之間的大戰。
張柔是金元之際河北的一員猛將。和他相比,這個威州人武仙,就顯得很笨,他和張柔打仗總是敗多勝少。武仙出兵進攻滿城的時候,張柔的部下大都率兵出征。主力大軍不在,帳下僅數百人,張柔效仿真定趙雲當年的戰法,竟以老弱婦女登城,上演了一場虛張聲勢的空城計,武仙的軍隊弄不清張柔城裏到底有多少兵馬,嚇得不敢進攻,隻好撤退。結果,武仙的軍隊一撤退,張柔親率壯士出城,大破武仙的金軍,並和前來會合的部將們一起乘勝追擊,攻克了武仙部將占據的完縣。
第二年春,張柔對武仙控製的河北中部的地盤開始進攻,圍攻祁州安國,攻占了曲陽和定州。
駐守在真定的武仙一看,張柔不斷向南擴充地盤,急忙出兵對抗。派出手下重要的大將葛鐵槍北上與張柔交戰,雙方在新樂進行了一場大戰。葛鐵槍占據新樂城,對前來進攻的張柔軍隊,勇猛反擊。在這場戰役中,武仙的大將葛鐵槍用冷箭射中了張柔,還打掉他的兩顆門牙,張柔居然拔掉箭鏃,帶傷衝進金兵陣營,大敗金兵。葛鐵槍隻得率領殘兵向南潰退,張柔率兵一直追擊到晉州的鼓城。帶著箭傷的張柔單槍匹馬進入城內,向守城的金兵將士“喻以福禍,城遂降”,張柔不戰而取得了鼓城的歸降。
這可氣壞了武仙,大罵部下廢物,命令他屬下的槁城縣令劉成率兵進攻晉州鼓城,要求劉成務必奪回晉州。結果,這個劉成和張柔隻打了一個回合,就被張柔給生擒了。
張柔沒有殺劉成,而是給劉成講了一通道理,把他放了,讓他回去勸說武仙投降,這個劉成不敢去見武仙,從此就失蹤了。
1220年,蒙古軍隊開始進軍真定,金朝發兵增援真定武仙,但是蒙古派出張柔與張弘範父子和各路大軍合兵圍攻真定,井陘的這位武仙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隻好舉真定城歸降了蒙古。
蒙古丞相木華黎委派漢族大將史天倪出任真定路元帥。史天倪,河北永清縣的豪族,故鄉在河北廊坊永清縣韓侯鄉的興隆裏。史天倪的父親史秉直,在永清很有威望。金朝末年,史秉直歸順蒙古,推薦自己的弟弟和長子史天倪為官,於是成吉思汗以史天倪為千戶。史天倪從永清老家的“清樂社”中選拔出萬人,號稱“清樂軍”,因為將士服裝全是黑色,故稱黑軍。
成吉思汗授以史天倪馬步軍都統,管統河北十四萬戶,史天倪攻占山東、山西後,被授以河北西路兵馬都元帥,率兵進駐真定。從此,真定成為史天倪的大本營。黑軍營成為史天倪的親兵和他的子弟兵們重要的落籍點,現在正定縣政府西側就是曆史上黑軍營的駐地,而史氏家族從此就落籍在了正定。從此,後世獲鹿縣、真定縣的史氏後人,都稱真定史氏。
武仙歸降之後,極力表示效忠蒙古帝國,被授了個真定路的副元帥,和真定路都元帥史天倪一起駐守真定一帶,他們在真定共事六年。
這正是:
愛國名將文天祥,詩魂詞魄美名揚。
金將爭勢頻征戰,武仙戰敗暫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