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詩人使金多感觸、真定經濟得複蘇(2 / 2)

曆代演變,女奚烈與郎姓究竟有無關聯?

官逼民反,守愚用何種妙計把響馬招安?

心係百姓,何等功績使人為其樹碑立傳?

在金朝的真定,有一個女真人,叫女奚烈守愚,如果在現在,就叫郎守愚。女奚列,是女真人的姓氏,清朝改為紐祜祿,原是滿語的地名,後來的“郎”姓,就是由這個姓氏演變而來。女奚烈守愚,字仲晦,真定府路吾直克猛安人。真定路的吾直克猛安,是什麼地方?這要從金朝“猛安謀克”製度說起。

“猛安謀克”是女真族的軍事行政組織,“猛安”,就是千夫長;“謀克”,就是百夫長。

金朝穩定了對北方的占領之後,開始招徠流亡,勸課農桑,發展生產,恢複經濟,把大批女真人、契丹人從東北以“猛安謀克”的形式遷到內地。文獻記載,“三百戶為謀克,十個謀克為猛安”,主要是為了保證女真人家族的安全。金朝大規模向內地遷民的同時,還讓女真人與漢人四五十戶結成“保聚”,表麵上為農作時互相“助濟”,實際上是加強軍事統治的一種措施。相處時間長了,民族矛盾有所緩和。如有名有姓的“烏古倫三合”,他們家原本是吉林圖們一帶的人,後遷徙真定猛安謀克。

這個女奚烈守愚,就是跟隨父輩從東北遷到真定,落籍到叫做“吾直克”的女真移民的千戶村。他六歲讀書,從小信佛,堅持食素,深受漢文化影響。

明昌二年考中進士,後到山東臨沂當縣令。

當時,有一群五六百人的山東響馬來到臨沂,搶劫放火。女奚烈守愚了解到他們的訴求,想隻身到響馬居住的地方去見他們,他的下屬都很擔心,勸他別去送死。他坦然笑笑說:“他們也是被貪官逼得無奈,做響馬隻是為了吃飯,我若給他們提供果腹之法,他們還會殺我嗎?”於是他步行去和響馬談判,給響馬講金朝安置流民的政策。他說:“官府要給你們土地,希望你們回家耕種,安居樂業。”響馬們都被他說服了。

有一年鬧蝗災,金朝對人口土地和受災情況進行普查,並說如有虛報瞞報,土地收歸官府,農民收為奴隸,檢舉者給以獎賞。當時莒州刺史派家奴誣告臨沂有人瞞報土地,獲得了賞銀三百萬兩,而且把百姓的耕地說成瞞報土地,強行征收,百姓苦不堪言。女奚烈守愚為民申訴,一直上訴到戶部。經過核查,把贓官征收百姓的土地和處罰的錢財還給民眾,老百姓萬分感激,刻了石碑記載女奚烈的功德。

生不逢時,紇石烈德怎樣臨危受命?

糧草匱乏,金朝將士如何應對圍攻?

天不絕人,紇石烈又能否反敗為勝?

另外一位女真人叫紇石烈德,真定路山春猛安人,是隨父輩內遷到真定的女真將領。明昌二年他從真定考中了進士,官做到尚書省令史,監察禦史。在他仕途輝煌時,蒙古軍隊開始進攻金朝。

金朝遷都汴京的第二年,紇石烈德臨危被授節度使,駐守黑龍江肇州東南的八裏城。蒙古軍隊大舉圍攻,守城金兵糧草匱乏。而當時,就在城外五裏地的鴨子河停泊著三百船糧食,紇石烈德組織隊伍要把糧食運進城。怎麼運?用車輛,肯定被蒙古軍隊截獲,用船需要水道。於是紇石烈德決定疏浚河道,把護城河的水引到鴨子河。他在疏浚河道的外圍設置陷阱,埋伏弓箭手抵抗蒙古騎兵的進攻,保證疏浚工程的進行。為了開通這條河道,他一天之內三五次迎戰,打退前來進攻的蒙古騎兵。河道修成後,糧船運到城下,士兵們吃飽喝足,打敗了蒙古軍隊,解了肇州之圍。

金朝皇帝聽說了他運糧的“絕活”,就委任他為遼東路轉運使,結果黑龍江肇州軍民擋著路要挽留這個清官。他為了不違抗皇命,又不被百姓阻攔,隻好黑夜裏向城垣磕了三個頭,快馬離開,赴任去了。

後來,金朝分裂,金朝大將蒲鮮萬奴在遼東獨立,建立了東真政權,出兵叛亂。紇石烈德和他的部將率領大軍保衛金朝邊境,打退了東真軍隊。他因功遷東京留守,任武勝軍節度使。後來,紇石烈德任工部尚書,詔還中都開封,積勞成疾,累死任上。

這正是:

奉詔使金範成大,詩文悲愴聞天下。

金朝移民遷真定,猛安謀克女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