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仲淹被貶後,皇上把這件事告訴韓億。韓億說:“這件事我並不知道,我也沒有請托範公。如果範公出於公心舉薦我,說明他看得起我,我做官以來從未結交托請別人。”於是他被任為戶部侍郎、參知政事。
就在這年,遇到大災,韓億等四位宰相救災不力,被韓琦指責為庸才,被罷免。後來又因他兒子腐敗惹事牽連到他,被罷知應天府。不久,知成德軍真定府,後又改知亳州,官至尚書左丞,以太子少傅退休。1044年病故,終年七十三歲。贈太子太保,諡號忠憲。
韓億治家嚴整,對八個兒子要求嚴格,常告誡他們:“如果不擇手段追求功名利祿,隻能喪失氣節!我平生忠信處事,從來不拉關係奉承人,所以朝廷才十分信任我。”在他管教下,子孫大多比較賢孝,其中三兒子韓絳官至宰相。
中飽私囊,揚州才子怎樣假公濟私做買賣?
鐵麵無私,清官韓絳如何秉公斷案懲腐敗?
一心為民,河南任上怎樣嘔心瀝血治水災?
韓絳,字子華,舉進士,為開封府推官。
任戶部判官時,江南饑荒,韓絳為安撫使,做了不少有利於百姓的事。回來後,出為河北安撫使、知成都府、開封府,都有治績。
當時,揚州才子呂溱到真定任知成德軍,此人放蕩不羈,被彈劾用官府的酒曲作酒,用公車拉著自家貨物到山西做買賣,還有受賄等罪名,皇上貶他知和州,有人請求赦免。韓絳指出:執法應從權貴開始,誰敢為貪官求情,就要一並嚴懲。韓絳剛正不阿,據理力爭,連宋英宗也勸他說:“愛卿啊,以後論事,不宜過激,要顧及一下朝廷的大體。”
宋神宗繼位後,韓絳拜樞密副使,參與王安石新法。西夏人侵犯邊塞,韓絳自請戍邊。因他不通軍事,導致城內兵變,失陷兩城,遂罷知河南鄧州。次年,徙大名府。
熙寧七年(1074年),王安石變法失敗被罷相,韓絳代王安石為相,謹守新法,被稱為“護法沙門”。後來他知道自己能力不行,就密請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王安石複相後,兩人因政見不合,韓絳不得不出知許州、知定州。一年後知河南府,正值水災,百姓大半被淹,韓絳環城築堤,保住了百姓。宋哲宗繼位,韓絳任江蘇鎮江節度使,封康國公,後來為北京(今大名東)留守。
因其治理黃河水患有功,韓絳以司空、檢校太尉告老還鄉,次年病逝。
另外,韓億的次子韓綜在大名府作通判時,趕上黃河決口,因為邯鄲、磁縣、大名一帶北朝皇帝、貴族墓葬高大的封土有幾十座,災民紛紛跑到墓塚上,聚集數百家。韓綜組織漁民施救,說:“誰能救出一人,給千枚銅錢。”於是人們爭相操舟救援,保全了災民性命。
後來韓綜和他父親一樣奉命出使遼國,受到皇帝讚賞。他死後,皇上再次遴選出使遼國的大臣時,對群臣感慨:“你們誰能舉薦像韓綜那樣的使臣?”可見韓億教子有方,他的這兩個兒子,確實很有德才,《宋史》中都有傳。
博學多才,獲鹿辯才怎樣憑一篇頌詞得高官?
引經據典,賈昌朝講出什麼故事救人於危難?
弄巧成拙,主張裁員卻為何首當其衝被罷免?
在真定府獲鹿縣,還活躍著一位辯才——賈昌朝。賈昌朝,字子明,是賈緯的從曾孫,博學能文,口才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