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定人都喜歡引用宋祁的一句名言:
“河北為天下之根本,真定為河北之根本。”其實,這句話人家宋祁說的不是真定,而是鎮州和定州,為河北之根本。《宋史·宋祁傳》收錄了宋祁奏章的原文。他針對當時北部邊境的形勢說:“天下根本在河北,河北根本在鎮、定。”他接著說:
“鎮、定二州,以其扼賊衝,為國門戶也。”從這句話的語境來看,宋祁說的不是真定一個州,而是鎮州重鎮和定州強兵。後人對這段的理解有誤。
宋祁入朝,本性不改,直言不諱。他對皇上說:“我不讚成邊防策略以陝西、河東為先,河北為後,這不是上策。”遼兵南侵,不可能先從山高關險的陝西、山西進兵,他的騎兵肯定先從河北平原快速奔襲。所以,要把那些在陝西、河東有功的將領升遷到真定、定州,顯示出鎮、定的重要。沈括當年說過,揚長避短,宋軍的長項是步兵,契丹雖然騎兵厲害,但是在鎮定河塘桑林阻擋之下,契丹騎兵無用武之地。
事後宋祁給皇上寫了《禦戎論》七篇,闡述防禦遼兵和西夏的戰略。不久,宋祁遷吏部侍郎,到成都知益州。一年後回朝,皇上準備讓他掌三司使,主管全國財政。
結果有人檢舉他在定州時,讓家人借貸公款數千緡,而且在成都當官奢侈過度。就連禦史中丞包拯包青天也說宋祁的親戚跟著他做生意,從真定到定州,再到成都。而且宋祁的哥哥當時已經是丞相,所以他不能任三司,因此出知鄭州。後來,宋祁和歐陽修寫成了《新唐書》,遷左丞,進工部尚書,不久病逝。
宋祁臨死大概是懺悔自己家屬做生意上占了國家的便宜,所以他為自己寫了墓誌銘,給兒子寫了《治戒》,要求從簡殮葬。“勿為流俗陰陽拘忌也。棺用雜木,漆其四會,三塗即止,使數十年足以。不許金銅雜物放入墓中。塚上植五株柏,墳高三尺,石翁仲他獸不得用。”他兒子遵《治戒》不請諡,後來還是有人建議給這位名人一個諡號,諡曰景文。
剛正不阿,韓琦怎樣指責宰相無能庸碌?
威震西北,他又如何讓西夏兵望而卻步?
勇冠河朔,他究竟創新了哪些陣法戰術?
北宋的知成德軍還有一位名將韓琦。韓琦,字稚圭,1008年生,比歐陽修小一歲。他父親韓國華任泉州知府時與小妾生下他,後隨父親遷到相州,就是現在的河南安陽。韓琦墓也在安陽,是安陽名人墓之一,知名度很高。
韓琦三歲父母去世,由幾位哥哥扶養。他非常優秀,十九歲中進士,294二十二歲遷開封府推官,隨後授太常博士,拜右司諫,當了三年諫官。他諍言剛正,前後上七十餘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三十歲慷慨陳詞,指責靈壽人韓億等四位宰相是庸才。
當時,趕上了多年不遇的饑荒,饑民遍野,京城的大街上乞丐成群。而當時包括靈壽人韓億在內的四位宰相爭風吃醋,在朝廷裏扯淡。韓琦是北宋最剛直的名將,自己拿錢買糧賑濟饑民,慷慨陳詞罵四位宰相庸碌無能,要求皇上不能把大宋八十年太平基業毀在這些庸才手裏。結果韓億等四人被罷職,這件事朝野稱快。
這下韓琦更敢說話了,他嚴厲抨擊當時官場用公款賄賂、跑官買官的社會風氣和賞罰不明的官場腐敗,建議宋仁宗整治公款吃喝送禮,一改政風。皇上采納了他的建議,對官場風氣整治了一陣子,拿掉了兩個用官銀送禮的地方官,但不久就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