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宋祁出知成德軍、韓琦被貶到真定(1 / 3)

正定城的西門是甕城、月城規模最宏偉的城門,門額上鑲嵌著“鎮遠”二字,非常準確地體現了這座古城的戰略地位。

北宋時期,真定是邊境重鎮,河北西路的首府,也是鎮州、成德軍的治所。這座名城有很多別稱,恒州、鎮州、恒陽。因位於北嶽恒山之南,又因為恒山在宋真宗趙恒之後改名鎮嶽,所以恒陽也稱為鎮陽。許多名將、宰相、名臣,都做過知成德軍的這個行政軍事長官。

成德軍這個名號,跟承德市一點關係都沒有,成德軍要比承德市早一千年。他始於唐朝安史之亂以後,安祿山的叛將控製著六個州的地盤,駐守真定,後來歸順唐朝,就被委任為成德軍節度使,從此形成了藩鎮割據一百五十多年的曆史。這個名號一直沿用到北宋。但是到了北宋,這個成德軍就成為真定府駐軍的番號,知成德軍就是北宋成德軍的最高首長。

北宋有許多名人,都出任過知成德軍,其中有北宋名臣宋祁。說起宋祁,很多人並不熟悉,但說起《新唐書》和《新五代史》,很多人都知道。這兩部正史,就是宋祁和歐陽修編寫的。他們治學嚴謹,匡正了《舊唐書》、《舊五代史》中不少錯誤,而且他們在一千年前就對曆史人物的郡望、原籍、出生地做了界定。

宋祁,字子京,原籍開封雍丘,就是今河南杞縣,後遷居湖北安陸。因為盛唐名相宋璟封廣平公,宋祁自認是宋璟後裔,因此稱廣平宋公。宋祁與哥哥宋庠同時中進士,官場上稱為大宋小宋,合稱“二宋”。

在中華宋氏家族中,有“父子同館,兄弟聯科”的對聯,說的就是宋家的名人。上聯指的是北宋趙州人宋綬和他父親宋皋,父子倆同時在集賢館工作的典故。下聯指的就是北宋宋庠、宋祁兄弟。

宋祁是北宋的大名人、大詩人,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嘉祐六年卒,年六十四,諡號景文。宋祁的詩詞很好,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稱道他的《木蘭花》“‘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著一個‘鬧’字而境界全出”。

直言不諱,宋祁如何解答皇帝的疑惑?

直指根本,他提出哪些策略安邦定國?

追悔過錯,景文公留下什麼臨終囑托?

宋祁剛直不阿,年輕時,晉升尚書工部員外郎。當時朝廷在陝西抗擊西夏,可是財政吃緊,皇上就問宋祁,我們這麼大的國家,怎麼錢總是不夠花?

宋祁說:“兵以食為本,吃飯就需要錢。可如今咱們大有三冗,小有三費。”

皇上問:“什麼是三冗?”宋祁說:

“三冗就是冗官、冗兵、冗僧。咱們國家財政養的冗官太多了,官府衙門重重,一個州城三級衙門,養活了多少沒用的官吏。各地養著眾多的廂軍、禁軍,但是遇到戰爭都不會打仗,一戰必敗,隻能糟蹋糧食物資。”

皇上問:“僧侶道士跟財政有什麼關係?”宋祁說:“關係極大,僧道寺觀越來越多而無定數,僧侶道士們占據了大片土地,雇傭了成千上萬的佃農,他們永遠都不給國家納稅,而且不斷吸收國家大量資財,國庫能不窮嗎?”

“那什麼是三費?”宋祁說:“一是敬神弄鬼的道場,耗費巨大。城市中廟祠、寺院、道觀不可勝數。二是朝廷供奉的京師寺觀,衣服糧草三倍於官府。三是官府衙門隨意設置,弄出來那麼多節度使、轉運使、按察使,俸祿極高,互相扯皮,勞民傷財。”

他中肯地說:“希望陛下以身作則,勤儉節約,裁減後宮的費用,消減官府衙門,我就不信天下不響應。”

1054年,宋仁宗最寵愛的張貴妃突然死了。仁宗悲痛不已,竟然不顧靈壽曹皇後健在,決議要追封張貴妃為皇後。而曹皇後母儀天下,威望又很高。

當時宋祁負責宮廷文書工作,他不敢不按皇上的命令起草誥命,但寫得很含蓄,而且沒有送中書審閱就蓋印。皇上一看,很不滿意,勃然大怒,扔在地上。為此宋祁被貶出京城,到河南去知許州。幾個月後,曹皇後穩定了皇上的情緒,建議把宋祁召回來為侍讀學士、史館修撰。後不久又出知亳州,兼集賢殿修撰。一年後,皇上派他到真定任知成德軍,遷尚書禮部侍郎。三月後,到定州任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