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成德軍兵馬使王武俊,是個契丹族將領,勇武有謀。李寶臣對他非常信任,把自己的女兒嫁給王武俊的兒子,所以李寶臣沒有殺他。但是,李寶臣萬萬沒有想到,恰恰是這個王武俊,後來給他兒子帶來了殺身之禍。李寶臣府上那個道士因為慫恿李寶臣稱帝,非常恐懼,擔心自己給李寶臣製作天子之福的器物,萬一泄露必將罪不可赦,所以想殺人滅口。他對李寶臣說:“相公必須喝下甘露玉酒,天神就會從天而降,相公就能即位稱帝。”李寶臣因為長期對這個道士篤信不疑,於是連續喝了三天,一命嗚呼了,時年六十四歲。實際上道士在裏麵放進了毒藥。
重金賄賂,欽差能否抵住誘惑忠心如一?
左右搖擺,李惟嶽如何一錯再錯失良機?
不動聲色,王武俊將如何坐收漁翁之利?
李寶臣死後,家奴宦官都給他的兒子李惟嶽出主意,讓他秘不發喪,以李寶臣的名義向朝廷上表,稱年事已高,要求朝廷讓他繼承節度使。朝廷不允許,派遣欽差到恒州問李寶臣的病情。李惟嶽用重金賄賂,請求欽差回京為他美言,結果欽差不買賬,回到京師如實稟報了皇帝。李惟嶽這才不得不發喪,控製了成德軍的兵權,派使臣將佐一起上表,請求做節度使,但皇帝仍然不允許。
這時恰逢駐大名府的魏博節度使田承嗣也死了,他的侄子田悅控製了兵權。田悅也乘機上表,保舉李惟嶽繼承節度使。當時皇帝正要革除藩鎮割據的積弊,當然堅持不允許了。於是田悅派人到了真定,與李惟嶽合謀,準備聯兵脅迫朝廷,要回河北藩鎮父歿子襲的權利。
李惟嶽的一個參謀勸說他:“主子應該把田悅等人的使者抓起來,送往京師,請皇帝出兵討伐他。這樣的話,朝廷褒獎您的忠義,節度使就可以得到了。”李惟嶽覺得很有道理,就讓他起草奏表。另一位隨從建議他:“你爹與人家這些大帥結好二十多年了,怎能一下子翻臉,而且還要扣押人家的使者。朝廷未必相信你。如果人家率兵進攻,我們孤軍無援,朝廷還可能乘機剿滅我們,這萬萬使不得!”
聽了這位隨從的話,他也覺得很對,最終不知道該聽哪一個。這時李惟嶽的舅舅主動找他,給這個外甥詳細分析了李寶臣與朱滔、田承嗣之間的關係,以及二者和朝廷的關係。他勸李惟嶽最好是讓李惟嶽的哥哥暫時管理軍府,李惟嶽則要親自入朝,請求留朝為官,這樣必定能得到朝廷褒獎,雖然不再承襲藩帥大位,但也不失榮華富貴,不然,定會大禍臨頭。李惟嶽聽舅舅說得言辭激烈,更加痛恨舅舅,於是便派了心腹到舅舅家進行監視。舅舅覺得李惟嶽是自取滅亡,便服毒自殺了。
優柔寡斷、不知遠近的李惟嶽與魏博節度使田悅開始聯手反叛朝廷,他們進攻邢州,圍攻臨銘關。朝廷派了大將在臨銘關打敗田悅軍隊,斬首一萬多人。這時幽州節度使朱滔也奉詔開始討伐李惟嶽。就在李惟嶽困獸猶鬥的關鍵時刻,王武俊率領數百精騎突然闖入成德軍大都督府,殺了李惟嶽。李寶臣、李惟嶽這個奚族節度使家族,傳了兩代,就這樣結束了割據一方十九年的曆史。
這正是:
八年動亂得平息,藩鎮割據烽煙起。
一代藩帥歸天去,驕兵悍將奪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