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驕兵悍將控河朔、藩鎮割據成德軍(2 / 3)

李寶臣覺得這正是分割田承嗣勢力的好時候,就和北京一帶的幽州節度使朱滔聯合,發兵圍攻清河、滄州。這個朱滔是控製北京一帶的幽州節度使,他與控製河北中部的李寶臣、控製河北南部的田承嗣,是當時河北最大的三個藩鎮的節度使,在曆史上稱為“河朔三雄鎮”,因此正定也就成為河北三鎮之一。李寶臣與其他節度使聯手,在磁州附近攻打田承嗣軍隊。田承嗣一看硬拚不行,就開始設奸計,想辦法挑起李寶臣與朱滔的戰爭。

田承嗣知道,幽州是李寶臣的故鄉,他早就想奪回來。於是,田承嗣找人刻了一方石頭,在上麵寫了兩行字,意思是李寶臣和田承嗣都應該是帝王,隻要相互為友就能占領幽燕。他命人把石頭埋到李寶臣境內,派了個陰陽先生告訴李寶臣這個地方有王氣。

李寶臣篤信道術,聽說有王氣,掘出來一看,認為這是天意。這時,田承嗣派了說客來遊說李寶臣:“你如果與幽州節度使朱滔攻取滄州,打下來了也不會歸你。如果你寬恕田承嗣,他願意和你聯手進攻範陽,必能消滅朱滔,你就可以回到幽州老家。”李寶臣一聽,這件事與他發掘的石頭上的讖語一致,於是就和田承嗣修好,密謀攻取幽州。

李寶臣把朱滔的畫像掛在練兵場上,要求將領們都得認識。

當時,朱滔正率兵駐守雄縣一帶,準備與李寶臣合兵進攻滄州,做夢也不會想到李寶臣會襲擊他。為了偷襲朱滔營寨,李寶臣率領兩千精騎連夜飛奔三百裏,並囑咐騎兵抓獲在射箭場上看到的那個人。麵對李寶臣的騎兵突襲,朱滔根本沒有防備,倉促出戰,幸虧穿上士兵衣服才得以逃脫。

田承嗣得知李寶臣與朱滔已經開戰,哈哈大笑。他率兵回到大名府並派人對李寶臣說:“對不起,我不陪你玩了。你看到的石頭上刻的讖語,是我逗你玩的。”李寶臣一聽,有如五雷轟頂,差點氣暈過去。從此,李寶臣南麵與田承嗣結下死仇,北麵又與幽州的朱滔結怨。

醉翁之意,朝廷如何給予藩將們最高封賞?

位尊權重,李寶臣為何秘密謀害眾多大將?

居心叵測,李惟嶽怎樣製造假象秘不發喪?

朝廷為了利用河北藩鎮的矛盾,頒詔加封李寶臣為同平章事,就是相當於丞相。

後來,新皇上即位,為了安撫河北的藩鎮,采取懷柔政策,不斷給節度使們封官晉爵,居然拜李寶臣為司空兼太子太傅,就是太子的老師,地位極高。這時的李寶臣位尊權重,兵多將廣。晚年,他也想當皇帝,再加上身邊有個道士不斷地奉迎他,說他終有天子之福。於是李寶臣大量製作符瑞,擺設靈芝、朱草,在密室內齋戒築壇、設置金銀玉器,甚至刻製了玉璽金印。他告訴境內的官員將士,不是自己強求,而是天降符瑞,顯示出了帝王之氣。因為李寶臣有了當皇帝的異誌,所以變得多疑猜忌。他想到死以後,必須把節度使傳給自己的兒子,才能保住李家性命。

李寶臣的兒子李惟嶽,優柔寡斷沒主見,總是聽別人教唆。李寶臣唯恐下屬的將領們不服,為鞏固自家江山,秘密殺害骨鯁大將辛忠義等二十多人的全家老小,製造了成德軍割據史上最殘暴的殺戮驍勇將領的事件。他甚至準備把易州刺史張孝忠召回真定殺掉,以除後患。結果張孝忠很警惕,就是不聽召喚,這才幸免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