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勤奮、自尊、不甘人後 ——韓國商人瞬間崛起的經濟秘籍(3 / 3)

有人提出意見後,設計室便想方設法改善設計,最後把連接電源的線路和連接按鈕的線路端口化,這樣在裝配時隻需將上下端口互插就可以了。從此裝配部門女技工的幹勁倍增,次品率也大幅度下降了。這種 “想方設法使自己的工作有助於下一個工序 ”的做法產生的結果是,不僅企業內各部門合作更為密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由此而大大提高,最終也使企業贏得了更多的外部顧客。

注重 “內部顧客 ”的另一個意義是要求企業的各級管理者都把滿足員工的需求放在重要的地位。“人即事業 ”是很多韓國企業家信奉的原則,但他們所指的 “人 ”不單單是指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和科技人才,還包括企業中所有的普通職工,從某種程度上說,普通職工還受到更多的關注。他們認為,一般人所謂的人才固然重要,可是作為一個優秀的企業家,眼中卻不能隻有 “才 ”而沒有 “人 ”。普通職工是第一線的生產人員,還維持著一個企業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在金字塔形的企業管理組織中位於最底層,然而也正是因為如此,普通職工也起著如摩天高樓下基座般的作用,沒有他們,整個企業也就不可能存在。總之,應該把人,而不是金錢,視為企業最寶貴的資本,因此必須作好各方麵安排,使他們在企業中的地位受到重視,福利得到保障,使他們感到他們首先是在為自己工作。

韓國企業家為使員工安心工作,用心良苦,到了連員工的太太也不遺忘的程度。三星集團為此特設了一個文化教育中心,內設信息漫遊室 (具有光電視聽設備的閱覽室 )、各種培訓班、電腦房、健身房,不僅員工下班後可在此自由活動,他們的太太白天也可以光顧。韓國的女性結婚有了孩子後一般不再上班工作,這種 “太太學校 ”使她們有了走出家庭、吸收新知識的機會,也有利於對丈夫事業的理解和支持。

對在海外工作的員工,韓國企業家們除了關心他們的福利問題外,還給員工的家屬以特別的待遇。有的企業每年都要召開慰問大會,慰問赴國外勞動的工人的家屬。會上邀請韓國一流的演員參加演出,每個家屬還會得到一份有紀念意義的禮物,家在外地不能參加大會的家屬則由企業通過郵局將禮物寄去。有的企業則規定,凡在國外工作的員工均可帶家屬同行,並經常通過書信與員工家屬進行對話,詳細介紹企業的情況,以免除其後顧之憂。

在 “編織好員工的生活花籃 ”以外,韓國企業家更為注重的是設置一整套晉升和獎勵製度,對員工的勤奮工作表示鼓勵。各大企業每隔一定時間還要對在職職工進行再教育,讓一線工人接受技術培訓,對管理幹部則按不同級別實施相應的教育,充分滿足員工們自我發展的需要。

在激烈的競爭中,總有人或企業能夠獨辟蹊徑,找到不同的經商之道。照顧好 “另一種顧客 ”——企業內部的員工,成了一種有效的管理方法。

討價還價的高手

長期的國力不振,使韓國經濟中的商業交易比例偏低,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特別是最近數十年,勤勞聰明的韓國人使韓國經濟發展迅速,世界範圍內的商業交易往來日漸增多。世界各國商人在與韓國商人頻頻合作交易之後,得出的第一個結論,是對韓國人的談判策略和技巧深感佩服。

韓國商人享有 “談判強手 ”的美譽,在世界上獨樹一幟,是因為其經過長期探索實踐,形成了一整套相對穩定的商業談判模式。

韓國商人十分重視貿易談判。談判之前,他們通常都要多渠道地搜集盡可能多的商業信息,通過海外谘詢機構了解對方底細,以及有關商品的行情等,做好準備後才會與對方坐到談判桌前。這既促進了本國商業谘詢業的發展,也為企業在談判中贏得了主動。

一般來說,韓國商人很注意選擇談判場所,他們喜歡在較有名氣的酒店會麵,即使是兩家名氣相同的大酒店,他們也會認真地斟酌選擇,然後確定。如果是韓方選擇地點,他們會按時到達;相反,如果是對方選擇地點,他們絕不會提前半分鍾到達,而總是準時或略遲一點。職位最高的人一定走在前麵,該人也是談判中的拍板者。這並非他們沒有守時的習慣,而是保持矜持,給對方略微施壓。

在談判中,韓國商人非常重視談判初始的融洽氣氛,熱情地向對方打招呼,縮短彼此的距離是必不可少的。他們認為, “沒有好的開頭,就不會有好的結尾 ”。其通常做法是:同對方一見麵先熱情地打招呼,向對方介紹自己的姓名及職位;落座後,再談幾句與談判內容無關的話題,如天氣、旅遊、喜好、體育、新聞等,以此消除緊張氣氛,並利用這一短暫時間,察言觀色,選擇談判策略。之後,才開始正式談判。進入實質性階段,韓國商人遠比日本人爽快,不像日本商人那樣保守,他們會較快地講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並想方設法說服對方接受。

韓國商人特別善於討價還價。在韓國無論是農貿市場還是商店,都看不出有標價的商品。商品價格主要靠雙方討價還價決定。 1988年,韓國為迎接奧運會,原打算像發達國家那樣,要求商店和市場明碼標價出售商品,但結果因意見不一而未能實行。一些常與韓國商人打交道的人說,即便在準備簽約的最後時刻,韓國人仍會提出 “價格再降一點 ”的要求,如對方不允,本來成功在望的交易也可能告吹。

韓國商人也有讓步的時候,但目的是為了在不利形勢下以退為進戰勝對手。與韓國人打過交道的外國商人對韓國商人這種善於把握談判時機, “以劣勢取勝的談判技巧 ”頗有體會。

雙方在完成談判、簽訂合同時,韓國商人喜歡使用合作對象的國語、英語和韓國語三種文字擬定合同,三種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當然,上述這些,尚不足以讓他們贏得談判強手的美譽。讓所有對手都感頭疼的,是他們在談判過程中嚴謹認真、開闔有度的討價還價技巧。

韓國商人喜歡談判內容條理化。所以,談判開始後,他們往往先與對方商談談判的主要議題。談判的主要議題雖然每次各有不同,但一般須包括各自闡明意圖、叫價、討價還價、協商、簽訂合同等五個方麵的內容。

韓國商人常用的談判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橫向協議法,即在進入實質性談判時,先把需要討論的條款統統羅列出來,然後逐條逐款磋商。從頭到尾商討一遍後,再從第一條款開始檢查有無分歧或需要補充的內容,直至最後一款。在此基礎上,就分歧或補充內容進行磋商,尋找共同點。另一種是縱向協商法,即對共同提出的條款逐項協商,把前一條款出現的問題或爭議徹底解決之後,再轉入下一條款。此外,有的韓國商人在談判中還會將 “橫向協議法 ”和 “縱向協商法 ”結合使用,即在磋商前後兩部分條款時分別采用縱、橫兩種協商方法。這主要視條款內容而定,以選擇有利於己的談判方法為前提。

韓國商人為把握談判主動權,十分重視運用談判技巧與策略,在談判桌上,韓國商人討價還價的技巧很豐富、很全麵,所用最多最有效的,通常是聲東擊西和先苦後樂兩招。

聲東擊西。即在談判中利用對自己不太重要的問題吸引和分散對方注意力。韓國商人在與對方討價還價爭持不下時往往采用這種方法。假如在談判中韓國商人最關注運輸問題,而對方把注意力放在價格上,韓國商人就會提出付款問題,把對方注意力引到這一問題上來,以圖迷惑對方,並相應給對方一點好處,以誘迫對方在關鍵條款上作出讓步。同時,也可為協商最重要的條款爭取準備時間,並緩解爭執,以變換手法采取新的對策等等。

先 “苦 ”後樂。即在談判中以率先忍讓的假象換取對方最終讓步。如韓國商人原本打算要求對方降低價格,但已探明不增加購貨量對方很難接受,而自己又不願增加購貨量,這時,他們會先在產品質量、運輸條件、交貨期限、付款條件等問題上向對方提出嚴格要求,然後在磋商上述條款時,極力讓對方感到他們是在冒著受損的風險作出讓步,這時再提出降價問題,對方大多會給予考慮的。

此外,韓國商人還針對不同的談判對象,經常使用 “疲勞戰術 ”、“限期戰術 ”等。

在談判桌上討價還價,韓國人不愧是 “談判強手 ”。

討價還價不僅存在於市井之間,在國際談判桌上,韓國商人擅長的討價還價也成了優勢。

與韓國人的交往和禁忌

與韓國商人交往合作,應充分尊重他們的忠孝道德,嚴禁提及可能褻瀆其祖先的語言。最好的辦法,是先了解一些有關對方家族曆史的信息,見麵時刻意提及一些對方最感驕傲的事情。這樣,雙方的關係就能夠很快親密起來。見麵主動提及對方的長輩,向其問好,也是可行的策略,若準備有小禮物相贈,效果會更佳。

在韓國,如有人邀請你到家吃飯或赴宴,帶點小禮品會更受歡迎,最好挑選包裝好的食品。韓國人用雙手接禮物,但不會當著客人的麵打開。不宜送外國香煙給韓國友人。酒是送韓國男人最好的禮品,但不能送酒給婦女,除非你說清楚這酒是送給她丈夫的。在贈送韓國人禮品時應注意,韓國男性多喜歡名牌紡織品、領帶、打火機、電動剃須刀等。女性喜歡化妝品、提包、手套、圍巾類物品和廚房裏用的調料。孩子則喜歡食品。如果送錢,應放在信封內。

韓國人很講禮節,韓國人見麵時的傳統禮節是鞠躬,晚輩、下級走路時遇到長輩或上級,應鞠躬、問候,站在一旁,讓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間見麵打招呼互相鞠躬並握手,並隻限於點一次頭。鞠躬禮節在生意人中一般不使用。和韓國官員打交道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輕輕點一下頭。女人一般不與人握手。握手後一定要先寒暄幾句才落座。當被問及喜歡喝哪種飲料時,他們一般總是選擇對方喜歡的飲料,以示對主人的了解和尊重。韓國人認為,用餐時不可邊吃邊談。若對方不遵守這一進餐的禮節,極可能引起他們的反感。

韓國人崇尚儒教,尊重長者,長者進屋時大家都要起立,問他們高壽。和長者談話時要摘去墨鏡。早晨起床和飯後都要向父母問安 ;父母外出回來,子女都要起身迎接。吃飯時應先為老人或長輩盛飯上菜,老人動筷後,其他人才能吃。乘車時,要讓位給老年人。

席間敬酒時,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後鞠躬致辭,最後再倒酒,且要一連三杯。敬酒人應把自己的酒杯舉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對方的杯身。敬完酒後再鞠個躬才能離開。做客時,主人不會讓你參觀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處逛。你要離去時,主人送你到門口,甚至送到門外,然後說再見。

在社會集體和宴會中,男女分開進行社交活動,甚至在家裏或在餐館裏都是如此。

在一本由韓國海外公報館出版的宣傳小冊子《韓國簡介》中描寫韓國人的性格是: “普遍富有幽默感,……雖然有些人性情顯得急躁,容易怒形於色,但是他們一般都是友善好客的。 ”這種說法比較實事求是。

韓國人的性急是有名在外的。在韓國,由於股市下跌,股民們在證券公司不顧禮儀地大打出手者有之;在球場上為爭輸贏而打得頭破血流者有之;一句話不稱心、不投機,年輕人對老人拳腳相加者也有之。這種現象在商界也時有發生,對此必須加以注意。

很多外國商人在與韓國人談判合作項目時都會感到,韓國人總是巴不得今天談判,明天就能簽約,後天就可以開張。這種風格有時能令雙方皆大歡喜,有時則會出現因缺乏深思熟慮和嚴密論證而導致工作反複甚至前功盡棄的局麵。韓國商人到中國來談判就是這樣,談的多,成的少。這固然有客觀條件不成熟的原因,但韓國人的辦事方法和態度則往往是談判破裂的催化劑。

與韓國人相交,即便是在生意場上,也應以誠為本,重諾守信,切莫給對方留有你在故意隱瞞和欺騙的感覺。韓國人對此深惡痛絕,而且還非常敏感,倘若不加注意,細微的失誤都有可能讓所有的努力化為泡影。

此外,韓國還有一些特殊的禁忌也需注意。

韓國政府規定,韓國公民對國旗、國歌、國花必須敬重。不但電台定時播出國歌,而且影劇院放映演出前也放國歌,觀眾須起立。外國人在上述場所如表現得過分怠慢,會被認為是對韓國和韓族的不敬。

韓國人逢年過節相互見麵時,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能生氣、吵架。農曆正月頭三天不能倒垃圾、掃地,更不能殺雞宰豬。生肖相克忌通婚,婚期忌單日。漁民吃魚不許翻動魚身,因忌翻船。忌到別人家裏剪指甲,否則兩家死後結怨。吃飯時忌戴帽子,否則終身受窮。睡覺時忌枕書,否則讀無成。忌殺正月裏生的狗,否則三年內必死無疑。

與年長者同坐時,坐姿要端正。由於韓國人的餐桌是矮腿小桌,放在地炕上,用餐時,賓主都應席地盤腿而坐。若是在長輩麵前,應跪坐在自己的腳底板上,無論是誰,絕對不能把雙腿伸直或叉開,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貌或侮辱人。未征得同意前,不能在上級、長輩麵前抽煙,不能向其借火或接火。吃飯時不要隨便發出聲響,更不許交談。進入家庭住宅或韓式飯店應脫鞋。在大街上吃東西、在人麵前擤鼻涕,都被認為是粗魯的。

照相在韓國受到嚴格限製,軍事設施、機場、水庫、地鐵、國立博物館以及娛樂場所都是禁照對象,在空中和高層建築拍照也都在被禁之列。

韓國人性急,與之交往一定要先摸清對方的脾性,熟悉其民族禁忌,方能正常交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