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渡邊義無反顧地拿出全部家當做賭注,又大量舉債,把幾百萬平米的土地訂了下來。當他訂約後,其他不動產業者們都嘲笑他是一個大傻瓜,說:“隻有傻瓜才會買那樣一片一文不值的山間土地。”
渡邊正雄絲毫不理會別人對他的嘲笑。付完定金之後,他就開始了他自己事先預定的計劃。他把土地細分為道路、公園、農園、建築用地,又與建築公司合作,準備先蓋 200戶別墅和大型出租民房。一切準備妥當後,他就開始出賣分段劃分的農園用土地和別墅地,以償還未付的土地款。
由於拿到的地理位置距離都市比較遠,沒有了市裏的浮躁與喧囂,而且空氣清新,景色宜人,吸引了那些厭惡都市噪音和汙染的人。為了向世人推薦這片土地,渡邊展開了大張旗鼓的宣傳攻勢。渡邊的宣傳果然大有收獲,東京以及其他都市的人都對此產生了極大興趣,紛紛前來訂購。有的人訂購別墅,有的人訂購一塊果園或菜地。因為不訂購別墅也有出租民房可住,因此訂購農園、菜地的人多得驚人。
結果,沒用上一年的時間,渡邊的這片土地就已經賣出了 4/5,一眨眼就淨賺 50多億日元。不僅如此,剩下的土地最少也值他當初所付出的土地款的 3倍之多,而且價格還在不斷地上漲。
多數人不去做的事情,並不等於不能賺錢。如果能像渡邊這樣比別人看得更深一層,就能賺取更多的財富。當然,這需要動腦筋,能夠透過表象看到裏麵隱藏的財富,更是高明商人的必備素質。
做生意有時不能隨意 “跟風 ”,總跟著熱門走就難以賺到大錢。有句格言說: “假如所有的人都朝同一個方向行走,這個世界必將覆滅。 ”1985年秋天的時候,呼啦圈突然風靡全球,幾乎人手一個。製造呼啦圈並不需要什麼技術,也不要多大資本,於是許多人爭相投資,當時確實銷路很好,一進貨就賣光,供不應求,許多人因此賺了一筆。然而不久,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突然間不流行了。許多廠商不知道,還拚命製造,結果退貨如山,又紛紛倒閉了。這都是不知隨時勢應變盲目跟風的惡果,商界中人值得引為教訓。
現在的市場正經受著世界金融危機的衝擊,很多企業感到生意難做,埋怨市場難找,原因固然很多,但關鍵因素是他們在了解市場、研究市場和創造市場方麵做得不夠。客觀上講,市場上總存在需求,機會處處都有,關鍵在於經營者能否找到自己可以涉足的 “空白地帶 ”,迅速搶占一席之地。
因此,作為商人或者經營者,要有銳利的眼光才行,平時處處留心身邊的新鮮事物,敏銳觀察,把握消費者需求的發展趨向。尤其要善於在自己的市場範圍內,挖掘那些經常被同行忽視的盲點和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同時還要研究市場中有哪些未被競爭對手留意和占領的 “空隙 ”,然後迅速填補 “空隙 ”。
當年,安藤百福在日本一家公司做經理時,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許多人擠在飯鋪等吃熱麵條,他馬上想到,如果研製一種隻需開水衝泡的麵條,肯定受歡迎。於是不久,方便麵問世了。浙江瑞安市中外合資蔡氏日用化工公司,注意到使用公共電話可能導致細菌傳染,由此發明出長效清香型電話殺菌片,很受客戶的歡迎。這些都是慧眼識 “冷門 ”做出來的生意。
作為一位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的經營者,他更需要具備這樣的眼光,正視熱點,找到盲點,發掘 “冷門 ”,才能開拓廣闊的生存發展空間。
常規的思維方式有時往往不能得到更多的收獲,而打破常規,擺脫被束縛的思維模式,則經常能收到意外的成效。
以柔克剛、以弱製強的 “柔道 ”高手
先哲老子曾說: “柔能製剛,弱能製強。 ”日本人的柔道中也突出以退為進、攻中帶守、守中有攻的陰柔特色,因此才有可能以小勝大。在商業談判中,日本商人常常采取以柔克剛的策略來化解對手以強力壓人的招數。
有一次,一家日本公司到美國去與一家公司進行貿易談判。談判一開始,美方代表滔滔不絕地說個沒完,想迅速達成協議。而日方代表卻一言不發,隻是揮筆疾書,把美方代表的發言全部記錄下來,第一次談判就這樣結束了,日方代表也回國了。
一個半月後,日本公司方麵再次派了另一個部門的幾個人作為代表團來到了美國,進行新一輪談判。這批新到的日本人,仿佛根本不知道以前協商討論些什麼問題,談判隻好從頭開始。美國代表照樣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日方代表又是一言不發,記下大量筆記又回去了。
又過了一個半月後,日本方麵又派出了第三個代表團,這次在談判桌旁他們的全部活動依然是第二個代表團的故伎重演,記下了大量筆記又走了。以後,第四個、第五個日本談判代表團都是如法炮製。
就這樣,過了一年多,日本公司方麵風平浪靜,這卻讓美國公司 “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隻好暗自抱怨日方代表沒有誠意。正當這家美國公司感到絕望時,日方公司的談判代表突然來到了美國。這一次,日本談判人員一反常態,在美方代表毫無思想準備的情況下,突然拍板表態,作出交易決策的方案,弄得美方措手不及,十分被動,損失不小。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以柔克剛是日本商人慣用的手段。
上世紀 60年代初,日本商人藤田和紐約的東京之最公司做了一筆交易。東京之最公司訂購電晶體收音機 3000台,電晶體唱機 500台。條件是收音機上注明 “NOAM牌 ”,裝船日期是次年的 2月 5日,給藤田的傭金為 3%。藤田當時有些猶豫,這是因為,一是傭金太少,平常一般是 5%,而這次東京之最公司隻給 3%;二是時間太緊。但考慮到東京之最是一家大公司,日後可能有買賣可做,藤田就答應了,隨即向山田電氣公司訂了貨。
結果當年的 12月 30日,東京之最公司就開來了信用證,上麵寫的品牌竟然是 “YAECON”。這個品牌也是山田電氣公司的產品,但山田電氣公司此時正生產的卻是東京之最公司當初要求的 “NOAM”牌。信用證和產品名稱不符,到時候肯定無法裝貨上船。
藤田沉不住氣了,他三番五次給東京之最公司打電話要求修改信用證,而東京之最公司方麵卻未有答複。山田電氣公司仍舊加班加點按期交貨。果然交貨不久,東京之最公司發來一封電報,要求退貨。藤田一麵交涉,要對方承接產品,一麵尋找別的出路。然而東京之最公司卻是置之不理。
藤田當然咽不下這口氣,他決定給美國總統寫信。但是總統有 6位秘書,一般信件很難呈到總統本人麵前。要讓總統親眼目睹信件,信就要寫得十分有水平了。藤田花了三天時間寫好一封信寄給肯尼迪總統。信中說明了事情的緣由及經過。
藤田把信印了兩份,寄給總統肯尼迪一封,交給美國駐日大使館一封做副本,藤田相信肯尼迪總統肯定會看到這封信的。
果然,肯尼迪總統看到了這封信。一個月之後,肯尼迪總統責成商務部長親自奉勸東京之最公司解決問題,否則取消出國旅行資格。對貿易商而言,這等於判了死刑。藤田終於取得了勝利。藤田的名字由此也變得響亮,信譽也增強了。
同樣,在日本和美國的汽車大戰中,日方多以弱者出現,避免與美國正麵交鋒,而暗地裏還是按照自己的方針行事,並利用適當時機發展自己的力量,變被動為主動了。
上世紀 80年代初,日本汽車突破 1000萬輛大關,躍居世界第一位,超過 “汽車王國 ”美國的年產量。對此,美方要求日本汽車自動限產。日方欣然承諾,付諸行動,但趁機把生產設備遷到肯塔基州、加利福尼亞州,使日本汽車在美國 “出生 ”,以 “美國車 ”的身份進入了美國市場。
進入 21世紀之後,美國政府出麵幹涉,以種種手段提高日本企業的生產成本,日本廠商卻避轉鋒頭,把投資悄悄轉向美、墨邊境。這樣既利用了墨西哥的廉價勞動力,又鑽了美國法律的空子 ——該地產品返銷美國的征稅頗為優惠。
日本總這樣敲美國市場的後門讓美國十分惱火,而這時日本商人又悄悄轉移了戰線,轉向了美國工廠少的中部和邊境地區。 1980年美、日貿易逆差 122億美元,到 1986年則上升為 586億美元。
縱觀日、美貿易的對戰摩擦,日方雖然表麵上逆來順受顯得軟弱,實際上卻是步步進逼。這就是名副其實的 “以柔克剛 ”,日本商人是真正的 “柔道 ”高手。
日本人經商時善於運用以退為進、以小勝大、以柔克剛的戰略戰術,這種戰術如果運用得當,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情報,得到便是商機
1941年年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尚未結束之時,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率領日軍,向美軍的軍事基地珍珠港發起了第一次突襲,使毫無戒備的美軍損失慘重。像這樣近乎全軍覆沒的慘敗經曆,在美國曆史上絕無僅有。美國輸就輸在沒有得到日本此次行動的情報上,而日本贏在了對美軍的情報了如指掌上。
商場如戰場,情報曆來是兵家、商家慣用的武器。掀開現代社會溫情脈脈的麵紗,商業競爭的爾虞我詐血雨腥風,絲毫不比彌漫著戰火硝煙的野蠻戰場遜色。
一位日本商人曾向人們公開過一個秘密:當他一貧如洗的時候,是一份外國雜誌改變了他的人生。在長達 20年的時間裏,他對那份雜誌裏那些閃光的科學思想加以選擇、整理,然後出售給廠家。當一個個新穎的科技思想不斷化為現實產品時,他也奇跡般地成了億萬富翁。
當今世界企業競爭的實質是情報信息的競爭,誰的信息靈、把握準、行動快,誰就可能在經濟技術與市場的競爭中獲得優勢,取得勝利。在日本企業界有這樣一個共識: “在激烈的國際、國內市場競爭環境中,爭分奪秒獲得可靠的信息是決定公司、企業以至整個國家上下沉浮的關鍵所在。 ”
在歐美人眼裏,日本市場外麵似乎有一道萬裏長城,防守嚴密,水泄不通。但有一個市場卻例外,它對任何一個國家的產品都是敞開自己的大門,這裏沒有艱難的討價還價,沒有嚴密的關稅壁壘,各國商品可以自由進出,各領風騷,簡直就像一個碩大的國際櫥窗。這就是全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
曾經有一個相當形象的比喻:日本的情報量之大在這片狹窄的國土上已經容納不下了,情報將會流出海岸線,大量地注入到太平洋之中。不可否認,日本商人的情報信息意識很強,並在信息競爭中一直處於有利地位。
比如,美國科學家肖克萊、巴丁和布賴頓在晶體管方麵的偉大發明,為他們贏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貝爾實驗室也因此舉世聞名。然而,就在他們前往斯德哥爾摩接受祝福的前一年,世界上最早的晶體管收音機,就已經由日本的索尼公司大批投放市場。
又如,日本商人參觀我國安徽某宣紙廠時,他們 “謙虛 ”地請教、詢問,套取了有關宣紙生產的關鍵技術和工藝,從而使我國這一被奉為 “文房四寶 ”之一的傳統產品生產技藝被竊取。再如,1980年,日本某貿易公司向美國北卡羅來納州賽蘭尼斯公司一家工廠的總經理行賄 67.5萬美元,讓他在 5年多時間裏有計劃地將該廠的技術 “轉讓 ”給該日本貿易公司,並在夜晚讓日本人參觀工廠,了解整個產品製作過程。
現在經營者大都極為重視信息,千方百計地收集商業情報,以做到領先別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其實,有很多原來一文不名的小人物,就是先人一步利用信息而成為富翁的。
十幾年前,古川還隻是一家日本公司的小職員,平時的工作是為上司做一些文書工作,跑跑腿,整理整理報刊材料。工作很辛苦,薪水也不高,他總琢磨著想個辦法賺大錢。
有一天,他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條介紹美國商店情況的專題報道,其中有一段提到了自動售貨機,於是古川開始在自動售貨機上麵動腦筋。他想:日本現在還沒有一家公司經營這個項目,將來也必然邁入一個自動售貨的時代。這項生意對於沒有什麼本錢的人最合適。我何不趁此機會走到別人前麵,先行一步?
於是,他就向朋友和親戚借錢購買自動售貨機。他籌到了 30萬日元,這筆錢對於一個小職員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他一共購買了 20台售貨機,分別將它們設置在酒吧、劇院、車站等一些公共場所,把一些日用百貨、飲料、酒類、報紙雜誌等放入自動售貨機中,啟動了他的事業。
古川的這一舉措果然給他帶來了大量財富。人們頭一次見到公共場所的自動售貨機,感到很新鮮,隻需往裏投入硬幣,售貨機就會自動打開,送出你需要的東西。一般地,一台售貨機隻放入一種商品,顧客可按需要從不同的售貨機裏買到不同的商品,非常方便。
古川的自動售貨機第一個月就為他賺到了 100萬日元。他再把每個月賺到的錢投資於售貨機上,擴大經營的規模。 5個月後,古川不僅還清了所有借款,還淨賺了 2000萬日元。
一些人看這一行很賺錢,也都躍躍欲試。古川看在眼裏,認為必須馬上製造自動售貨機。他自己投資成立工廠,研究製造 “迷你型自動售貨機 ”。這款產品外觀特別嬌小可愛,上市後反響極佳,古川又因製造自動售貨機大發一筆。
在古川致富的過程中,從他起步到成功,時間跨度相當短。真可謂一步登天,而他的秘密法寶卻很簡單,那便是 “信息 ”。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商機,快速抓住商機才是上策。
美國中央情報局 1993年曾在一份調研報告中指出: “日本官方每年根據各種需要派出專門從事情報收集的間諜約有近萬人次,各大企業、公司和 9大商社派駐海外的 1000多個辦事處的一項重要使命就是收集經濟與技術情報。 ”這些人以 “教授 ”、 “學生 ”、 “職員 ”、 “旅遊者 ”、“攝影家 ”、“記者 ”、“投資商 ”等身份出現在世界各地,他們手拿相機,溫文爾雅,謙恭有禮,他們虛懷若穀,好學無比,見什麼拍什麼,經常連一張報紙、一本雜誌、一幅廣告也要研究個透。日本企業正是從此類無孔不入的情報竊取活動中,獲得了商戰製勝的武器。
情報是企業的耳目,信息是發展的前提。日本著名企業的發展史告訴我們,企業任何時候都不能忽略對信息情報的收集和研究,缺少了信息、情報的基礎,市場就會變得難以捉摸,管理也會變成盲人騎瞎馬,反之,則可掌握企業發展的主動權。
當今社會是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誰第一時間掌握了信息,誰就掌握了商機。
與日本人的交往和禁忌
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和習慣。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商務往來的目的,是為了互惠互利,共同求財。所以,保持友好親密的關係,是邁向合作成功的第一步。因文化傳統和審美情趣的差異,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都有自己極力避諱的禁忌,稍有觸及,造成尷尬倒是其次,影響合作,豈不是更慘。
日本是東亞國家,受儒家文化的影響較深。但同時由於同西方密切的關係往來,西化的程度也日漸加深。然而日本還是有自己的獨特的文化,基本上保持了自己的傳統,並在這種獨特的文化背景下,產生了日本獨特的商業習慣。
日本商人特別愛麵子,禁忌講究也很多,交往時,更應慎之又慎。
剛一見麵,此前提及的問候和謙恭語言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在你剛進屋與人握手時,也不要使勁握,要表現出日本式的優雅。鞠躬的禮數不僅不能偏廢,還應加倍注意,交換名片也應按照前麵介紹過的方法。另外,衣冠不整、不修邊幅等,在日本人看來是缺乏誠意的表現,哪怕是些細微的小節,也不容閃失。
相處過程中,我們應該知道,日本人愛好喝茶,不喜歡抽煙。因此,我們可以請對方喝茶,不能向對方敬煙。如果有意宴請對方,不能隻請團體中的某個人或漏掉某個人,這在注重團隊的日本商人眼裏幾乎是不可原諒的。但另一方麵,如果宴請是與工作有關,又無事先約定,通常都不宜邀請對方的夫人。
禮尚往來,是東方人樂於接受的交往方式,如果有精美的禮品送給日本商人,他們通常會很高興。同時,也要注意,如果不是見者有份,不宜在公開場合送禮。送出的禮物應該有代表意義,但絕不能價格昂貴,以免有行賄之嫌,禮物要事先包裝好,但包裝紙切忌用黃色或白色。
如果你已準備好同要接洽的日本公司談條件,你一定要設法通過中間人去辦,不要自己直接找到那個公司。日本人對直截了當、硬性推銷的做法感到不自在。所以,要想排除最初的障礙,就去找一位你和日本公司都熟悉和尊敬的第三者,讓他來辦會更好。而這個第三者最好是男性,日本公司是個男性占統治地位的機構。此人要對你的公司、你的產品或服務及你所需進行的交易了如指掌,要同將與之打交道的日方代表地位相當。
一旦你發出了邀請,你就坐下來耐心等待,讓日本人有充裕的時間對你的 “試探 ”做出反應。你最好的辦法是給他這樣一個好印象,即你的時間非常寬裕。因為急躁和沒有耐心在日本人看來是軟弱的表現。在你等待期間,日本人會通過自己的信息網來了解你是什麼人。
口頭上的許諾對日本人來說同書麵許諾一樣神聖。對於日本商人的貿易方式來說,合同是個外來事物。日本人並不喜歡合同,他們傾向於這種看法,即如果對方沒有私人信用和不正直可靠,那僅有一紙空文是無濟於事的。所以,你要說的話你自己要極為小心。如果你給人一個好印象,好像你是為某事起誓,那麼日本人會記住這點,而且過後還會提醒你說過這樣的話。
洽談時不帶附屬材料或者輕視附屬材料的作用,是同日本人進行談判的一大禁忌。日本的決策過程可能涉及數十人,其中許多人基本不懂外文。如果你不提供一流的翻譯材料,那隻會使大多數外國人已經認為慢得令人心焦的過程變得更慢。而且這些材料要充分運用表格、圖片以及幻燈片、影片等。
與日本人談話時不要太衝,切忌咄咄逼人。他們重視人勝於重視公司的形象。他們期望你作為一個人發表看法,而不光是冷冰冰地擺事實。如果論證的思想帶有一個人試圖迫使別人接受自己的看法的味道,這與日本的國情是格格不入的。試圖用強調的方式來影響別人的做法不符合日本人的習慣。因此,如果日本人感到你講話太衝,咄咄逼人,他們是不會給你你想要的東西的。
雙方談判時,日本人會認為雙方中首先做出單方麵讓步的一定是弱者。他們會將你在諸如價格或送貨方式上的讓步看做使你更有求於他們。對他們來說,另外一種解釋便是,你這麼早就輕易地做出讓步是因為你沒有誠意或言行不一致。這兩種情況會使日本人不願同你做生意。所以,最好是把事情安排好,使雙方同時進行第一步讓步,你要等待或促使它發生在一個適當的時刻,你不必擔心日本人會認為你毫不妥協或固執己見。正相反,他們會覺得你在策略上是一致的,而且還會因此更加尊重你。
上述這些,有一定的普遍性,認識和理解都不是太困難。除此之外,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還有一些特殊的禁忌,是應該牢記的。
①數字禁忌:“4”與 “死 ”同音、“6”是海盜的標誌、“9”與 “苦 ”同音,都是日本人忌諱的。 “4”與 “9”相加所得的 “13”,通常也屬忌諱。
②顏色禁忌:日本人最忌諱的顏色是綠色,認為此乃不祥之兆。另外,紫色代表悲傷,而黑色代表死亡,也屬禁忌之列。日本人最偏愛的顏色是紅、黃二色。
③圖案禁忌:菊花是日本皇室的標誌,一般人切忌使用;荷花為鬼花,隻能用於祭奠;狐狸性格貪婪、狡猾,不能用於商品圖案;日本人多信奉佛教,對太陽有特別的尊崇,一般也不宜使用為圖案。日本人偏愛的圖案有櫻花、烏龜、仙鶴、鬆、竹、梅等。
在眾多的工業化國家中,沒有哪一個國家像日本這樣存在那麼多獨特的東西。這些東西在你不注意的時候,就成為你生意上的障礙。傳統和現實有時是相互矛盾的,我們分析歸納日本商人的性格特質,目的是方便大家從總體上去認識把握,至於其中的變化,還要靠每個人去體會和領悟。隻要牢記商務往來的最終目的是贏取親密的合作和最豐厚的利潤,隻要牢記真誠和相互尊重的處事準則,即便偶有誤會,也能設法化解和彌補。反之,舍本而逐末,隻能自縛手足。因此,同日本商人進行交往或者談判的時候,你千萬要小心謹慎。
和日本商人做生意,既要學習、領悟他們在困境中突破重圍、贏得勝利的策略和智慧,也應時刻保持警惕之心,以防稍不留神被其鑽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