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烹飪中的添加劑
添加劑主要包括主食和副食加工用的添加劑和佐料。其中主要的添加劑有:
(1)穩定劑、增稠劑和防結塊劑。前兩者可使某些脂肪類或液態食物,如果汁變黏稠,大多是多糖物,其分子結構中含有多個羥基。由於羥基易與水形成氫鍵,從而防止水與極性較小的脂肪分層,並能起乳化作用,使水和油在食品中混合得更均勻。常用的穩定劑和增稠劑有D-山梨糖醇和D-甘露糖醇,它們對糖果和奶酪特別有效,也作保濕劑、甜味控製劑和軟化劑。還有一類添加劑,如矽酸鎂,可與水結合(成結晶水),防止水氣使食物結塊,是一種防結塊劑。
(2)嫩化劑。一種難煮熟的肉,如牛肉特別是牛胃等烹調前的添加劑,它能在室溫下加速食物的水解,使蛋白質中的肽鍵催化斷裂,本身是一種水解酶。由於這種酶的作用,使食物達到“煮熟”程度所需的時間大為縮短,對結締組織如骨膠原和彈性蛋白(牛蹄筋)這類聚合物尤為有效,對肌肉纖維蛋白也有一定的作用。主要的肉類嫩化劑有木瓜酶類或真菌,即微生物蛋白酶類。一種作為牛肉表麵處理的典型嫩化劑配方:2%商品木瓜酶或5%真菌蛋白酶,15%葡萄糖,2%穀氨酸鈉(味精)和食鹽。
(3)發酵粉。用於饅頭、麵包、糕點製作時,中和發酵生成的酸及發泡(生成二氧化碳)以使製膨鬆。通常酵母中的澱粉酶使澱粉變成糖分,然後其中的酒化酶使葡萄糖變成二氧化碳,這種氣體進一步膨脹,形成鬆軟的多孔物,並生出少量酒精和酯類,使食品十分鬆軟可口,但是鮮酵母作用慢,且不易控製,故用發酵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銨,它在20℃以上便開始分解,35℃時速度加快,60℃~70℃就劇烈分解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和氨氣。另一種發酵粉為碳酸氫鈉(小蘇打)和某些酸式鹽,如酒石酸氫鉀、磷酸二氫鈣的混合物,前者的作用是中和麵糊中的酸性配料而生成二氧化碳,後者則可防止生成堿性太大的碳酸鈉。
2.佐料
佐料包括食用時的輔料和烹調時的調料。
(1)輔料。一般不直接單獨食用,但可用於就餐提味的固體或液體成品。通常的輔料主要有:①花椒鹽,由花椒500克(烘炒成焦黃色研細)和鹽150克(炒幹並碾成粉)混合拌勻即得,通常與榨菜同用。②沙茶醬,由花生米、比目魚幹、海米、芝麻、辣椒粉、芥末、五香粉、芫荽籽、白砂糖混勻,在植物油中熱炸成醬褐色即可,香味鮮美,是福建菜譜中富有地方風味的一種輔料。③花椒油,將香油燒至七成熱,投入花椒炸至呈深紅色,撈出花椒即成,500克油用15克花椒,香色均佳。④辣椒油,先將200克辣椒麵用100克涼開水調成稠粥狀,另用600克香油燒至八成熱,倒在調好的辣椒粥內,邊倒邊攪成紅油即得。⑤蔥薑油,用1千克花生油或豬油燒至四成熱,投入100克薑片稍炸,再放100克蔥段(3.3厘米長),炸至金黃色出香味後,撈出蔥薑即可。⑥太倉槽油,已有170年的曆史,是由甜酒原汁加入各種香料浸製而成,因在調味時質地和色澤似同油類,故稱槽油,適於蘸拌各種葷、素涼菜,為江蘇太倉特產。⑦茵陳酒,用白酒浸泡茵陳製得的藥酒,主要用於名貴野味的去腥膻味。⑧清湯,又分一般和高級兩種,前者為將老母雞和豬骨投入冷水鍋中,用旺火燒沸,撇去浮沫,再用文火(即維持剛沸的小火)長時間煨後,撈出骨體,用紗布濾去骨渣即得;後者則為將雞腿肉去皮剁成茸,和蔥、薑、料酒一起投入濾好的湯中,用旺火加熱,同時用勺順一個方向攪動,湯將沸時改用文火(不可滾沸),使湯中渣狀物與雞茸黏結,浮出湯麵,用勺撇淨即成。⑨奶湯,將骨放入冷水鍋中,用旺火燒沸後,撇出上麵血沫,然後加蔥、薑、料酒等,用中火繼續煮至湯呈白色,似奶狀即為奶湯。⑩高湯,加骨入鍋內,加清水至剛浸沒原料,先用旺火燒沸,撇去浮沫,再用文火煮2~3小時,使原料鮮味全溶於湯汁中即得高湯。
各種醬,通常用豆如蠶豆、大豆等發酵,先煮熟製成糜狀物,與焦糖、辣椒油、醬油混勻,即得豆瓣醬;炸醬,即北京有名的炸醬麵輔料,係將肥肉拌上醬油、澱粉攪勻爆炒,另用油炸鍋放入用水調稀的甜麵醬拌炒後,兩者炒勻而成。
(2)調料。通常分油溶性和水溶性兩類,前者適於溫度較高時炸鍋,即放在油中加熱釋出香或其他味素,宜先加;後者分子量較小,易揮發,烹調時宜後加。主要的調料有:①一般調料,如八角、花椒(油溶性,香),蔥、薑、蒜、辣椒、胡椒、薤(油溶性、水溶性兼有,水溶性為主,辣),糖,味精,鹽(水溶性),它們不僅呈味(分解生成丙酮酸)、賦香(如分解釋出丙烯硫化合物),而且有殺菌功能(如蒜苷受熱或在消化器官內酵素的作用下,生成蒜素或丙烯亞磺酸,有強殺菌力),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如蔥頭含大量B族維生素),是烹調中不可缺的。市場有幹粉調料,如薑粉、洋蔥泥、胡椒粉、辣椒麵供應。②其他調料,主要有:酒,常用於解魚腥(為三甲胺之腥味,酒可使其從魚體中溶出而揮發);醋,主要用於殺菌(特別是流感及其他病毒),溶解魚刺和骨(促進鈣、鐵的磷酸鹽溶解和體內吸收),去腥(魚和切魚刀具用醋擦洗,可去由呋喃、雜醇和硫化物引起的膻味),去堿,增加胃酸,酯化作用產生香味;醬油,主要作用為賦香和著色,本品是微生物使蛋白質、澱粉經複雜發酵作用製成,除含豐富的氨基酸(呈鮮味)外,還含有芳香酯類、有機酸、乙醇、戊糖和甲基戊糖,後兩者和氨基酸結合,顯鮮豔的紅褐色。醬油在低壓下蒸去水分,得稠硬質體,是為固體醬油,是我國特有的美味調料,銷行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