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漢堡包
(1)材料:牛肉餡500克,調料如鹽、胡椒粉、味精等各適量,圓麵包4個約400克。
(2)做法:將牛肉餡放在大碗中,加鹽等調料2匙,用手仔細拌勻,分成4份,壓扁成直徑為10厘米的圓餅,置於放有2匙花生油的熱平底鍋中,小火煎黃(約4分鍾),翻麵再煎黃;將圓麵包烘熱,中間切開,夾入牛肉餅即可。食用時,可配上生菜葉及西紅柿片,並灑調料少許。本品熱量高,易消化,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搭配平衡,營養豐富。
3.比薩
(1)材料:雞蛋500克(約10個),糖200克,低筋麵粉500克,玉米粉100克,瘦肉250克,香菇250克,筍片、蝦米、洋蔥、芹菜、調料各適量。
(2)做法:在一較大的容器中打好雞蛋,加入白糖、鹽攪勻(約20分鍾),然後慢慢調入麵粉、玉米粉及發酵粉(1匙)拌勻,此時呈黏稠狀,即倒入直徑為30厘米的圓形烤盤中鋪平,餅厚約1厘米,以350℃~400℃烤30分鍾;另將肉、香菇、蝦米、芹菜均切成丁或絲,放入已燒熱並炒香洋蔥的油鍋內,一起炒熟,再加醬油、鹽、糖、胡椒粉等調料,拌炒均勻,是為菜料;將菜料放肉湯少許拌和,鋪於烤盤中的麵餅上,再熱5分鍾,菜料黏於餅上即成。
4.壽司
係日本名菜,以米和海菜為主要原料製得。
(1)材料:米50克,紫菜6張,海帶1塊(10厘米見方),雞蛋100克,菠菜250克,肉(魚)鬆50克,香菇及調料各適量。
(2)做法:將米洗淨,加入等量水,泡1小時,放入已洗淨的海帶,煮2分鍾,取出海帶再煮至水將幹時,改用小火燜25分鍾,即打鬆倒入大盆內備用;將醋、糖、鹽及味精混合,加開水拌勻溶好,澆在飯上攪拌並扇冷(邊拌邊扇至涼透);蛋打散後,加入糖、鹽、酒及味精各少許調勻,在鍋中用少量油煎成1厘米厚的蛋餅,然後切成1厘米寬的長條備用;將香菇洗淨浸泡切絲,與菠菜同放在開水中煮3分鍾,取出擠幹,再放在糖、醬油、酒的混合料中熱5分鍾;將專用做壽司的竹簾(約30厘米的四方形細竹絲編織物)擦幹,放上一張海帶,再放一張紫菜(先泡開並熱好)鋪上已拌好的米飯,再在中間鋪蛋、菠菜、肉鬆等各適量,然後按住竹簾卷成壽司即可。將整條壽司切成8塊,盛入盤中,附少許薑片蘸醬油食用。
三、醃製品
通常由發酵製得,有泡菜、鬆花蛋、腐乳等。
1.泡菜
泡菜分浸泡和蘊藏,即濕式和幹式兩類。前者係將料菜,如白菜或蘿卜洗淨、切片、風幹後,浸泡在盛有含鹽3%~4%的涼開水的罐中,密封約1周製得;後者則在菜風幹後擦鹽,置於壇中密封變酸而成。製作時要注意密封,因為發酵生成的微生物乳酸菌和酵母菌在3%~4%鹽水中易繁殖,且須缺氧(因乳酸菌厭氧),如果開口通氣,乳酸菌不能活動,而嗜氧的酵母菌及黴菌迅速生長,使菜黴變腐爛。在發酵過程中,乳酸菌使一部分糖轉化為乳酸(因該酸最初在牛乳內發現而得名),酵母菌則使一部分糖分解為乳酸和乙酸。這些酸有利於保持蔬菜中的維生素C(在酸性介質中穩定),也限製了其他黴菌的作用。發酵的一係列中間過程還有部分糖分解為乙醇,醇與酸進一步反應生成酯,故有香氣。葉綠素則在酸的作用下變黃。
醃酸黃瓜的步驟與上相似,隻是鹽的濃度稍高,通常先用8%的鹽水醃漬3~5日,使乳酸菌將糖轉化成乳酸,然後在16%的鹽水中保存。還有許多醃菜,如醃製的薑、辣椒、茄子等,常用幹式蘊藏法醃製。醃製成敗的關鍵是密封,通常用泥、凡士林塗黏接縫。特製的有貯水槽的泡菜壇,則用水封,但要適時加水以防幹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