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風味菜肴的化學特色(1 / 3)

食物隻有經過必要的加工後,才能成為可攝用的食品,成為能量和美味。所謂細加工就是指將已粗加工的食物在廚房或食品廠進行食前處理,成為美食成品。科學界預言21世紀是化學—生物學的時代,研製更好的食品(創造出更新的食物品種,完善加工方法)是重要的任務。實際上,這是在更高、更科學的水平上豐富廚房中的化學內容,探討如何獲得更理想的美食,滿足從嬰幼兒到太空人的需要,是現代生活化學的中心課題之一。本章主要討論菜肴、飲料中的化學問題。

風味菜肴的種類極多,大體可分冷製成品和熱熟品,罐頭是二者的綜合、貯存上的改進。本節分家常菜肴、風味名品及醃製品進行介紹。

一、家常菜肴

家常菜肴品種繁多,以供給更多營養素者為上品。

1.砂鍋全魚燒豆腐

本品為高蛋白、全氨基酸、富維生素及多微量元素的佳肴。

(1)材料:鯉魚500克,豬肉100克,老豆腐200克,新鮮粉皮4張(160克)及青蒜、蔥、薑等調料各適量。

(2)做法:將魚殺好取出內髒洗淨,在魚身兩麵刀剞數條斜紋,在熱油鍋內炸至兩麵略黃後取出;加蔥、薑入鍋在油中爆香,再放入肉片及已煮熟的筍片、泡發去帶並洗淨的香菇片等拌炒,加入辣豆瓣醬1匙、酒半匙、高湯500毫升(兩大碗),放入煎過的魚,煮7~8分鍾;加鹽、味精及調料,將魚及湯轉移入砂鍋內,放入豆腐塊,稍煮片刻,最後加入粉皮、青蒜絲等,再煮1分鍾即成。其特點是湯味極其鮮美。

2.遊龍戲鳳

以蝦、雞脯和胡蘿卜為主要原料,兼有動、植物及水、陸兩者的營養成分。

(1)材料:大蝦肉(去殼,抽出蝦線後洗淨)150克,雞脯100克,均切片,分別用蛋清、鹽、味精及酒漬味,用澱粉揉搓;另將胡蘿卜100克煮熟後切片與芥菜、蔥、香菇(各適量並切細)攪勻。

(2)做法:在炒鍋內熱約兩碗油,將蝦、雞肉片倒入炸熟,隨即撈出,另用兩匙油,文火炒熟胡蘿卜、等配料,再將前麵炸熟的蝦、雞加入同炒,並倒入預先備就的調料(酒半匙,鹽、味精、薑術、白1糖各適量拌勻,高湯1匙),迅速拌炒均勻便成。本品含多種維生素,尤其胡蘿卜中的維生素A是油溶性的,用油炸製作可充分浸出。

3.八寶豆醬

以瘦豬肉、豆腐幹、蘿卜製成,動、植物蛋白互相補充,氨基酸品種全,是較好的麵條拌料。

(1)材料:肉200克,毛豆100克,生花生米100克,豆腐幹200克(5塊),紅(白)蘿卜各50克,甜麵醬250克及作料。

(2)做法:將肉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丁,拌上醬油、澱粉,在炒鍋內熱油中爆炒片刻後取出;生花生米則用開水燙片刻剝除外衣,紅(白)蘿卜、豆腐幹均切丁,在熱油中炒約3分鍾後加入鹽、糖、榨菜末調味;同時在炒鍋中間撥出空隙,放入用水調稀的甜麵醬,文火與肉拌炒,至醬已炒透出香氣時,拌入八寶菜料(即八寶醬菜末)炒至相當幹稠即可。

二、風味名點

風味名點數不勝數,這裏將有代表性的介紹幾種。

1.星洲炒粉

(1)材料:幹米粉500克,鮮蝦500克,肉250克,雞蛋1個,綠豆芽500克,韭黃200克及其他配料。

(2)做法:把千米粉條置冷水中浸軟,約10分鍾後撈起盛於簸箕內瀝去水備用;將鮮蝦去頭殼洗淨瀝幹,加入小蘇打粉少許拌勻,醃漬5分鍾後,加入薑汁、酒、香油、鹽各1匙拌勻,在油鍋中炒至近熟時取出;將肉絲炒熟;雞蛋去殼加鹽打鬆後,在平底鍋內煎成薄餅狀,再切成細長絲;在熱油鍋中將芹菜梗炒軟後,依次加入綠豆芽、韭黃炒後即盛出;洗淨炒鍋(以防糊底)烤幹,加4匙油燒熱,放少許咖喱粉略煎,再將浸軟的米粉倒入,雙手各執竹筷一雙迅速抖炒,使米粉變黃而鬆散,然後加鹽、糖、味精、醬油等調味,放入肉絲拌炒,加入高湯半碗,加蓋燜煮約3分鍾後,放入蝦仁、綠豆芽、韭黃等,與米粉混合拌勻即可。本品富含維生素、蛋白質,各類營養素均全,主副食合一,食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