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味道中的化學(1 / 3)

味是由舌感受到的酸、甜、苦、辣、鹹等味感,是由其可溶性物質溶於唾液,作用於舌麵味覺神經的味蕾而產生的味覺,可使消化液分泌旺盛而增進食欲,且易於消化,也有其他怪昧。

一、酸

酸是由溶解的H^+引起,陰離子無特殊味道,可稱為副味。同濃度的各種酸味度:鹽酸,100;甲酸,84;檸檬酸,78;蘋果酸,72;乳酸,65;乙酸,45;丁酸,32。

大多數食品的pH值在5~6.5之間,似無酸感,但pH值<3.0時,則難以適口。若幹食品及體液的pH值為:胃液,1;檸檬汁,2.2~2.4;食醋,2.4~3.4;蘋果汁,2.9~3.3;橘汁,3~4;草莓,3.2~3.6;櫻桃,3.2~4.1;果醬,3.5~40;葡萄,3.5~4.5;番茄汁,4.0;啤酒,4~5;汽水,4.5~5(CO_2);馬鈴薯汁,4.1~4.4;黑咖啡,4.8;南瓜汁,4.8~5.2;胡蘿卜,4.9~5.2;醬油,4.5~5.0;豆,5~6;白麵包,5.5~6.0;菠菜,5.1~5.7;包心菜,5.2~5.4;甘薯汁,5.3~5.6;魚汁,6.0;麵粉,6.0~6.5;山羊奶,6.50;牛奶,6.4~6.8;母乳,6.93~7.18;馬奶,6.89~7.46;米飯汁,6.7;唾液,6.7~6.9;雨水,6.5;血液,7.2;尿,5~6;蛋黃,6.3;蛋清,7~8.0;海水,8.0~8.4。

1.家庭調料

(1)名醋。我國的名醋主要有:①山兩老陳醋。產於山西清源縣,用高梁和大粕製成,其特點為濃稠、黑黃色、酸、香,存放3年以上者更佳。②四川保寧醋。四川閬中出產,有300年的曆史,原料為麩皮、大米並加62種中藥材。③江蘇鎮江醋。有濃香味,除發酵外,還加酒及紅棗釀製並著色。

(2)食醋。以糧食、糖或酒作原料,用發酵法製成,分別稱為米醋、糖醋和酒醋。除含低量(3%~5%)乙酸外,還含其他有機酸、氨基酸、糖,亦有別的調料。一般用醬色著色者為熏醋。

(3)其他調料。各地均有特殊的調料,大都以酸、香為特點,兼有其他味道。較著名的有:①湖南湘潭龍牌醬油。由黃豆(100千克)、麵粉(75千克)、鹽(50千克)混合發酵後,可提取濃度在30℃以上的醬油50千克,其製作特點是發酵期間須曬太陽,使其充分自然酵解。本品已有200年的曆史,著色力強,含氨基酸豐富,異常鮮美,為一著名賦香調料,而且顏色悅目。②貴州獨山鹽酸。是一種清香美味的酸性調料,並賦甜、鹹、辣味,主原料是青菜,風幹後使水分降低50%,切成3.3厘米長。通常取幹菜30千克,加糯米甜酒30千克,新嫩大蒜5千克,冰糖2.5千克混勻後軋汁,在壇內密封兩個月發酵變酸後即可食用。③廣兩玉林酸料。為玉林縣的土特產,品種有酸梅醬、酸辣醬、酸蘿卜、酸椰菜、牛甘子、酸梅桃、楊桃幹、酸木瓜、薑糖、酸薑,係用特殊發酵方法製成。例如酸蘿卜係係將食鹽2千克放入缸內,開水衝化成鹽水,再將洗淨不去皮、切片的蘿卜50千克放入鹽水中浸泡3天(夏季)或7天(冬季),然後取出洗淨,放入另一已含冰醋酸250克的冷開水50千克中,加糖精30克、檸檬酸50克、白礬50克攪勻,浸泡3~7天後,即可啟用。其固體可直接食用,液汁可作佐料。

2.常用合成酸味料

除作重要調料外,還兼有防腐、防黴、殺菌的作用。

(1)酒石酸。酸味為檸檬酸的1.3倍,適於作發泡性飲料,配製膨脹劑用。

(2)蘋果酸。原從蘋果中提出,多用作飲料、糕點的酸味料,適於果凍,可代替食鹽供動脈硬化或高血壓患者食用。

(3)葡萄糖酸。味爽,熔點131℃,作袋裝營養豆腐的凝固劑、餅幹的膨脹劑,須經烘烤方可發揮作用。

(4)乙酸。常用30%的稀溶液,作酸菜、番茄醬、辣醬油等的酸味料。純品在16.7℃凝固,稱冰醋酸,有較強的殺菌力,可用於治甲癬,熏屋殺菌,預防流感及其他傳染病。

(5)乳酸。常用作清涼飲料、酸乳、合成酒、辣醬油、醬菜的酸味料,又可用於發酵過程中防止雜菌的繁殖。

(6)檸檬酸。味爽,廣泛用於清涼飲料、水果、罐頭、果醬、辣醬油,性質穩定。多用於配製粉末果汁。

二、甜

1.甜的化學特征

(1)甜劑。多是脂肪族的羥基化合物,如醇、糖及其衍生物,但也包括氨基酸、鹵烴以至某些無機鹽及絡合物,如乙酸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