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水產品。魚貝及其他動物,由於內髒最易腐壞,所以貯存時應先去除,然後盡快冷凍。鮮魚在0℃~1℃可保存1~2月(肉類為10~20日),深度冷凍(-9℃~18℃)則可達數月至半年。
(4)奶及乳製品。由於營養豐富極易變質。鮮奶1℃~2℃可保存1~2日,酸奶0℃~1℃可保存3~5日。家庭保管奶時除及時冷藏外還應注意避光,容器要密封(因牛奶容易溶解異味物),奶粉打開後應保持幹燥、涼爽並迅速密封,如因吸濕而結塊,則不能直接衝服,而應煮沸。
4.茶及中草藥
(1)茶宜先在通風處幹燥後分裝於鐵盒中,如已發黴,可幹炒後複原,亦可置於底部放有石灰的壇內,用布或鐵絲網等與石灰隔開,利用石灰的吸濕和殺菌作用以長期貯存而不變質。
(2)名貴藥材。人參、西洋參、當歸、枸杞等名貴藥材,由於含糖、蛋白質較高,易受潮、發黴、蟲蛀,通常先陰幹,再裝入廣口瓶內密封於4℃時保存;亦可在小壇內裝入2/5左右的生石灰,然後將藥材用紙或布包嚴捆綁後吊在瓶中;還可在缸底放半杯酒(約200毫升),蓋上布,放藥材後,在缸口放一小布袋花椒,封嚴等。
(3)大棗、肉桂等應保持色香味,將藥材置於缸中,在其底部已放一層食鹽的布上散開,再隔布放鹽,如此交替存放,耗鹽量約為藥材的10%。尚未采摘的大棗由於細鹽實際上彌漫於整個缸,酵母、細菌等難以繁殖;也可以在遠紅外幹燥箱內於30℃~40℃烘烤40~48小時,取出後存於冰箱內。由於在紅外線照射下,產生分子轉動,使微生物細胞變性,從而達到幹燥防腐的目的,在陰涼處晾幹後噴約3%~5%的乙醇密封,因乙醇可滲入微生物細胞膜內而使其致死。
知識點
花青素
花青素又稱花色素,是一種水溶性色素,可以隨著細胞液的酸堿度改變顏色。細胞液呈酸性則偏紅,細胞液呈堿性則偏藍。花青素是構成花瓣和果實顏色的主要色素之一。花青素為植物二級代謝產物,在生理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常見於花、果實的組織中及莖葉的表皮細胞與下表皮層。
延伸閱讀
酒的保存方法
1.白酒的保存。瓶裝白酒應選擇較為幹燥、清潔、光亮和通風較好的地方,相對濕度在70%左右為宜,溫度較高瓶蓋易黴爛。白酒貯存的環境溫度不宜超過30℃,嚴禁煙火靠近。容器封口要嚴密,防止漏酒和“跑度”。
2.藥酒的保存。有些泡製藥酒的成分由於長期貯存和溫度、陽光等的影響,常常會使原來浸泡的物質離析出來,而產生微渾濁的藥物沉澱,但這不說明酒已變質或失去飲用價值,但發現有異味就不能再飲用了。因此,藥酒的保存期不宜太長。
3.果酒的保存。桶裝和壇裝最容易出現幹耗和滲漏現象,還易遭細菌的侵入,故須注意清潔衛生和封口牢固。溫度應保持在8℃~25℃之間,相對濕度75%~80%左右,不能與有異味的物品混雜。瓶酒不應受陽光直射,因為陽光會加速果酒的質量變化。
4.啤酒的保存。保存啤酒的溫度一般在0℃~12℃之間為宜,熟啤酒溫度在4℃~20℃之間,一般保存期為兩個月。保存啤酒的場所要保持陰暗、涼爽、清潔、衛生,溫度不宜過高,並避免光線直射。要減少震動次數,以免發生渾濁現象。
5.黃酒的保存。黃酒的包裝容器以陶壇和泥頭封口為最佳,這種古老的包裝有利於黃酒的老熟和提高香氣,在貯存後具有越陳越香的特點。保存黃酒的環境以涼爽、溫度變化不大為宜,通常不低於50℃,在其周圍不宜同時存放異味物品,如發現酒質開始變化時,應立即食用,不能繼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