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思維,做個解決問題的高手
走在別人前麵,主動運用博弈思維
利用博弈思維的人都是主動思維的人。他們不是等到問題來了或矛盾出現了,才去思維,而是時時處處都在思維。因為他們的思維細胞一直在活躍著,所以可以隨時捕捉最新鮮的思維素材,並進行最快速的思維加工,搶在他人前麵產生創意,因而“先機”往往會首先注意到他們。
小劉大學畢業後來南京找工作,整個求職過程都不順利。就在她準備離開南京時,機會卻來了。
一天,她在市內閑逛,看到一位大媽把一盆花扔進了垃圾箱裏。“好好的花為什麼扔掉呢?”她走過去問。大媽無奈地說:“養久了,花盆中的泥土越來越少,隻能扔啊!”“那您為什麼不放點兒泥土進去呢?”“城裏哪兒還能輕易找到泥土呢?得跑到郊區才有呀。”小劉說:“您這花扔了多可惜,我住的地方有泥土,我給您送點兒泥土來。”大媽聽了很欣喜。
第二天早上,那位大媽果然在原處等小劉。見她真帶來了泥土,連聲道謝,並且付給了她10塊錢。
南京的泥土竟然這樣值錢!小劉仿佛看到了美好的未來。於是,每天一大早她就裝上一大袋泥土,到大街上或居民小區叫賣。但幾天以後,她失望了:根本沒有一個買主。她想了好幾天,終於弄懂了一件事:隻有養花的人才會買泥土,而他們一般都把花放在陽台上,如果先在樓下觀察誰家的陽台上擺了花,再向這戶人家推銷泥土,不就省勁了嗎?有了這個主意,她又背起泥土出發了。
果然不出所料,通過這次推銷,小劉真掙了30元錢,她一方麵為自己的創意欣喜;另一方麵也感慨萬千,畢竟30元錢實在太少了。
為什麼買泥土的人那麼少呢?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裏?為此,她特意詢問了一個以前買過她泥土的老人。老人說:“姑娘啊,你賣給我的泥土裏沒有什麼養分,時間一長,花就又枯了。”
找到問題的所在後,她立刻去書店買了一些相關的書籍學習。她這才知道,原來花盆裏的土要加一定比例的肥料。看了好幾天,她慢慢摸索出用肥料的門道了。之後,還特地買了一些包裝紙將泥土包裝好,注上“高肥花盆土”的字樣,然後再去兜售。這樣一來,她所賣泥土的價格相對於以前提高了幾倍,買泥土的人卻比以前多了很多。到了月底,除了肥料、生活費等一切開支,她淨掙了3000多塊錢。
幾個月後,她接到的訂單又多了起來,有時候一天能掙500多元。為了進一步擴大業務和穩住顧客,她就租了一間民房作為自己賣泥土的基地,並在泥土的配方上下足了工夫。她先後推出了甲類、甲類A級花盆土等多種品種,分別標明富含鉀、磷、氮等元素,適用於種植月季、菊花等不同的花卉。她還聘請了一位農業科學院的技師做顧問,為養花人解決實際問題。後來,她一個人忙不過來,就雇了一名員工,她男朋友也過來幫她的忙。
有一天,男朋友告訴小劉,他朋友所在的那家酒店要在大門口和大廳裏擺很多花,可能需要一大批花盆土。小劉聽了眼前一亮:自己以前隻知道把花盆土賣給居民,從來就沒有想到過賣給一些單位。如果能把泥土推銷給單位的話,一次賣出的花盆土就是一大批,這樣不是更賺錢嗎?於是,她立即和表哥一起去洽談這項業務。因為人很熟,生意一談即成。事後一算,僅這一項業務就賺了1萬元。
這件事對小劉的觸動很大,她決定把大部分的精力轉向一些大單位,把普通居民這一塊交給男朋友操作。這樣一來,她的營業額比以前增長了許多倍。有一次,一家大型國有企業一次性在她那裏買了5萬多元的泥土,除掉成本開支,小劉足足掙了2萬元。
從泥土裏刨出了黃金,在小劉這裏變成現金,推銷泥土這種人所未聞的生意竟讓小劉賺得盆滿缽溢,她的這種遇事勤於運用博弈思考的做法值得我們去效仿。眼光和智慧千萬別被舊有的觀念所束縛,當麵對一個難題時,要積極地開動腦筋,思考解決難題的最佳辦法,這樣,你才有機會把握住博弈成功的契機。
成功者總是走在別人前麵。有時,你比別人多想一點兒,你的創意比別人新穎一點兒,就能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機會,成就別人夢想不到的事業。所以,女性朋友千萬不要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創新的機會,運用所學,勤於思考,付諸行動,你終有所成。
以變製變,無往不利
不通則變,一心求變的人要知道,變的極限是毀。用到博弈思維上就是不破不立。學會變通地去應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在變化中粉碎困難,我們定能做到無往不勝。
從哲學的角度來講,唯一不變的東西是變化本身。我們生活在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裏,應當學會適應變化。尤其是女性,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要培養以變化應萬變的理念,勇於麵對變化帶來的困難,才能取得成功。
在一次培訓課上,企業界的精英們正襟危坐,等著聽管理學教授關於企業運營的報告。門開了,教授走進來,矮胖的身材圓圓的臉,左手提著個大提包,右手擎著個脹得圓鼓鼓的氣球。精英們很奇怪,但還是有人立即拿出筆和本子,準備記下教授精辟的分析和坦誠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