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癌症的預防與防治(2)(2 / 3)

下腹部及腰部疼痛。出現上述其中一項以上者都要及時進一步檢查。重點是不規則陰道出血,接觸性出血和白帶過多。

白血病發熱、出血、貧血是(急性)白血病的三大早期症狀。發熱為375℃~385℃常提示有感染,如皮膚、呼吸道、腸道、口腔、泌尿係統等部位炎症。出血可發生在任何部位,但以皮下、口腔、鼻、牙齦等處常見。出血程度可由瘀點、瘀斑以至口、鼻腔大出血。貧血是因為紅係造血障礙和出血所致,且演進迅速,病人麵色蒼白。此外,可出現淋巴結腫大和骨關節疼痛,有特征意義的是胸骨輕壓痛。

癌症的早期發現:八大警號和十大症狀

癌症如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大多數病人獲得根治。但臨床所見到的大多數病人不是早期癌症。癌症早期常無特殊症狀,甚至毫無病態。故病人不會主動到醫院就診檢查,而一旦狀態明顯又常常為期已晚。其實,一些症狀和體征是可能和早期癌症有關的,可稱之為“早期征兆”或“警告”。癌症的早期發現,除了政府的重視,醫務人員進行普查外,還有賴於病人提高警惕,學會自我檢查,自我發現。

一、八大警號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提出下列“八大警號”作為人們考慮癌腫早期征兆的參考。

可觸及硬結或硬變,例如乳房、皮膚及舌部發現的硬結。

疣(贅瘤)或黑痣而有明顯變化。

持續性消化不正常

持續性嘶啞、幹咳及吞咽困難。

月經期不正常,大出血、月經期外出血。

鼻、耳、膀胱或腸道不明原因的出血。

不愈的傷口,不消的腫脹。

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

二、十大症狀

中國醫學科學院根據我國的情況,提出下列十大症狀,作為引起人們對癌症腫注意的警號:

身體任何部位,如乳腺、頸部或腹部的腫塊,尤其是逐漸增大的。

身體任何部位,如舌頭、頰粘膜、皮膚等處沒有外傷而發和生的潰瘍,特別是經久不愈者。

中年以上的婦女出現不規則陰道流血或分泌物(俗稱白帶增多)。

進食時胸骨後悶脹、灼痛、異物感或進行性加重的吞咽不順。

久治不愈的幹咳或談中帶血。

長期消化不良、進行性食欲減退、消瘦、又未找出明確原因者。

大便習慣改變,或有便血。

鼻塞、鼻衄、單側頭痛或伴有複視。

黑痣突然增大或有破潰、出血、原有的毛發脫落。

無痛性血尿。

除上述八大警號和十大症狀外,還有以下一些征兆,也要高度警惕。

單側持續加重的頭痛、嘔吐和視覺障礙,特別是原因不明的複視。

耳鳴、聽力下降、回吸性咯痰帶血、頸部腫塊。

原因不明的口腔出血、口咽部不適、異物感或腔疼痛。

無痛性持續加重的黃疸。

乳頭溢液,特別是血性液體。

男性乳房增生長大。

原因不明的疲乏、貧血和發熱。

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疼痛、骨關節疼痛。

另外,癌前病變也應視為早期征兆。如粘膜白斑病、皮膚慢性潰瘍、瘺管、增殖性疤痕(特別是化學藥品燒傷引起的疤痕)、萎縮性胃炎和腸上皮化生、直腸多發性息肉、皮膚角化症(特別是大小魚際處的手掌角化症、乳腺囊性小葉增生病、宮頸糜爛、宮頸息肉等可發展為癌症。

自我檢查

除掌握上述癌症的報警信號外,學會自我檢查方法,更有利於早期發現癌症。

怎樣進行自我檢查呢?

最少每月一次自行觸摸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檢查是否有腫誌的淋巴結(一般認為,小於花生米大小的淋巴結屬於正常),腫大淋巴結質地如何,是否固定,有無壓痛。

長期咳嗽時,應注意咳出的痰中是否有血絲摻雜,注意咳嗽的時間、胸痛的部位、血量的多少、血絲的顏色等。

食欲不振並出現消瘦、上腹痛時,若伴有惡心嘔吐,要注意觀察嘔吐物中是否帶有黑褐色內容,注意觀察大便是否呈柏油關或帶血,大便的形狀是否有改變。

女性每天或每周觀察白帶是否混有血性分泌物,白帶是否帶有腥臭味。

每天大、小便的習慣有無改變。特別注意大便時有無疼痛感、下墜感及糞便的外形有無改變。小便時觀察射程是否縮短,有無白色分泌物排出,有無血尿,會陰部是否有不適感等。

長期原因不明發熱時,應注意測量體溫,每日4次,早、中、晚、夜間各一次,連續三天,並做記錄。必要時查血常規、血沉等。

男性應注意陰莖包皮是否過長,尿道口處是否有潰瘍結節,陰莖冠狀溝是否有易出血的菜花樣腫物。

劇烈活動後出現四肢疼痛且活動受限製時,應注意四肢關節有無腫脹,皮下是否可觸摸到腫物。若四肢長骨部位出現無痛生腫塊,應及時去醫院骨科就診。

隨時注意身體表麵各部位的黑痣變化,看看是否在短時間內生長迅速、破潰。

飲食預防癌症14法

癌症是當前人類健康的最大敵人,每年全世界約有600萬人被癌症奪去生命,其中我國約130萬人死於癌症。但是,癌症也是可以控製的。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多年來致力於癌症的基礎、臨床以及癌症預防等方麵研究,總結了全世界在癌症領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具有廣泛科學依據的從膳食和健康方麵預防癌症的14條建議。現摘錄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