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多吃蔬菜、水果與薯類,維護心血管健康,增加抗病能力,預防癌症,預防眼疾。
(3)每天吃奶類、豆類及其製品。我國膳食中鈣普遍缺乏,僅為推薦供應量的一半。而奶類食品含鈣量高,並與豆類食品一樣,是優良的蛋白質來源。
(4)經常吃適量的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與葷油。動物性蛋白的氨基酸組成全麵,賴氨酸含量高;而魚類的不飽和脂肪酸有降血脂、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5)膳食與體力活動平衡,保持適當體重。早、中、晚餐的供熱量分別為30%、40%及30%為宜。
(6)吃清淡少鹽的膳食。我國居民的平均食鹽攝入量約每天15克,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值的兩倍以上,故應減少食鹽量的攝入。
(7)飲酒應節製。
(8)吃清潔衛生、不變質的食品。包括選購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尤其是綠色食品。
其它如職業、環境、感染、藥物等因職業和環境的原因而按觸一些化學物質可導致不同部位的腫瘤。例如肺癌(石棉)、膀胱部(苯胺染料)、白血病(苯)。有些感染性疾病與某些癌症也有很密切的聯係:如乙肝病毒與肝癌,人乳頭瘤病毒與宮頸癌。在一些國家,血吸蟲寄生感染顯著增加膀胱癌的危險性。暴露於一些離子射線和大量的紫外線,尤其是來自太陽的紫外線,也可以導致某些腫瘤,特別是皮膚癌。常用的有致癌性的藥物包括性激素——雌激素和雄激素、抗雌激素藥三苯氧胺。絕經後婦女廣泛應用的雌激素與宮內膜癌及乳腺癌有關。
其次癌症的二級預防
Ⅱ級預防——第二級預防或臨床前預防、“三早”預防。其目標是防止初發疾病的發展。
其任務包括針對癌症症狀三早“(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措施。以阻止或減緩疾病的發展,盡早逆轉到0期,恢複健康。
(1)重視癌症的危險信號(2)對某些人群進行普遍檢查。(3)治療癌前病變:如食管上皮重度增生、胃粘膜胃粘膜的不典型增生、化生和萎縮性胃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結腸息肉,支氣管上皮的增生和化生等。(4)加強對易感人群的監測:如有癌瘤遺傳易感性和癌瘤家族史的人群是癌瘤易感人群。必須定期對其進行監測。(5)腫瘤自檢:對於體表可觸及可看到的部位,也可定期進行自檢。例如婦女的自我乳腺檢查。
最後癌症的三級預防
Ⅲ級預防——第三級預防,臨床(期)預防或康複性預防。其目標是防止病情惡化,防止殘疾。其任務是采取多學科綜合診斷和治療,正確選擇合理甚至最佳診療方案,以盡早撲滅癌症,盡力恢複功能,促進康複,延年益壽,提高生活質量,甚至重返社會。
常見癌症的早期征兆
食管癌吞咽食物有遲緩、滯留或輕微梗噎感,可自行消退,但數日後又可出現,反複發作,並逐漸加重。或在吞口水或吃東西時,總感覺胸骨有定位疼痛。平時感覺食管內有異物且與進食無關,持續存在,喝水及咽食物均不能使之消失。
胃癌突然出現原因不明的消化不良症狀,而且比較頑固、進展快;突出的表現為食欲迅速下降、食後腹部飽脹感及不適感,同時,體重明顯降低。或者,過去沒出有胃痛(“心窩痛”)的人,突然出現反複的胃痛;以前雖有胃痛,但近來疼痛的強度、性質、發作的時間突然改變,且原來治療有效的藥物變得無效或欠佳。
大腸癌凡30歲以上的人出現腹部不適、隱痛、腹脹、大便習慣發生改變,出現便秘、腹瀉或者交替出現,有下墜感,且大使帶血,繼而出現貧血,疲乏無力,腹部摸到腫塊,應考慮大腸癌的可能。其中沿結腸部位呈局限性、間歇性隱痛是結腸癌的第一個報警信號。下墜感明顯伴大便帶血,則是直腸癌的信號(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
肝癌早期肝癌無特異性症狀,如有亦多是癌前疾病的一些複雜表現。但是如果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人,右上腹或肝區出現刺痛或疼痛加劇,身體不適,食欲減退,進行性消化不良,伴有頑固性腹瀉及體重明顯下降時,應高度警惕。
鼻咽癌鼻咽癌的早期征兆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症狀(和體征)多發生於單側。單側涕血(指擤出)、單側鼻血、單側耳鳴、單側聽力下降、單側頭痛、單側頸淋巴結腫大。
腦腫瘤主要表現為頭痛和嘔吐。頭痛很特別,往往是在清晨醒來時頭痛最重,起床後可逐漸減輕,以前額、後枕部及兩側明顯。頭痛多伴噴射狀嘔吐,與進食無關,尤其是疼痛劇烈時,而嘔吐後頭痛即減輕。
肺癌咳嗽是肺癌的早期症狀,其特點是以陣發性刺激性嗆咳為主,有咳不淨的感覺,一般無痰或隻有少量白色泡沫痰,繼發感染可出現膿痰。如經抗炎治療2周後無改善,應警惕肺癌的可能。或在原有慢性咳嗽基礎上出現咳嗽性質改變,甚至伴有“氣管鳴”、“氣短”應予注意。肺癌的另一警號是間斷性反複少量血痰,或痰中帶血絲。此外,還出現胸背痛、胸悶、發熱等症狀。
乳腺癌乳房發生異常性變化,如摸到拉厚或包塊、脹感、出現微凹(“酒窩征”)皮膚變粗發紅,乳頭變形、回縮或有鱗屑等,疼痛或壓痛,非哺乳期婦女突然出現單側乳頭流水(乳樣、血樣、水樣液體)。
宮頸癌宮頸癌的早期症狀主要有以下幾方麵。
性交、排便、活動後陰道點滴狀出血、血液混在陰道分泌物中。開始出現量少,常自行停止。
不規則陰道出血,尤其是停經多年又突然陰道出血。
白帶增多,呈血性或洗肉水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