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飲食與健康(4)(3 / 3)

此外,堿性食品不僅可為機體提供鈣、鎂、鉀、鈉等無機鹽,還可提供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在促進腸蠕動、防止便秘、減少腸道致癌物及有毒的物質的吸收、降低血液膽固醇等方麵都起著重要作用。因此,要想身體健康,祛病延年,需注意飲食的酸堿平衡。

老人的新飲食標準

老年人是個特殊的群體,因為老年人消化功能降低,心血管係統及其他器官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因此,對老年人的飲食應有特殊的要求。世界衛生組織的營養專家小組在不久前,對老年人飲食營養提出了七個方麵的新標準:

1脂肪

應占飲食總量的15~30%,其中包括飽和脂肪酸0~10%,多鍵不飽和和脂肪酸3~7%。代表食物主要有米糠油、豆油、玉米油、芝麻油、花生油、菜子油等。脂肪的攝入量不宜過多,否則對健康不利。

2蛋白質

應占飲食總熱量的10~15%,其餘85~90%的熱量由脂肪、碳水化合物提供,其中複合碳水化合物應占50~70%,它們主要存在於小米、玉米、綠豆等食物中。

3微量元素鋅

老年人應當適量多吃一些含鋅的食物,主要包括鯡魚、沙丁魚、鱈魚、胡蘿卜、土豆、牛肉、特蠣、肝、腎、核桃仁、杏仁、糙米等。

4遊離糖

主要從甜菜、甘蔗中提純的遊離糖。水果、蔬菜、牛乳中天然存在的糖不包括在內。遊離糖食用總量的上限,為食物總量的10%。

5食用纖維

每日應攝取16~24克。在芝麻、香椿、麥麩、豆類、竹筍、蘿卜、海藻等食物中食用纖維含量豐富,可以適當多吃。

6食鹽

老年人每日攝入食鹽的量上限為6克,無下限量。

7食物膽固醇

每日攝入的上限為300克,無下限量。營養專家認為老年人隻要按照以上營養新標準來合理安排自己的飲食,就能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有了這個飲食標準,健康專家們針對老年人的綜合狀況和特點,製定了老年人的飲食原則“十不宜”:

1不宜過精

老年人長期講究食用精白的米麵,攝入的纖維素少了,就會減弱腸蠕動,易患便秘。

2不宜多肉

老年人膳食中肉類脂肪過多,會引起營養平衡失調和新陳代謝紊亂,易患高膽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不利於心腦血管病的防治。

3不宜過硬

老年人的胃腸消化吸收功能減弱,如果貪吃堅硬或煮得不熟爛的食物,久而久之易得消化不良或胃病。

4不宜過快

老年人因牙齒脫落不全,飲食若貪快,咀嚼不爛,就會增加胃的消化負擔。同時,還易發生魚刺或肉骨頭鯁喉的意外事故。

5不宜過飽

老年人飲食宜八分飽,如果長期貪多求飽,既增加胃腸的消化吸收負擔,又會誘發或加重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猝死。

6不宜多酒

老年人長期貪杯飲酒,會使心肌變性,失去正常的彈力,加重心髒的負擔。同時,老人多飲酒,還易導致肝硬化。

7不宜過鹹

老年人攝入的鈉鹽量太多,容易引發高血壓、中風、心髒病及腎髒衰弱。

8不宜太甜

老年人過多食甜食,會造成功能紊亂,引起肥胖症、糖尿病、瘙癢症、脫發及消耗胰細胞,不利於身心保健。

9不宜太晚

三餐進食時間宜早不貪遲,有利於食物消化與飯後休息,避免積食或低血糖。

10不宜太熱

老年人飲食宜溫不宜燙,因熱食易損害口腔、食管和胃。老年人如果長期服用燙食熱刺激,還易罹患胃癌、食道癌。

總之,老年人的飲食應根據其身體健康狀況,器官功能情況來確定,隻有這樣才能安享幸福的晚年。

“鮮”食品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