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暴露在冷空氣裏,弄濕了身體(如溺水),長期營養不良或饑餓過久,都很容易引發體溫過低;此外,罹患重病或腦部有問題者以及剛出生的嬰兒(尤其是早產兒),也都是容易發生體溫過低的人群。
2.體溫過低的常見症狀
一般而言,幼兒的體溫過低時,常會有下列幾種症狀。
第一種症狀:皮膚冰涼且蒼白(小嬰兒也許還會保持紅潤)。
第二種症狀:身體偶會有強烈的顫抖。
第三種症狀:表情呆滯麻木,反應遲緩。
第四種症狀:言語含糊不清。
第五種症狀:身體肌肉軟弱無力。
此外,當嬰兒或早產兒體溫過低時,也會出現下列幾種現象:
(1)不尋常的安靜,嗜睡、不哭鬧。
(2)拒食。
(3)膚色可能正常,但觸摸時會感覺冰涼。
因為嬰兒的大腦發育並不成熟,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穩定,所以體溫會忽高忽低。然而,除了行為有細微的變化外,其外觀幾乎完全正常,往往不容易被察覺,父母應特別留心!
3.體溫過低的緊急處理
在處理所有低體溫者時,記住最重要的原則是保持溫暖,不要讓體溫繼續的喪失。
(1)把寶寶帶入較溫暖的環境(比如屋內),不要讓寶寶吹到風,或以大人的身體來保護著孩子。
(2)保持全身皮膚的幹燥。如:把孩子濕的衣服脫掉,將體表水分擦幹,以免水分由體表蒸發時吸收更多的體熱。
(3)用溫熱的包被及毛巾將孩子全身(包括頭部)裹緊,以免體溫繼續丟失。
(4)如果孩子神誌尚清楚,可以讓他喝一些溫熱的飲料或甜點。
(5)利用外來的熱源,如電熱器、烤燈或電毯等,對幼兒的身體及周圍環境逐漸地加熱,以使體溫上升至正常溫度(37℃左右)即可。在加熱過程中,可對肢體及軀幹按摩,以促使血液循環增加而將熱源輸送到身體各處。
注意:切忌在局部或以直接觸及皮膚的方式加熱過度,以免造成皮膚的灼傷,因為喪失知覺的孩子是不會和常人般有痛感的。
在做以上所有處理的同時,應立即送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治療,以查找其他的病因,或預防後遺症的發生。
六、寶寶直嚷著頭很痛,量了體溫也不發熱,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他的頭痛?此時該怎麼辦呢?
由於頭是身體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一旦小孩叫頭痛時,父母總是因為害怕孩子大腦出了問題而驚慌起來。
小孩頭痛的程度可輕可重,應視個人對痛的感受程度而定,輕者隻是口訴頭痛而已,重者會有肢體動作,或抱頭搖晃,或惡心嘔吐等,出現痛苦的樣子,而且可能是持續性、間歇性或跳動性的不定時反複發作。
1.頭痛的原因
(1)感冒、發熱:這是最常見的頭痛原因,成人都有經驗,每當重感冒時,全身上下都不舒服,而頭痛也伴隨而來,其原因可能是體溫升高後,全身血管擴張,而進入腦部的血流量亦增加了,以致腦內的壓力升高而產生頭痛。這類頭痛隻要感冒及發熱退了後,自然就會消失了。
(2)腦炎、腦膜炎:顱骨是一個幾乎密閉的殼腔,其縮脹的彈性很小,所以,任何可產生內部壓力變化的因素,就會壓迫到正常的腦組織,產生頭痛及其他症狀。因腦內感染而造成腦組織腫脹,無論是細菌或病毒引起的都不可忽視,有時與單純感冒的頭痛很難分辨,但若小孩嘔吐厲害或神誌有變化時,父母就需特別留意了。
(3)腦瘤、腦膿腫:腦內的腫瘤在兒童也是常見的,當它的體積長大到某個程度,或壓迫到正常腦組織時,就會產生頭痛及其他症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