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長壽的心理習慣:樂觀豁達、自我調適 (1)(1 / 3)

(一)永遠不著急的心理習慣——第一次世界大戰老將艾陵愛姆的長壽經

中醫認為焦慮症屬於中醫“鬱證”,是由於情誌不舒、氣機鬱滯所引起的一大類病症。但中醫認為情誌所發生的病變的中心病機是“氣鬱”,而多思善慮最容易傷脾,脾胃為後天氣血生化的來源,然後分別引起血、痰、濕、熱、食等的鬱結以及中醫所說的心、脾、肝等的虛證,所以元代著名醫家朱丹溪說:“故人身諸病,多生於鬱”。

笑對人生

在家人的圍繞下,英國最資深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老將艾陵愛姆歡度了第110個生日。被問到感覺如何?他說:“我很高興又看到另一個明天,能活著真好,我希望能有機會再繼續慶祝生日,我從來沒有想到自己能活到這把年紀。”

被問到長壽的秘訣時,艾陵愛姆表示,不吸煙,不喝烈酒,也不縱欲於美色,同時保持幽默感,凡事適可而止,可以做些運動,但要量力而為,不要過頭。

他說,現在很多人喪失幽默感,以過於嚴肅的態度看待人生,“我總是盡量保持微笑,輕鬆看人生,我可以活這麼長,你也可以辦得到”。

艾陵愛姆目前有六個孫子女,十二個曾孫子女,十三個玄孫子女,及一個玄玄孫。他的許多親人定居在美國,都特意趕到英國為他祝壽。

孟子活了84歲,在二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可謂高壽之人。孟子提出人生在世要有“四心”:惻隱之心(仁),羞惡之心(義);恭敬之心(禮);是非之心(智)。這是處世之道,更是修身、養生之道。

長壽是老年人希望和追求的。長壽的秘訣很多,既有賴於物質上的享受,又有賴於精神上的追求。衣不遮體,食不飽肚,談不上長壽;物質和金錢的擁有者,心情不愉快,也不能長壽。隻有精神上的快樂和物質上的享受的完美結合,才能達到長壽。

人們隨著社會的前進,物質生活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經達到了長壽的需求。而追求精神上的快樂,達到長壽之目的,還有一段距離。醫學研究表明,除了飲食起居外,情緒的好壞與人的健康密切相關。當人遇到精神壓力而處於緊張、憤怒、焦慮等不良的心理狀態時,都會引起生理上的異常改變。若時間較長,反複發生,便可能由功能性改變逐漸演變成器質性損害。有關專家對千餘例中風病人調查發現,75%是由於心理因素而誘發,尤以憤怒居首位。

因此,心理平衡的作用超過一切保健措施的總和,控製自己的情緒就是鍛煉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培養自己的忍耐力和毅力,也是長壽的另一靈藥。從艾陵愛姆的長壽經驗,我們可以引出這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長壽習慣:不良情緒誘發癌症;生氣動怒傷元氣;煩躁降低抵抗力;焦慮傷身不容輕視;生氣不該超過3分鍾。

1.不良情緒誘發癌症

世界衛生組織最近公布的一份統計材料表明,目前,世界上大約有1400萬人患癌症。每年大約700萬人初患癌症,同時約有500萬人因患癌症而死亡。可見癌症已構成了對人類生命的最大威脅。但是,時至今日,癌症的致病原因遠沒有完全被揭示出來。按照傳統的觀念來看,強烈刺激、慢性感染、藥物損害和遺傳傾向等是引起癌症的重要因素。

腫瘤學專家認為,除了以上因素外,人的性格在癌症發生中起到重要作用。許多研究成果已證明,不良情緒者特別易患癌症。醫學界的一次調查表明:在食管癌患者中,有56.5%的人在病前就有憂愁和急躁等消極情緒。情緒急躁者占癌症患者的69%,並且在患癌前半年有過重大精神創傷;個性急躁者占癌症患者的64.7%。發病前半年有過重大精神創傷者占52%,還有調查發現,癌症患者病前有明顯的不良心理因素影響者高達76%,而患一般疾病的人卻隻占32%,以受到精神刺激強度來比較,癌症組患者所受到的精神刺激強度比一般患者要強。

大量的醫學研究表明,情緒和精神創傷導致免疫力下降會成為癌細胞的活化劑,故他們易患癌症。那麼,情緒如何影響癌症的呢?原來人體的抗癌衛士——經過胸腺處理後的T淋巴細胞是專司吞噬、打擊與監視癌細胞之職,而作為人體免疫係統的“司令部”的胸腺的工作受到人體內各種酶、激素等因素的調節。而酶、激素的新陳代謝又受到神經係統的製約和精神情緒的影響,如情緒不穩定出現激憤或抑鬱,勢必使全身新陳代謝水平降低,免疫係統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缺陷。一旦遭到癌細胞的侵襲,就會無力抵禦。另外,長期的心理刺激,通過內分泌的改變及免疫功能的抑製而導致各種癌症的發生。處於悲憤狀態下的人,其血液中腎上腺素濃度較高。精神緊張者血液中的皮質類固醇明顯增多。這些改變都會影響免疫係統識別及消滅癌細胞的監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