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長壽的衛生習慣:遠離汙穢潔淨人生 (4)(1 / 2)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出售的保鮮膜從原材料上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聚乙烯(PE),主要用於普通水果、蔬菜等的包裝;第二類是聚偏二氯乙烯(PVDC),主要用於熟食、火腿等產品的包裝;第三類是聚氯乙烯(PVC)保鮮膜。PVC保鮮膜在生產時需要加入助劑,這些助劑在加熱或接觸到油脂食品時容易滲出來,殘留在食品中,對人體造成危害,因此不要把蔬菜等食物帶著該保鮮膜放到微波爐裏加熱,也不要帶著保鮮膜放到冰箱裏。

另外,無論何種材料製成的保鮮膜,應按照產品包裝上規定的溫度範圍使用,且保鮮膜不要長期與食品直接接觸,加熱時應在保鮮膜上留下縫隙或紮幾個小孔,以免爆炸,並防止高溫水蒸氣從保鮮膜落到食品上。

◆塑料袋裝的牛奶可安全飲用

用來包裝牛奶的塑料袋並不是一層膜,為了保持氣密性,一般的塑料袋都由多層膜複合而成,其裏層的成分為PE,加溫再喝不會有問題。

◆有色塑料袋別包入口食品

目前市場上很多賣肉、賣菜、賣水果的小販使用的塑料袋,除了一部分是透明的、白色的以外,還有紅色、黑色甚至黃、綠、藍等顏色。

據介紹,用塑料袋包裝熟食、點心等直接食用的食物,最好別用有顏色的塑料袋。原因有二:首先,用於塑料袋染色的顏料滲透性和揮發性較強,遇油遇熱易滲出;如果是有機染料,其中還會含有芳烴。其次,不少有色塑料袋是用回收塑料製造的,由於回收塑料中雜質較多,廠家不得不在其中添加顏料,加以掩蓋。

如何檢測塑料袋

感官檢測法:無毒的塑料袋呈乳白色、半透明或無色透明,有柔韌性,手感潤滑,表麵似有蠟;有毒的塑料袋顏色渾濁或呈淡黃色,手感發黏。

用水檢測法:把塑料袋置於水中,並按入水底,無毒塑料袋比重小,可浮出水麵,有毒塑料袋比重大,下沉。

抖動檢測法:用手抓住塑料袋一端用力抖,發出清脆聲者無毒;聲音悶澀者有毒。

火燒檢測法:無毒的聚乙烯塑料袋易燃,火焰呈藍色,上端黃,燃燒時像蠟燭淚一樣滴落,有石蠟味,煙少;有毒的聚氯乙烯塑料袋不易燃,離火即熄,火焰呈黃色,底部呈綠色,軟化能拉絲,有鹽酸的刺激性氣味。

3.廚房衛生要重視

廚房的衛生直接決定著進入我們口內的食品的衛生情況,“病從口入”很大一部分是病從廚房開始,廚房衛生需要特別注意:

◆夏天應做到廚房垃圾當日清除不過夜

加工製作飯菜時,不可避免產生廚房垃圾包括菜葉、菜根、剩飯、剩菜、雞腸、魚肚、豬骨頭等,廚房垃圾屬於生活有機垃圾,在適宜的溫度、濕度條件下,很容易腐爛變質。這是由於有機垃圾上的細菌、真菌連續繁殖所致。夏天,一個細菌在8小時內就會繁殖成千上萬個,進而加速有機垃圾腐爛變質變臭。垃圾中細菌汙染廚房空氣,並隨氣流進入住室使室內細菌含量增加。此外,廚房垃圾在高溫高濕條件下易發黴,生長出多種真菌,包括使人患肝癌的黃曲黴菌,這種可產生毒素真菌對人類健康非常有害。因此,夏天應做到廚房垃圾當日清除不過夜。

◆不能用洗衣粉清洗餐具、蔬菜、水果

廚房內的鍋碗瓢盆,時間久了會沾上一層油汙。在一些家庭中習慣用洗衣粉來清除這些油汙,因為洗衣粉的去汙能力較強,而且洗過之後用清水衝洗幹淨,使餐具的光亮如新。其實,這是不符合營養和衛生規定的錯誤做法。

洗衣粉是一種表麵活性劑和乳化劑,它可降低物體表麵張力,將汙物乳化,因此能很有效地清除汙垢。但是,由於它本身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具有一定毒性,加之在製作過程中,隻從洗滌效果上考慮,並未考慮到食品衛生方麵的問題,致使其中存在很多對人體有害的元素,如砷、鎘等重金屬元素,還有一些致癌物質。因此,洗衣粉是不能用在與食物有關的物品上的。清洗餐具,可用專門餐具清潔劑,因為它是符合食品衛生標準的。

◆砧板的衛生

現代人對衛生要求的著眼點,大都停留在環境、空氣汙染上,而對於每天直接接觸的砧板衛生卻熟視無睹。

砧板是廚房內必不可少的工具,蔬菜、魚肉、蝦蟹等都得在砧板上切割、斬爛,因此,食物中的不清潔的殘渣、汁液往往會殘留在砧板的縫隙中,使砧板成為窩藏、繁殖細菌的好場所。有人研究過,在每平方厘米的砧板上,有大腸杆菌、葡萄球菌等細菌100萬個以上。在豬肉細菌汙染來源的調查報告中,對肉品加工過程中各場所和器具總生菌數的測定指出:衛生情況不良的砧板,每平方厘米約含15萬個總生菌數(幹淨的砧板則每平方厘米生菌數少於10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