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不一定能偉大,但一定能崇高(3)(1 / 3)

當然人要勇於接受挑戰,但前提是正確地估計自己的實力和當前的形勢,如果確定自己能做,那麼自然應該自告奮勇;如果確信自己不能做,那麼就不要強出頭。

很多事情都是很難預料的,千萬不要過分自信,信心爆滿,很容易栽跟鬥的。雖然信心和勇氣都是重要的,但是隻能作為精神要素,最要緊的還是自己的實力。

如果覺得自己很出色,不妨冷靜地把自己出色的地方一一寫下來,然後找出這些地方出色的原因,這樣可能會讓自己冷靜。古代戰爭中,有很多將領都對敵軍不屑一顧,認為自己很英勇,但他們找不到自己英勇的原因,於是很盲目地領兵出征,甚至立下軍令狀。結果呢,要麼兵敗被殺被俘,要麼就是回來被殺。然後國人又將兵敗的責任全部歸咎到他的頭上。

在社會中生存,自我保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自己的安全都無法保障,那麼就不用提在社會上如意了。保護自己的首要原則就是量力而行。向來是自不量力的人最快滅亡。把自己想象成為救世主是自不量力的表現。如果一個大廈倒塌了,難道是哪根鋼筋能夠支撐得住的嗎?

在社會中生存,人們不要有從一而終的思想。以做人而論,人這一生可以做很多大事的,何必要在一棵樹上用盡一生的精力呢?以做事而論,權衡利弊自然要選擇利多害少的來做。

人們應該明白自己的價值,要學會冷靜處理事情,而不是衝動或者頭腦發熱。其實在很多問題上,人們都要學會妥協,畢竟很多事情不是那麼順心如意。不妥協的話,到最後吃虧最多的還是自己。應該把妥協當成一種藝術,而不要去逞強。

大道無道,聖人不仁

老狐狸認為人們應遵從大道無道,聖人不仁。大道和聖人並不代表一定要一味地當老好人。

在社會中不要當老好人,老好人難當。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

首先,很少有人相信你的好心。人們往往會習慣性地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你,因為社會有利益的爭奪,有勾心鬥角,有權利鬥爭。你的好心很可能會被別人認為是有企圖,如果他們自認為看出了你的企圖,他們自然會十分得意自己的聰明;如果他們看不出,自然會十分提防著你,認為你有很大的陰謀。也許你僅僅是出於一片好心。在社會中絕大多數人都有著自己的利益目標,熙熙攘攘都是為了利來利往。如果你沒有自己的個人利益而僅為了做好事,別人會不習慣的,自然也會排擠你。

其次,你的好心很可能辦錯事。如果一片好心把事情做對的,也許別人會對你有所感激;但如果把事情辦壞了,很多人就會以為你是故意的。與其承擔辦錯事情的風險,倒不如不要表現出自己的好心。

再次,好心會被認為是一種感情投資。如果感情投資過度會讓人對自己產生反感。好事做多了,人們會覺得虧欠你什麼,如果不能回報你的話,他們自然會主動疏遠你。

最後,好心容易被別人當成一種習慣。你每天都給辦公室打水,大家開始也許會對你有些感激,但是如果形成習慣以後,如果你哪天不打水,大家會對你產生一種陌生感。他們會把打水的任務自然地當成是你的任務。

在社會中,不要過分好心,不要經常做好事,如果自己實在是愛心泛濫,可以選擇一些慈善機構當義工。曾經有一個人,十分好心,他看到自己的村莊和鄰村之間有一條河,但是沒有橋,人們每回來往都要走很多彎路,於是把自家的樹木砍了一些搭起了一座橋。開始大家對他的行為表示讚賞,但是後來由於橋太窄,偶爾有人從橋上摔到河裏,於是大家開始抱怨,說這個人不知道安的是什麼心,簡直是在害人。這個人覺得自己很委屈,於是要將這座橋拓寬,有個智者攔住了他,對他說:“橋即使拓得再寬,也很難保證人們不會從橋上摔下去,而且木橋很容易腐爛的。所以對於你來說,要想不挨罵,最好的辦法就是今天晚上把橋砍斷,然後當作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以後不要再這樣好心了。”後來這個人按照智者出的點子把橋砍斷。果然第二天人們到橋頭的時候又開始說起他的好話,認為再也沒有人像他那樣為鄉親著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