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要勇於開展批評。對原則問題上的是非不能含糊敷衍,要有為真理而鬥爭的堅定立場。批評一定要注意政治,不要斤斤計較小事,防止把批評庸俗化;批評要注意場合,一般情況下,凡錯誤情節較輕、造成影響較小的,應避免在眾人麵前批評,即使需要在公開場合批評時,也可以擺問題,不輕易指名道姓,給犯過錯誤或有某方麵缺點毛病的同誌留有改正的機會,保護被批評者的自尊心;批評要根據事實,不能憑主觀印象,不能捕風捉影、道聽途說,更不許誣陷同誌;批評時,對問題的性質和錯誤的程度,要進行合乎實際的分析,要注意留有餘地,不要把一般問題說成嚴重問題,把認識問題說成政治問題,把偶然的個別的錯誤,說成一貫的係統的錯誤;批評一定要當麵進行,不負責任的在背後批評不僅無益於解決問題,而且容易造成誤解和激化矛盾;要允許被批評的同誌保留意見,或者解釋、申辯;如果發現批評錯了,應當改正,決不要將錯就錯,傷害同誌。
四是堅持嚴格的組織生活製度,使批評與自我批評製度化、經常化。在黨內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不是自由主義地到處亂說,而是在黨會議上或者通過個別談心來開展的。其主要陣地是黨小組組織生活會。因此,黨小組要建立健全組織生活會製度,保證定期召開組織生活會,在黨的組織生活會上,要充分發揚民主,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五)製度規範的方法
在黨組織內部,需要有明確的規章製度,這是加強黨員管理,有效地規範和約束黨員思想、行為的重要措施。有了明確的規章製度,就能夠把黨員的行為約束和固定在一定的範圍內,使其不敢隨意超越,以免受到懲處;就能夠使黨組織內的黨員行動協調一致,有序進行,保證黨內的意誌統一,行動一致;就能夠使黨員管理規範化、程序化,增強黨員管理的效果。總之,明確的規章製度是黨組織用以規範黨員行為的有效工具。黨小組長在黨員管理中必須重視製度的規範作用。
完善製度。指黨小組內的各種製度要齊全配套、協調一致,不應互相矛盾、互相掣肘。也就是說,要根據黨小組的任務和具體工作,製定一整套係統、完備的規章製度,使方方麵麵都有明確的規章製度可以遵循,製度的標準化是指按照具體化、程序化的原則來製定規章製度,如黨小組生活會的標準化,就是要對定期召開生活會作出具體的規定,明確生活會的基本程序,這樣就可以使黨小組生活會有了明確的規範和依據。
正確引導。黨小組長在運用製度來加強管理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對黨員實行正確引導。也就是說,在健全、完善製度的基礎上,還應加強思想教育、使黨員明確各項製度的內容和健全製度的意義,提高黨員執行黨的規章製度的自覺性。隻有這樣,才能有效地發揮製度的作用。
實施檢查。運用製度來加強黨員管理,關鍵在於製度的實施。有完善的製度而不能貫徹實施,製度建設就是一句空話。因此,黨小組應把黨員管理的重點放在製度的貫徹實施上,切實有效地使各項製度加以落實。在貫徹實施製度的同時,黨小組長還應堅持對製度實施的檢查考核,使檢查考核積極推動各項製度落實。因此,要建立起相應的考核檢查辦法,通過嚴格檢查考核,保證各項製度的落實。
(六)黨內監督的方法
黨內監督,是指黨組織運用自身力量,依據黨規黨法,對黨員、幹部進行的督促製約。從廣義上講,黨內監督是在黨內充分民主基礎上的全黨監督,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都是監督主體。黨小組在黨內監督中也負有重要的職責,黨小組長要協助黨支部做好黨內監督工作。
一是確立監督標準和內容。黨內監督的標準和內容,是實施監督的前提和基礎。標準和內容不明確、不具體,監督就無的放矢。因此,在組織和實施監督的過程中,黨小組應結合自己的實際,從黨員的要求出發,使監督標準和內容更加具體化。同時還要通過宣傳教育的形式,使黨員明確監督標準和內容,真正在黨小組內實現黨員行動有規範,監督有依據。
二是完善和疏通監督形式和渠道。組織黨內監督應有具體的監督形式,也即監督渠道。完備的監督形式,是黨內監督得以實施的具體條件。因此,加強黨內監督必須注意完善監督形式,疏通監督渠道。黨小組範圍內的監督主要有三種形式:黨組織對黨員的監督、黨員對幹部的監督和黨員之間的相互監督。為了有效地發揮這些監督形式的作用,可以在黨小組內以小組長為核心,挑選黨性強、責任心強的黨員為骨幹,組成監督小組,主抓監督工作;還應健全和完善監督責任製,使每個黨員明確自己的責任,真正把各種形式的監督落到實處。
三是健全監督製度,保障監督權利。搞好黨內監督,還必須建立各項監督製度,保障監督權利,這是增強黨內監督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的重要措施。因此,黨小組長應協助上級黨組織和黨支部做好健全監督製度的工作,並保證各項製度的有效貫徹執行。如,為保障黨員監督權利,調動黨員監督積極性,應建立監督責權製度和獎罰製度;為保證黨員幹部定期向所在小組的黨員彙報思想和工作,應建立報告工作製度等等。這些製度的建立對於保證黨內監督工作的順利進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七)座談討論的方法
座談討論法,是指以座談、商討的形式進行黨員教育的方法。黨小組生活會中的交流學習體會,研討疑難問題,討論黨的決議等,都屬於民主討論方法。這種教育方法的特點是易於造成一種思想活躍,暢所欲言的民主氣氛,對於啟發思想,開動腦筋,增強黨性,調動黨員積極性,都有著推動作用。
科學地選擇討論主題。在小組生活會上組織黨員討論,首先需要確定討論主題。一般說來,討論主題應具有這樣幾個特點:一是思想性。討論的目的是為了達到教育黨員,提高黨員素質,增強黨性。因此,討論題目應當有明確的思想性,要緊緊圍繞黨的建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個總題目展開。二是現實性,黨員討論的題目應當是黨員所關心的現實問題,脫離現實,讓黨員去抽象論證一些基本理論,是難以調動黨員討論積極性的。三是爭辯性。既然是討論,討論題目就應當有一定的爭辯性。通過熱烈的討論和爭辯,就能夠啟發黨員思維,達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合理組織,積極引導。開展民主討論,進行黨員教育,黨小組長應注意合理組織。對於一些黨員中“熱點”問題的討論,要注意引導,不要使討論會變成牢騷會。要鼓勵黨員解放思想,暢所欲言,消除禁忌心理。為了開好生活會,黨小組長應帶頭談觀點,或表揚敢於實事求是講真話的黨員,以帶動其他人談自己的觀點。隻有使每個黨員解放思想,暢所欲言,才能收到理想的討論效果。
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為使民主討論更深入開展,黨小組長可以在討論中輔之以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教育方法,以增強黨員教育的效果,如小組討論中遇到的難點、爭論問題,可印發其他小組,共同討論解疑。討論也可采取對話的形式,由黨員提出問題,領導幹部作答。對討論中能夠提出比較深刻、新穎觀點的黨員,可以組織報告會或演講會,讓這些黨員在大會上宣講。總之,隻有討論形式多樣,生動活潑,才能對黨員有吸引力,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