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協助黨支部做好黨員管理工作(上)(3 / 3)

三是安排好離休、退休、退職黨員的組織生活。對於離休、退休、退職的黨員,黨組織不僅要關心他們生活和健康,而且要從政治上關心他們,組織他們過好黨的組織生活。

凡就地安置並歸原單位管理的離、退休幹部中的黨員,原單位的黨組織應將其編入支部,定期過組織生活。如人數較多,可以單獨編成小組或支部。居住地離原單位較遠、經常來往不便的離、退休幹部黨員,可定期回原單位參加組織生活,平時可通過寫信方式向黨組織彙報情況,或參加居住地街道、村的一些社會活動,也可由黨支部指定專人與他們保持聯係。凡黨的組織關係過去已轉到街道黨組織的退休黨員幹部,仍應在街道參加黨的組織生活。

凡在本地安置的退休工人黨員和退職幹部、工人黨員,其組織關係一般應轉到居住地區街道、村的黨組織,在當地過黨的組織生活。

離開原單位所在地去外地回原籍安置的離休、退休、退職人員中的黨員,其黨組織關係應轉到接收地區,由接收安置地區的黨組織負責安排和組織他們過黨的組織生活。

離、退休黨員因看病、探望子女和親屬,外出時間超過六個月以上的,應和其他黨員一樣由本單位的黨組織開具黨員證明信,由所到單位(或地區)的黨組織安排其參加黨的組織生活。

離、退休黨員較多的地區和單位,為使他們及時看到黨內文件、收聽到黨內文件的傳達,黨組織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增印一些,作為專用,由專人負責保管。

根據離休、退休、退職黨員年老體弱的特點,黨小組在安排他們過組織生活時,次數不宜過多,時間不宜過長,對行動不便的老同誌,也不要勉強要求他們參加黨的組織生活。

黨組織應指定黨員負責向他們傳達文件和有關會議精神,聽取他們的意見和要求,與他們保持經常的聯係。

四是安排好受處分黨員的組織生活。

受留黨察看處分的黨員,在留黨察看期間,沒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其他權利和義務都同原來一樣,仍要參加黨的組織生活。

受停職反省處分的黨員,在停職反省期間一般應照常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有的黨員幹部錯誤嚴重,甚至違法犯罪,經過上級黨組織批準,在停職反省期間,也可以不讓其參加組織生活。

支部大會決定開除黨籍或取消預備黨員資格的人,在上級黨委批準之前,仍可參加組織生活,如其問題屬敵我矛盾,應停止其組織生活,待上級黨委批示後,再按批示執行。

在整黨和民主評議中被黨組織定為暫緩登記,這隻表明其本人表現較差或犯有較嚴重的錯誤,與黨員標準距離較遠,對其緩登是給這類黨員一定時間的考驗、改過的機會。因此,還應讓他們繼續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以接受同誌們的幫助,盡快達到黨員標準。

還有以下幾種情況黨員的組織生活需要安排好。

共青團員入黨以後,一般可以不參加團的組織生活,而參加黨的組織生活。如團工作需要擔任團內職務,經黨組織同意,除參加黨的組織生活外。可繼續參加團的組織生活,如果黨團組織生活或活動的時候發生衝突,應根據活動內容,取得黨組織同意後,確定參加黨或團的組織活動。

自費出國留學的黨員,學成回國後,經過黨組織的調查和了解,證明在國外確無問題,可以恢複黨的組織生活。

女黨員在產假期間,休完國家勞動保護製度規定的產假之後,應按要求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有些單位延長產假期,是為了鼓勵隻生一個孩子,不是一項法定製度,不能作為不參加組織生活的理由,因病、因事可以請假。

經支部大會通過接收為預備黨員的人,在上級黨委批準前,不能以黨員身份參加黨的組織生活。

7.增強黨小組組織生活的吸引力

要增強黨小組組織生活的吸引力,健全黨的組織生活,主要應注意解決如下幾個問題:

首先,要提高黨員對組織生活的認識。

黨的組織生活會製度是黨是工人階級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先鋒隊性質的組織保證,黨員必須參加黨的一個組織,經常接受黨組織和黨員的監督。沒有嚴格的組織生活,黨就無法把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有效地組織起來,黨的先鋒隊性質就要受到損害。

黨的組織生活會製度是糾正黨內各種錯誤,提高黨的戰鬥力的基本保證。在組織生活會上,黨員之間可以針對自己或其他同誌存在的問題,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達到弄清是非,團結同誌的目的,反之,如果組織生活過不好,黨的組織和黨員工作中表現出來的錯誤,就很難得到及時克服和糾正。

黨的組織生活會製度,是黨內民主建設的需要。組織生活是黨員行使民主權利、管理黨內事務的正常渠道,健全黨內民主集中製,推動黨內政治生活民主化。黨組織要尊重黨員的民主權利,黨員也要積極參與黨內事務,這都必須從正常的組織生活中體現出來,如果組織生活流於形式,黨內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黨內生活就不會正常,黨的團結統一也就沒有保障。

其次,要不斷豐富組織生活的內容。

提高組織生活質量的關鍵問題,是黨的組織生活的內容要緊密結合黨的中心工作和黨員的思想實際。

組織生活會要善於針對這些人們議論的熱點問題,聯係黨員的思想實際,引導黨員澄清是非,且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基本路線統一思想、統一行動。

黨的組織生活會每次要有計劃地選取一兩個有針對性的實際問題,組織黨員討論,讓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在討論中求統一,在爭辯中求提高。如:如何看待黨內存在的某些腐敗現象?黨員在組織生活會上聯係本單位、本部門的實際,擺事實、講道理,在黨組織引導下進行認真討論,通過剖析腐敗現象的表現及存在的原因,讓大家尋求解決腐敗現象的辦法和途徑。這樣,既能提高黨員的認識,又有解決他們的思想問題,使黨員們感到有收獲,能夠從組織生活中不斷汲取政治營養。有收獲就有熱情,有熱情才會產生積極性,才能增強組織生活的吸引力。

第三,組織生活形式要靈活多樣。

根據黨員的不同層次、不同文化、不同心理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是提高組織生活質量的重要條件。安排組織生活會,要根據內容和對象的特點進行,或開會、或參觀、或聽報告、或看電視電影、或訪問,不能搞“一刀切”。黨的組織生活形式多樣化,其目的是把嚴肅、莊重的教育寓於生動活潑的形式之中,增強教育的效果。如果把形式活潑多樣視為湊熱鬧,就降低了組織生活的嚴肅性,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組織黨員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中央及上級組織的有關文件,學習報刊雜誌的重要文章,也是組織生活的重要形式。每個黨員都要以認真的態度積極參加黨組織安排的政治理論學習,不要在學習上敷衍塞責。而且,在安排學習時,要認真組織,有充分的準備,不能搞盲目的例行公事。對青年黨員和老黨員、文化程度較高的黨員和文化程度偏低的黨員或不識字的黨員,對知識分子黨員和工人、農民黨員,組織學習的方式應有所區別,或簡明扼要,或通俗講解,要因對象而異。

建立黨員室活動或開辟活動園地。建立活動園地,是黨小組搞好組織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有條件的單位,黨小組可以建立黨員活動室。黨員活動室應有濃厚的教育色彩,例如,掛黨旗,張貼入黨誓詞、黨員目標責任製、黨小組活動計劃,製度、評比競賽欄等。黨員經常在黨員活動室開展活動,可以使黨員受到感染熏陶,從而增強黨員意識。

無條件建立黨員活動室的黨小組,也可因地製宜,因陋就簡,開辟黨員活動園地。例如,可以和生產班組、工作科室結合,在辦公室內或樓道中廳開辟一角,作為黨員活動園地。要充分利用這個園地,反映黨員的學習、工作、生產和生活情況。

除建立黨員活動室之外,黨小組長還要充分利用一切宣傳報道手段,宣傳黨員組織生活情況。例如,辦壁報,向廣播站、廠報、縣報及當地黨刊投稿等。

8.黨小組組織生活要製度化

黨的先進性和民主集中製原則決定必須嚴格黨的組織生活製度,黨的先進性就是靠黨的組織性和紀律性保證的。離開嚴格的組織生活,黨就很難形成統一的步調和力量,黨的領導就會受到影響和損害。而要嚴格黨的組織生活,首先就要使黨的組織生活製度化。

組織生活製度化,是提高組織生活質量的有力保證,基層黨組織要製定組織生活的具體製度,對活動時間、次數、內容、方法等做出較為具體的規定,黨員必須遵守組織生活製度,積極參加組織生活,這是衡量一個黨員夠不夠格的條件之一。

黨的組織生活製度化,也是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的需要,改革開放給黨的思想建設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而以堅定理想信念為重點加強思想建設,主要靠黨的組織生活來實現。群眾對部分黨員,尤其是對一些黨員領導幹部官僚主義、以權謀私的意見很大。黨的作風建設必須加強,而加強的基本途徑,也要靠嚴格的組織生活,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增強黨性,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加強黨員監督,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世界觀,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所以,把黨的組織生活製度化,才能加強對黨員的約束力,進一步推進黨組織的各方麵建設。

9.不斷完善黨小組組織生活的活動機製

要使黨小組的組織活動真正落到實處,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組織生活活動機製。

黨小組長作為一組之長,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對黨小組的工作要認真負責,對黨小組的活動要統籌安排,對本組黨員要敢於管理,善於管理,科學管理,做一個稱職的黨小組長。

黨員要支持黨小組長的工作。黨員對黨小組的工作應樹立主人翁意識,把搞好黨小組的工作當作自己應盡的責任。因此,黨員要自覺地服從黨小組長的領導和管理,積極參加黨小組的組織活動,努力完成黨小組長分配給自己的工作任務,及時向黨小組反映黨外群眾的意見和要求,主動協助黨小組長開展組織活動。

建立黨員參加組織活動的管理製度。為了保證黨員積極參加黨小組的組織活動,除對黨員加強思想教育外,還應有必要的管理辦法。例如,根據一些單位創造出來的經驗,可向黨員頒發《黨員參加組織生活記錄卡》或《黨員手冊》,用於記載黨員參加黨小組和黨支部組織生活、交納黨費、考評成績等方麵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