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想開間小小咖啡館”,給書起這個名字,首先,這是我5年前,甚至10年前的夢想。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最近4年來,在我的參差咖啡館裏,聽到好多客人告訴我,他們非常羨慕我的生活狀態,他們將來的終極夢想也是開一間咖啡館!於是,當我決定寫這本書,把我這5年來陸續開辦16間小咖啡館的故事和體驗跟大家分享的時候,“就想開間小小咖啡館”就早早成了書名的不二選擇。

2005年5月,媽媽66歲就因病去世。第一次直麵死亡,而且是麵對對我疼愛及寬容有加的媽媽,我著實有點手足無措。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我放下自己公司的瑣事,開始重新思考關於生命的命題走了很多地方,喝了很多咖啡,看了很多書。非常幸運,經過對“我到底想要什麼”的反複追問,我找到了答案。更加幸運的是,答案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生命寶貴而短暫,我不要讓我的生命被一些其實我並不喜歡,對我來說其實也並不重要的東西充斥和耗盡,我隻要過簡單而快樂的生活。可是,怎樣才能過上簡單而快樂的生活呢?我找到的答案也很簡單,那就是“選擇”,選擇去做一件我真正喜歡的,對我來說快樂而且並不困難的,甚至可以說非常容易的事情。

於是,從2006年年初到2007年年初,我用了大約一年的時間,作出了朋友和同事認為不能理解,不可思議的選擇。我放棄了經營得還不錯的公司,腦子裏隻剩下唯一一個小小的願望——“開間小小咖啡館”。從此,拒絕所謂事業,拒絕所謂成功,拒絕所謂主流,拒絕貪婪,拒絕誘惑,拒絕挑戰,拒絕打拚,拒絕奮鬥,拒絕繁複,我隻要簡單的快樂。感謝媽媽,她的過早離世,讓我驚醒,也幫我找到了一個如此簡單,但是又如此真實,事實證明也是如此受用和真正屬於我的答案。

之後5年的經曆和事實證明,快樂必須是以一種最最簡單的形式出現和存在的,簡單的快樂才是可以持續的。真正的快樂就好像清新的空氣,你不用使勁兒地去感覺它的存在,它根本就是不易察覺的,但是它實實在在地讓你舒服。從2007年5月13日第一間參差咖啡館開業到今天,時間過得飛快,隻是因為要寫這本書,我才鄭重其事地坐下來梳理和回憶。陸續開了這麼多咖啡館,卻完全有別於以前開公司時候的企圖心和所謂的戰略規劃與布局。每一間新開的參差咖啡館都屬於機緣巧合,必須強調的是,5年下來的整個過程中,我很少有疲倦的感覺。當然,之所以開了這麼多間,也得益於參差咖啡館之名,當初選用英國哲學家羅素的“參差多態乃幸福本源”之意給咖啡館命名,不小心奠定了參差咖啡可以以各種各樣參差多態的形式存在的基調,每一間新的參差咖啡館都能夠實實在在地滿足我對於追求差異化,實現一些小小創意的衝動的構想。

漸漸地,我一邊打理這些小小咖啡館,一邊開始深切地感受到,人們對真正的咖啡館的社會需求實實在在地與日俱增。近兩年,如果不是我堅持不讓原本簡單的“就想開間小小咖啡館”的美麗初衷變了味道,如果不是我很懶很怕累,參差咖啡館還會開得更多。既然小小咖啡館的社會需求那麼大,而我又要堅持媽媽給我帶來的啟示;既然我已經“輕輕鬆鬆”地實現了很多人的夢想,而那麼多人還都懷揣著這個夢想,或猶豫不決,或不知如何入手;既然5年下來,我多少總結出了一些經驗,而我也從心裏樂見更多的人能夠有機會圓了自己的夢想,為什麼不寫出來和大家分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