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的奧秘:曾仕強告訴你如何搞好人際關係35(2 / 3)

一個自愛的人,不會把愛掛在口頭上,因為他真實地了解到愛是什麼。愛就是關懷,就是關心,就是替別人著想,就是會規範自己。為什麼幾個人一起進門要讓來讓去?這就是自愛。很多人搞不懂,說這是浪費時間,是虛偽的表現。不懂的人就叫它虛偽,懂的人就知道它是有道理的,而這些道理要及早教給你的子女。孩子小的時候,不要急於教他科學知識,這些知識,以後他有興趣自然會去學。父母應該早點灌輸子女一些他一生受用的東西,比如人們沒有充分的自由,隻有有限製的自由,不能說我愛怎樣就怎樣。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因為我們懂得謙讓的道理。我們不能放縱小孩,因為社會是不容許人們放縱的。

第二,把孩子培養成美國人。現代中國家庭的一大危機就是中國的父母拚命把自己的小孩培養得像美國人。殊不知,美國人有美國人的生活方式,中國人有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二者大不相同。美國小孩的出生證明上隻有母親的名字,而中國小孩的出生證明上清楚地寫上父母的名字。因為美國的醫生隻是親眼看見小孩是哪位母親生出來的,而不知道他的父親是誰。其實這種做法是很科學的,不過我們的做法也沒有錯,隻是文化不同而已。

中美兩國人的生存環境、觀念、生活習慣都不相同,所以我們無法學習他們的生活方式。可是,有些人認為美國樣樣都好,所以從小讓小孩學英語,造成很多小孩英語講得很好,中文卻講得很差,那他還像中國人嗎?

小孩子既學中文,又學英文,結果沒有一樣精通,就會變得不倫不類。你把自己的小孩培養成美國人,那你百年之後,如何去麵對自己的祖先?一個中國人不會講中國話或講不好中國話,都是對不起祖先的。

把孩子教育成美國人,他就會以美國人的方式與你相處。美國人的父子之間關係很生疏,相處得好的,就像朋友一樣,相處得不好的,就和陌生人一樣。現在很多人宣揚,父母要做孩子的朋友。我非常不讚同這種觀點,如果爸爸成了孩子的朋友,那這個孩子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因為他多了一個年紀大的朋友而失去了爸爸。朋友是可以換的,哪一天他不高興就連爸爸也換掉了,因為他跟你沒有父子之情,隻有朋友之誼而已。

在美國,如果一個小孩對他媽媽說:“你是我的好朋友。”他的媽媽會很高興:“是的,我們是很好的朋友。”而此事如果發生在中國,他的媽媽會很生氣:“我是你媽媽,我不是你的朋友。”我無法強迫你采取哪種培養方式,但是過分偏向於前一種方式,遲早你會自食惡果。

第三,把子女培養成最優秀的人。不要總是想著把子女教育成最優秀的,天底下需要有各種各樣的父母,也需要有各種各樣的子女。因為我們的社會需要形形色色的人,這樣社會才能協調。如果每個人都成了博士,那還有誰會去打掃衛生呢?古人也說:“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們沒有必要把小孩培育得一模一樣,也不可能把子女培養成一模一樣的。就算是孿生兄弟,也有不同。所以,我們要從事實出發,親子關係是很自然地培育而成的。你盡心盡力地想要和兒女好好相處,他未必領情。為人父母者,最好自己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子女是什麼樣就讓他保持什麼樣。二者通過互動,彼此遷就,共同成長。

同一棵樹,會結出酸甜不同的果子;同一個老師,會教出良莠不齊的學生。孔子弟子三千,賢者隻有七十二人。你有緣追隨孔子,都不一定學得很好。所以我們要用平常心來看待親子關係,把出發點搞清楚,把觀念理清,盡力而為就好,最重要的是順勢而為。有人為了把親子關係搞好,當麵對孩子懺悔自己的過錯,這是人間的不幸,做父母做到這個地步,不如不做。

子女是父母所生,但是不為父母所有,父母隻有教養權。孩子是上天的,上天把一個孩子托付給一對父母就是要他們好好將其教養成人,至於要怎麼教養,每一個家庭都不一樣。如果用統一的方式來教養小孩,結果使整個社會的人都一樣的話,這個社會是要毀滅的。社會要多元,人類的生活要多彩多姿,所以我們需要各種各樣的人,不可以每個人都一樣。

不要拿你的兒女同別人家的比,不但無法比,而且不需要比。人一出生,身高體重都不一樣,怎麼比?強求自己的子女跟別人家的一樣,這是做父母煩惱的一個原因。

我們隻需要把他培養成一個很獨特的人就好。小孩子出生以後,他的資質跟別人不一樣,他的身高體重跟別人不一樣,他的興趣也跟別人不一樣。每一個小孩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不能取代的,都是與眾不同的,要有這樣的觀念,因為這是事實。每個人的潛能不一樣:有人很會說話,有人就是不喜歡說話;有人很會做事情,有人就很會偷懶;有人很會表麵功夫,有人就很實在。這是天賦不是性格,如果是性格的話就很不容易改,如果是習慣的話就可以改。

父母再了不起,也不可能改變你的子女;老師再了不起,也改變不了你的學生。除非學生自己改變,否則老師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除非你的子女自己改變,否則你拿你的子女一點辦法都沒有。想辦法讓你的子女自己改變,而不是去改變他,何況你也改變不了他。

子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是他決定的,不是父母決定的。但是我們可以引導他,給他參考,給他指引方向,幫助他成長。

父母把子女養大,需要尊重他的權利,隻能啟發他,不能夠灌輸他,不能夠把自己的想法移植給子女。父母一方麵要順應自然,另一方麵要提供他選擇的機會,因為小孩不了解自己。對小孩來說,父母稍微霸道一點,專製一點,也有好處。有人提倡讓小孩自由發展,那他最喜歡天天玩,不讀書。小孩生下來就什麼都不懂,所以才需要父母的指點。

親子關係搞不好,人們常常把錯都推到父母身上,而認為小孩沒有錯。我從不這麼認為。小孩子是天生的破壞者,你不去管他,他就會把一切搞得一塌糊塗,從沒有小孩主動把家裏收拾得整整齊齊的。

孩子需要父母的照顧和管教,他才會長大成人。如果孩子生下來就是完美的,世界上就沒有教育這個詞了。父母對子女來說,是不可取代的;子女對父母來說,也是不可取代的。

第四,把教育的目標定得很低。很多人一直批評我們中國人把教育的目標定得太高了。但是不要忘記,“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父母一定要把目標定高一點。很多人批評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不對的,我不這麼認為。對待孩子,我們總要給他一些鼓勵。全世界人都會認輸,隻有中國人向來不認輸。美國人輸了,一般會剃光頭;日本人輸了,一般會切腹自殺;中國人輸了,會走第三條路——忍辱偷生,等將來東山再起。

中國人從不這麼教小孩:“兒子呀,你祖父一輩子沒有出息,你爸爸也很無能,我看你也不行,算了吧。”中國人隻會這麼說:“兒子呀,你不要看你祖父不行,他是被奸人所害;你不要認為你爸爸不行,他是走黴運。他們兩個都很有本事,所以你也很行。”

父母若是對自己的小孩沒有信心,還對誰有信心?中國人絕不向命運低頭,不接受命運的擺布。一個不認輸的民族是很可敬的,你看我們五千年來起起落落,但我們不灰心,跌倒了總有爬起來的一天。所以,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把目標定得高一點。但是,他做不到,我們不要勉強他,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是逼子成龍、逼女成鳳。記住,子女是天才,你壓製不了他;不是天才,你也幫助不了他。

第五,拒絕子女回饋自己。很多人說養兒育女就是為了防老,父母老了以後,兒女會回過頭來照顧父母;有人說這樣的觀念不對,兒女有兒女的事,父母有父母的事,兒女沒有責任來照顧父母。這是兩種非常極端的說法,我覺得都不可靠。如果父母一定要兒女回饋,那就叫作愛必強求。今天我對你好,將來你一定要對我好,今天我全心全力栽培你,將來你賺了錢,你就得回報我,這是一種投資放債的行為。

親子關係不應該有這種觀念。台灣地區有個企業家很成功,他說:“我媽媽是最會投資的人,她看準了我,所以在我身上投資,我現在很成功,她也得到了很大的回報,所以她是最佳投資者。”這種人是非常不孝的,他把母親對他的關愛看成一種投資,這是對母親的一種侮辱。父母對子女是無私的奉獻,沒有要求回報。

但是父母對子女說:“我們老了,你們也不用管我們,你們過好日子就行。”這也是不對的。老實講,人十年、二十年後會變成什麼樣子,誰也說不準。現在父母有能力照顧自己,但是等到年紀大了,身體不行了,肯定需要別人的照顧。可是請誰照顧,都不如自己的兒女可靠安全,所以養兒防老不是壞事情,但是強求就不對了。

養兒要不要防老,應采取一種合理的解釋:如果把它當作是兒女孝心,那是天底下最可貴的東西。不管父母有沒有錢用,子女按月送去生活費,這是他們的孝心。父母不應該推辭,堅決不要對子女是很殘忍的事情,因為斷了子女表示孝心的門路。天底下大部分的老人的日子都是不太好過的,他們年輕的時候沒有任何積蓄,所有錢都花在子女身上,隻希望子女長大成人對社會有貢獻,子女應該飲水思源,應該想一想父母的大恩大德。

每一個人都應該反思一下,我們能夠有今天,不是一個人的功勞,要父母、親友、同學、老師……太多的人來成全我們,否則不可能成功。如果沒有父母,你不可能有今天;如果沒有兄弟姐妹,你不可能有今天;如果沒有國家社會,你也不可能有今天。我倒希望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我們首先要回饋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然後我們想辦法去照顧別人,多做一些公益慈善的事。

在這種情況下,子女應該要有奉養父母的心,但是父母不可以強求。老實講,很難得子女有孝心,你不可以很殘忍地去斬斷子女孝順的門路,那是不對的;你也不可以強求,那會給子女製造很多苦惱。

我們要尊重每個人的處境,要尊重每個人的做法。既不可以強製規定你要,也不可以強製規定你不要,這就是孔子無可無不可的精神。子女要表示孝心就表示吧,多就多,少就少,無所謂。父母不可以說:“為什麼弟弟拿得比你多啊?你做哥哥的拿這麼少怎麼可以。”這完全像在做生意,哪裏還像一家人?

對於子女,我們要把他們培養成萬物之靈。我們今天有很多觀念是錯誤的,因為很多道聽途說的東西,我們就信以為真了。結果受害的不僅僅是子女,而是全家人。如果說你的小孩不可能成為萬物之靈,那你最起碼也要把他教育成一般動物一樣,千萬別把他培養成禽獸不如的人。

父母是親子關係的主導者

父母是子女出生以後首先接觸到的“環境”,對於子女的成長和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對於子女的一生,影響非常重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的日常言談和舉止行為,與子女的性格和教養具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中國人喜歡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初聽起來好像遺傳是無法改變的,實際上和後天的教養關係極為密切。教養子女,父母最好從自己著手,先改變自己。

中國的父母有三種不同的形態:一種叫“神父母”。很多父母都把自己當成神一樣,法力無邊,要小孩怎麼樣就得怎麼樣。聽我的,我給你好處;不聽我的,我就懲罰你。把自己當神的父母,其實很傻。

在子女幼小時,“神父母”的確具有相當威力。等他慢慢長大以後,他就開始不相信父母了。就好像科學發展以後,人類就不太相信神了。這樣的父母最好反省一下,為什麼在子女麵前要當神呢?

其實這種父母還算可愛,有一種父母比較可怕,叫作“鬼父母”。神跟鬼有什麼不同?鬼是不擇手段的,神還有顧慮。“鬼父母”不擇手段,不顧子女的感受,他們要怎麼做就怎麼做。子女不聽話,就很嚴厲地來懲罰,非逼子女就範不可。

“鬼父母”動不動就威脅、恐嚇,使子女生活在恐懼中,隻能完全服從命令。子女的心中,時時有雷電的預感,而且知道父母的雷電隨時會打下來。他們不敢期望晴空萬裏,也不敢期待風和日麗,卻一心一意期望雷電早一點出現,也早一點結束,然後再心驚膽戰地等待下一次雷電的來臨。這樣的“鬼父母”,不是把子女整死,就是逼子女遠離自己。

“神父母”的小孩很無奈,“鬼父母”的小孩很無助。一個人有了無助感,注定一輩子沒什麼前途。這種無助感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卻是不折不扣來自於“鬼父母”的高壓和恐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