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的成功者,誰也不是一生下來就大名鼎鼎,一出山就風光無限,一呼百應。他們大多總是先隱蔽在某些大人物的後麵,借他的名聲來籠絡各路豪傑,借他的聲望來壯大自己的聲勢,一旦時機成熟,則另起爐灶,建立自己的功業。在當今社會,通過借助名人效應、借助品牌效應、借助其他企業的吸引力等來宣揚自己的名聲,無疑是取得成功的一條捷徑。
借名生財,財源滾滾
借名可以生利,在商業領域中可以迅速打響企業的品牌,有了名氣,可以幫助你賺到巨額利潤。
人既沒有虎狼之速,也沒有熊豹之力,而得以“食其肉而寢其皮”何也?就在於人能借萬物之力而生存、發展和壯大。要想成事、成名、發財,更應深諳“借”的學問。
荀子曾說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是故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他們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於“借”字。所以,想致富的人別老把眼光盯在本錢和才能上,本錢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即使你沒有本錢,如果善用“借”的手段,那麼,也有可能圓自己的發財致富夢。名人效應有著深厚的社會基礎。借助名人效應,往往能夠讓你在商業領域中釣到巨額的利潤。
南方藥廠研製了新藥“三九胃泰”,為了打開銷路,請著名話劇表演藝術家李默然為其做廣告,大大地提高了這些產品的知名度。
製造力士牌香皂的廠商高價聘請國際著名影星娜塔莎·金絲姬做廣告,金絲姬對廣大電視觀眾說:“我隻用力士牌。”
20世紀20年代,冼炳成在上海九畝地也就是如今的露香園一帶挑著食品流動設攤,出售自製的陳皮梅、牛肉幹等小吃。一天,冼炳成從報紙上看到香港一家名為“冠生園”的食品店歇業的消息,他便借用這家食品店的名號經營。
當時,香港冠生園食品店在上海很有名氣。冼炳成使用香港冠生園食品商標紙做包裝,人們便以為香港冠生園在上海設立了分店,冼炳成的產品即時上了一個等次,成為名牌產品。後來,經過冼炳成一番努力,生意發展得很快,先後在漢口、武昌、南京、杭州、廬山、天津等地開設分店。
抗日戰爭爆發後,冼炳成以重慶為中心,分別向昆明、貴陽、成都、瀘州等西南城市發展。同時也拓開了東南亞市場,為中國的食品工業贏得了國際聲譽。
我國化工進出口公司會同上海醫藥工業公司研製的上藥牌920營養發水,對脫發有特殊療效,原聯邦德國總理施密特在任時愛用此藥。
一次,施密特在去美國同裏根·總統會談判時,隨行記者發現他的手提文件包內放置四瓶上藥牌920營養發水。這位記者報道了這個發現。
中國廠家抓住這個機會,借題發揮,大做文章,以此事為例在國內外大做廣告宣傳,立即在國際上掀起了一股中國920營養發水熱,並被譽為“中國神水”。此後,中國920營養發水的年出口量連年大幅度上升。
以上的種種成功經驗都證明,借名生利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現代社會瞬息萬變,各種各樣紛繁複雜的經濟現象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有些商人之所以失敗,除了自身的原因和社會客觀條件外,恐怕還有一點就是欠缺“借”的智慧。
借名生財,是許多商人巧妙施用的謀略,其中,借用典故、故事、傳說來為商品揚名的事例更是舉不勝舉。
提到“鹹亨”酒店,自然會想起魯迅先生筆下的名人243孔乙己,想起浙江紹興。孔乙己曾經在鹹亨酒店喝過酒。他在鹹亨酒店的名言“多乎哉?不多也!”、“竊書不算偷”,在中國凡是讀過初中的人都有印象。
就在20世紀80年代的一天。紹興一家“鹹亨”酒店隆重開業了。酒店開業以後賓客如雲,恐怕就連魯迅先生也想不到會有如此繁榮的景象。遠近遊客頻頻舉杯,極興之際戴著舊時的那種氈帽,倚在門口拍照。不到兩年時間,該店的月營業額就升至30多萬元,比同行的大酒店還多。
創名牌企業,創名牌產品,就得借名人效應,提升企業的知名度。打出一張“名牌”,即可雄踞一方市場,興盛一個企業,繁榮一方經濟,恰如“一石激起千層浪”,乃是發展壯大企業的重要舉措。
同名人交友、結誼也能樹立企業或產品的形象。
二階堂進先生,是與田中角榮、大平正芳齊名的日本政治家。他曾兩次來滬訪問上海寶鋼冶金建設公司。大家或許感到很奇怪,一個世界著名的政治名人為何會對寶冶公司如此賞光?原來在幾年前,寶冶公司與日本產研工業株式會社在上海創辦中日合資企業“寶日公司”的過程中,高天賜經日方企業領導人小泉滿先生和青木先生介紹,結識了二階堂進,此後,這一老一少在多次交往中結成了忘年交。
1994年3月10日,二階堂進先生應寶冶總經理、寶日公司董事長高天賜的邀請,帶領日本著名實業家共5人,專程來滬參加寶日公司投產典禮儀式。二階堂進先生的這次來訪,除了出席寶日公司投產典禮並剪彩、參加上海市政府安排的有關活動之外,還前往北京參加中國對外友協安排的活動,受到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接見。二階堂進先生的整個活動行程,寶冶總經理高天賜始終作陪。一個國有企業單獨進行如此高規格、國際性的公關酬賓活動,這在中國曆史上是空前的。寶冶公司成功地“利用”世界著名政治家之名,創造了轟動性新聞效應,也產生了極大的社會轟動效應。上海人說:寶冶是一個“神秘”的企業!北京人說:寶冶是一個了不起的企業!
這次活動,由於二階堂進先生是中日友好使者,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所以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受到新聞媒體的密切關注,短短幾天,《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以及《解放日報》、《文彙報》等各大新聞媒體都相繼作了大量的報道。寶冶公司由於同二階堂進聯結在一起,巧妙地利用二階堂進這個名人,取得了不可估量的廣告效應,提升了企業的知名度。
借名生財關鍵是抓住一個“名”字。名人、名書、各地、名物都可成為借的對象。不過,借也有個技巧的問題。要將自己的商業經營行業與所借之名巧妙地聯係起來,而不是生搬硬套。否則,很難產生理想的效果。
把明星當作“墊腳石”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從投入與效果相統一的原則來說,不花錢或少花錢“利用名人”做廣告比起花費重金“聘請名人”做廣告,要經濟劃算得多。
商界、企業界、文化界、體育界、美容界等各行各業均有富豪人士。美國的麥克馬科就是體育界的一位富豪。他曾被美國的《體育畫報》稱為“體育界最有權勢的人”。他是以不到500美元的資本開始創業的,而他能在億萬富豪行列中站住腳,得益於那些體育明星的幫助,正是這些貴人幫他成就了事業。
麥科馬克出身於一個貴族家庭,曾經在威廉瑪麗大學和耶魯大學法學院就讀過,他大學畢業後到克利夫蘭市的一家律師事務所當律師。在20世紀60年代,不知是當律師使麥科馬克感到厭煩的緣故,還是幾年來的生活經曆讓他感到十分枯燥無味,他竟然心血來潮地想成立一家關於體育經紀人的公司。由於當時經紀人在美國已經十分盛行,可是體育經紀人並不多,所以這一行很賺錢。年輕且又敢於冒險的他說幹就幹,毫不猶豫地用身上不到500美元的資金創辦了一家公司。
公司剛剛成立不久,他去找職業高爾夫球員帕爾瑪,試圖當他的經紀人。當時帕爾瑪已是個小有名氣的高爾夫球員,因此瞄上他的經紀人肯定不僅僅是麥科馬克。但是他憑借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和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意誌,終於說服了帕爾瑪,帕爾瑪因此就成為他的第一個客戶。
麥科馬克的潛力在經商中得到了發揮,帕爾瑪也因此迅速變成高爾夫球的名將,兩人合作得十分愉快,最終使帕爾瑪賺進了千萬美元。同時,“互利原則”也使得帕爾馬成為麥科馬克真正的貴人,他不僅為麥科馬克帶來了財源,而且使麥科馬克一下子變成了名人,為其日後的業務開拓奠定了牢靠的基礎。自從麥科馬克成名後,便有許多從事高爾夫球運動的人來找麥科馬克當他們的經紀人。甚至發展到高爾夫球運動員、網球和其他項目的明星也來找他,就這樣他手中的運動員客戶越來越多。相應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作為體育經紀人,瞄準了那些大名鼎鼎的體育明星才可以發大財。1975年麥科馬克產生了去做網球明星艾芙特的經紀人的意圖,因為當時的艾芙特已是世界職業網壇女子單打的頂尖高手,不管怎麼說它的商業價值是很令人垂涎的。
可是,艾芙特是個相當有個性的人,她決定保持獨立自主,所以根本不需要什麼經紀人。她的這一特點隻能讓許多打她主意的人敬而遠之。可是她最終仍然被麥科馬克所攻破了。剛開始麥科馬克的公司派去的大部分人回來後說:“艾芙特不是一般的人能說動心的,就別去費這份心了。”可是,麥科馬克早就意識到艾芙特的重要性,他決定親自出馬去做做艾芙特的工作。他以為隻要艾芙特認識到經紀人的重要性,一定會樂意接受的,經紀人可以幫明星賺更多的錢嘛!
見麵時,艾芙特堅定地說:“麥科馬克先生,我知道你想和我談關於經紀人方麵的事,你的部下已經和他談過了,我也明確告訴過他們,我現在不需要經紀人。一些事我自己能處理,而且我相信一定能處理好。”麥科馬克靈敏地說:“那咱們就不談這個,談點別的好嗎?他也是個體育迷。”
他們雙方相互交流了一下關於體壇方麵的趣聞,艾芙特這才吃驚地發現,麥科馬克對體育事業竟然是如此的熱愛,對體壇的一些事情的看法與她竟不謀而合。兩人談得很投機,而麥科馬克隻字未提經紀人一事。
後來,麥科馬克又與艾芙特經常往來。他們建立了友誼。麥科馬克的性格、坦率作風以及處理問題的方式,給艾芙特留下了深刻印象。5年後麥科馬克終於成了艾芙特的經紀人。5年不是個很短的時間,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就叫“隻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針”。上世紀80年代初在世界職業網壇名列前茅的美國網球明星博格和納弗拉蒂洛娃,竟也選擇麥科馬克做經紀人,這或許是因為麥科馬克能成為艾芙特經紀人的緣故。美國橄欖球明星瓦克達,也一直是麥科馬克所相中的,但尚未畢業的瓦克達早就被別的公司挖走,簽下職業球員的合同。麥科馬克一向就是那種善於攻破難上加難之事的人。當他得知著名體育明星瓦克達被別人搶走之後,並沒有選擇放棄,而是繼續努力爭取。他常常勸他的職員要有耐心要堅持到底。一年後瓦克達終於投奔到麥科馬克的陣營中來,自此就成為麥科馬克的一棵“搖錢樹”。
麥科馬克將著名的明星球員當作“貴人”,從而使公司不斷壯大。這離不開麥科馬克獨到的眼光和堅持不懈的努力,但是,更離不開那麼多明星“貴人”的幫助。他們的電視部代理溫布爾敦網球會、國家足球聯盟、美國網球和高爾夫協會、世界滑雪聯盟、全美大學生運動協會及美國皇家古典高爾夫球俱樂部等等的電視轉播權。他們的市場顧問部受聘於全世界50多家大公司。另外他們還有3個時裝模特兒經紀公司,公司的總資產超過了兩億多美元。
知名度是一筆無形的財富,明星可以最快地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創業起步就會更加順利。這就是明星“貴人”的作用所在。現如今,各路明星數不勝數,假如你在創業或經營時能夠結識一兩個明星,他(她)們一定可以使你的知名度大增,從而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財富。
高舉“品牌”大旗縱橫商海
在商場中無“名氣”便意味著無“品牌”。無“品牌”將造成的後果是“破產”二字無法形容的。
有人說:“品牌無價”。也有人說:“以後的成功人士忠實地將不再是金錢,而是名氣。”用名氣去宣傳某種品牌,從而贏得人心。這樣成功便指日可待。
美國的巴克就是這樣成功的。當巴克13歲的時候,他也不過是一家電報公司的送電報孩童。巴克有一次心血來潮地寫了一封信給一位名人,告訴他自己是個年僅十來歲的孩子,曾經在名人傳記上看了他的一些小故事,並深深地感動了,希望對方能夠給他講講這些小傳所寫的小故事是否屬實。
令巴克十分激動的是那位名人不僅回了信,還非常認真地為他更正小傳上所說的某些錯誤。這可以說是巴克生命中的一個轉折點。他由此變得更加自信樂觀起來。巴克收到回信後高興極了,於是又寄了一封信,問這位名人是否還有其他相關的小故事可以告訴他。
那位名人對這孩子的淳樸、好學的精神非常讚賞,於是兩人魚雁往返了一段時間,那位名人甚至還邀請他到家中做客。
從此,巴克就勇敢地去和更多的名人通信。
生活對於那些鍾情於它的人總不會虧待他。巴克在長期和名人進行通信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知識和經驗。他機警地將那些信和照片都收藏起來,幾年之後他創辦了一份雜誌,這些名人的小故事,以及自己和名人交往的心得,全都寫在雜誌上。這本雜誌不久便成了同類雜誌中的“名牌”。
名牌意味著什麼?它意味著一個值得信賴的名聲,以及隨之而來的現實利益和長遠效益。
市場經濟就是信用經濟。信譽可以帶來效益,所以一個創業人最基本的資本便是信譽。樹立自己的品牌,打響自己的名氣便可建立良好的信譽。
“品牌”一詞是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主要是針對商品而言的。一樣的商品,掛上不同的品牌,身價也就不同。如今一些企業不惜代價創立品牌、發展品牌正是為了建立良好的信譽。
在現實生活中,假如他們一談到某位有名望的人,他們就會聯想到一係列與之相關的東西。即使在平時他們也常聽人說某某人“很好”,某某人“很壞”等等,實際上這就是人的“品牌”!與你的同事,與你的朋友,與你的親人在相處的過程中人們對你的印象和評價便是人的“品牌”。
世界上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個人形象。有些人認為“矮人多心計”,事實上多心計的人中大塊頭也不少。有些人喜歡留長發的女孩,討厭活潑開朗的女孩,這就是個人的偏好。不管怎麼說,這是無可奈何的事,但他們仍然可以排除這兩個因素樹立自己的“品牌”。
人們常常用這樣的詞語來評價一個沒有良好“品牌”的人:懶惰、喜歡投機、邪門、不忠、寡情、好鬥、陰險……一旦他人對你作出一項或多項這樣的評語,那麼其他人對你的信賴程度必定降低,盡管你事實上並不是那樣的人,而在某些關鍵時刻,這些評語可能就會影響你的一生。
實際生活中,人們也常常以“一次印象”來評論你這個人如何如何,因此做人做事都必須特別小心,有時一點瑕疵,便一輩子也洗刷不清了!
商品可以換品牌,再重新進行包裝,人要換品牌可就不太容易了!不過由於某些特殊原因,可能有一些人特別不欣賞你,甚至盡挑你的缺點,若僅僅是少數幾個人喜歡“雞蛋裏挑骨頭”倒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如果很多人都對你這樣,問題恐怕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人的品牌廣告有很多種做法,如特意製造一些事件使自己成為新聞就是一種方法,但這並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簡單,要做也得花不少的心思,如果“操作”得不好反而會弄巧成拙。
有一種辦法倒可以很好地建立起良好的“品牌”,那就是發揮長處以避免短處所帶來的不利因素!長處有目共睹,一旦展現出來,別人就不太在乎你無傷大雅的短處。例如你工作能力很強,或許有些自私,有些人也許就欣賞工作能力,而不太注重你的自私,好比家電耐用品質好,但不在乎耗電一樣。這樣,“工作能力強”便成為你的品牌。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多少總會有一點缺點,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揚長避短才是生存之道。借“品牌”來幫助自己成功是個好辦法。
一位老師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假如你手中有一個杯子要推銷出去,它的成本價是2元錢,你能賣出怎樣的價錢?當時很多同學都不知如何回答是好。老師又接著講關於杯子和“品牌”的關係。他說單純是賣這個杯子,最多也不過四五元錢;如果這個杯子款式新穎別致,或許就能賣到七八元;倘若這個杯子是名牌產品,賣到10元不成問題;如果吹噓這個杯子有磁化軟化水質、消毒殺菌等特殊的功能,價格可能將達到15元;假如這個杯子又沾染上了名人事件的光,那麼賣百元也不算很貴;此外,假如這個杯子曾經有過一段獨特的經曆,比如說是從沉沒海底的泰坦尼克號上打撈上來的,即使價值千元以上人們也會爭相購買的。同樣一個杯子,它的使用價值並未發生多大變化,都是用來喝水的。可是,因為“品牌”的不同,它的價值也發生了變化。由此我們便發現,其實他們真的他們買的和賣的,不僅僅是杯子本身,更多的是杯子以外的東西。這以外的東西便是“品牌”。
打響名氣,樹立品牌能夠讓你有意外的驚喜。進入21世紀,各行各業都麵臨激烈的競爭。凡事都要講究“又快又好”。因此借助它是比較實用的。
海爾集團生產的洗衣機被人稱為“節水牌洗衣機”。2000年6月2日,濟南市發布了經山東省公證處公證的“濟南市節水辦、濟南市消協對濟南市家電市場洗衣機用水情況的調查公告”。公告說,濟南市節水辦、消協於5月3日以商場購機的形式對若幹品牌的洗衣機進行了抽查檢驗。結果發現在汙染源相同、水源及水壓相同、洗滌物品及重量相等、標準洗滌程序、同一種洗滌劑、洗淨度達到國家標準要求的情況下,各品牌洗衣機用水量如下:滾桶式:小鴨56.9公升,西門子84.2公升,小天鵝99.7公升,海爾42.3公升。波輪式:三洋榮事達173.4公升,小天鵝167.5公升,鬆下125.9公升,海爾小神童66.8公升。
海爾集團迅速利用這一公告進行促銷。據介紹,6月4日,濟南某報刊登了宣傳海爾洗衣機節水效果顯著的軟廣告之後,以“洗衣機節水大比武、海爾勇奪雙冠王”為標題的宣傳彩頁均被濟南各大商場發放。6月8日,該宣傳頁就出現在沈陽、西安、北京等城市。6月11日,海爾在濟南市中心廣場豎起“洗衣機節水大比武、海爾勇奪雙冠王”的巨幅標語。
我國北方缺水比較嚴重,2000年又逢大旱,因此全國各地政府均大力提倡節水,濟南市更提出“節水進家庭”的口號。海爾也因此而發財並給競爭對手以沉重的打擊。
人類所擁有的豐富想像力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人的一切行為,都不同程度地注入了個性思想。物質的需求和精神的需求,早已經排成自然的因果程序融進了靈魂的深處。人們購買衣服不僅僅是為了禦寒,同時購買的還有美和自信;購買食物不僅僅是為了生存,最主要的是為了追求快樂和享受;買房子求的是安全感,買汽車要的是成就感,買家具有的是溫馨……
名氣是無形的,但是在現代的社會中,它的作用不容他們忽視。有了名氣,人們便會另眼看你。如同古人語:“士別三日,另當刮目相看。”
巧借名親,揚名顯威
機遇和才幹同樣重要。一個有才幹的人如果沒有機遇,那麼他們的才幹也隻能帶入棺材。
許多時候,人的能力都是不相上下的,關鍵是你能否尋找到可以借助的外在條件,增強自己的影響與勢力,成就自己的事業。
在美國曆史上出現過兩個羅斯福總統,老羅斯福是指奧多·羅斯福,小羅斯福是富蘭克林·D·羅斯福。兩個羅斯福是叔侄關係。
富蘭克林·D·羅斯福進入哈佛大學以後,一直想出人頭地。哈佛同美國其他大學一樣,把體育活動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可富蘭克林的體格使他不能在這方麵有所發展,他太瘦弱,身材也較高,但體重卻不及常人。因此,他在參加橄欖球隊、劃船隊時都未能入選,隻能幹個“拉拉隊”隊長。女孩子們打趣地叫他“媽媽的乖兒子”、“羽毛撣子”。如此看來在體育方麵是沒有出路的,富蘭克林決定另謀他途。
他看中了哈佛校刊《緋紅報》。校刊的編輯在哈佛師生中是引人注目的,但這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到的事。為了達到目的,他巧妙地利用了其堂叔老羅斯福的關係和影響。
老羅斯福當時是紐約州的州長。一天,富蘭克林來到老羅斯福家中,對堂叔說哈佛學生都很崇拜老羅斯福,尤其想聽聽老羅斯福的演說,希望一睹州長的風采。老羅斯福一時興起,抽空來到哈佛發表了一場演說。演說從頭到尾都是富蘭克林一手操辦,而且,演說後,老羅斯福又接受了富蘭克林的單獨采訪。這樣一來,校刊編輯部終於注意上了他,認為富蘭克林有當記者的天才,就吸收他做了助理編輯。
不久,老羅斯福作為麥金榮的競選夥伴與民主黨的布賴恩競選總統。哈佛大學校長查斯·埃利奧特的政治傾向自然是引人注目的。富蘭克林決定充分利用這次機會,向主編提出要訪問校長。主編認為是徒勞的,而富蘭克林卻堅持要試試看。
校長埃利奧特接見了這位一年級的新生。麵對威嚴的校長,小羅斯福表現得十分堅強,他堅持要校長表明他自己將投誰的票。埃利奧特很賞識他的勇氣,很高興地回答了他的問題。此後,不但《緋紅報》上刊登了富蘭克林采寫哈佛校長對競選總統發表看法的獨家消息,全國各大報紙也紛紛轉載。富蘭克林也因此一時成為人們談論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