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鳳凰男與孔雀女的較量(1 / 2)

鼎天小說居.dtxsj.采訪手記:

畢業六年,他始終覺得自己不是北京人。艾拉書屋.26book.有個文化人喜歡用的詞,叫“疏離感”,他說在學校的時候,一般都是文科的同學動不動說與北京這個城市和市民之間有“疏離感”,他感覺不是很明顯。都說校園是象牙塔,他以為沒那麼風雅,隻覺得一牆之隔,隔開了他和這個畢業之後必須麵對的城市以及必須融入的城市生活,還好,可以暫時什麼都不想。畢業時,文科生們把這個詞變成一句話:“北京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不是我們的。”他思忖這是一句玩笑,一座城市,它誰的都不是,同時也屬於每個人。

真正感到和北京甚至北京以外的大城市之間的疏離感,是在畢業之後。他所在的單位接收的應屆畢業生中隻有兩名女生是北京本地人,包括他在內的另外七名男生來自七個省,家庭住址寫到最細致的時候基本都是某某村。人事處的老同誌給他們安排住處“過渡”,大家都大包小包的拖著,一起安置在辦公樓側麵不起眼的小白樓----司機班。他們有一部分住房補貼,但這筆錢隻夠租住一間平房,想住得舒服點,要從自己嘴上省錢。七個人都是從司機班出發開始一點點改變居住條件,他從住450塊錢的地下室前進到住上月租1500元的一居室樓房,用了近兩年時間。

手中的錢所剩不多,日常開銷要精打細算。在北京度過九個冬天,他隻有一件羽絨服和一件棉夾克。棉夾克九歲半,來上大學那年買的,至今未退役,羽絨服是上班第007章吃團圓飯,我爸說,鳳凰男好啊,讓你們能從咱家這雞窩裏飛出去,爹娘都拚了老命,你看看你媽,不到五十歲的人,看著像不像老太太?趕日後你弟弟考上北京,你們帶她去整容,北京女子不是都整容?以後你們娶親還要會親家,不要丟你們兄弟的臉。我爸雖說是木匠,說話很有意思,他喜歡看書,聽戲,撿到人家不要的書自己當寶貝舀回來看,還給我們念,那是小時候。我爸喝酒,說完了我媽說,給你爸那雙手也整整容,一輩子開料做活,看不得了。一家人有說有笑,我心裏不舒服。我知道爸媽帶我們的苦處,我沒理由對他們不好。誰嫌棄他們我也不嫌。

我在北京一個月掙4千多,加上年終獎和各種福利最後平均下來月收入不到6千。沒買房子,目前買不起,現在住的房子是租的,一居室,1500塊錢一個月。我租這個房子距離單位隻有十分鍾的路,上下班能省下不少時間,最重要的是領導有事我能隨叫隨到,我在秘書處,工作性質是這樣。我們單位像我這樣的留京學生不少,大家的狀況都差不多。我這個年紀還不結婚,在老家人覺得不可思議,在我們單位的“剩男”堆裏隻能往後排,還有比我年紀大、清華畢業的鳳凰,一樣單身。

在北京生活有十年,我還是覺得自己不是北京人。不一定是這個城市不接納我,我想應該也是我自己沒能從心裏融合進來。是不是自卑呢?我不知道。反正就是覺得對於這個城市來說,自己是外人。生活中真正交往的北京人很少,我的同學很多都是外省市考進來的,天南地北哪裏人都有,經常走動的還有甘肅老鄉。我其實很想家,到了覺得自己對未來比較沒信心覺得前途渺茫的時候,更想回老家。

與大學女友分手:不想“借勢”

我原來不接受相親介紹對象什麼的,總覺得還是應該自己去遇見一個喜歡的人,從互相吸引到慢慢建立起感情,比較自然。現在年齡越來越大,難度越來越大,覺得這種方式也能接受,就是以戀愛結婚為目的去認識人,開門見山,不行也不會拖拉,簡單快捷,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