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日清日高,從優秀到卓越(1 / 3)

審視所做的,並追求更高可能

人的一生要度過許多的“今天”,可以說,這樣的每一天都是組成人生的基本構件。然而看似簡單的人生卻常常會在迷惑中度過。尤其是對那些認真工作的人來說,這樣的迷惑或許就更深血。他們會思考自己究竟為了什麼去從事這項職業,不斷思索勞動的目的,思考工作的意義。也許越是苦苦思索,越是不得其解。就連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也深陷在這個謎題之中。

在稻盛參加工作後的第一家公司,他反複進行著有成功也有失敗的實驗。當時在無機化學研究的同齡人中,有人赴美留學,拿著豐厚的獎學金;有人在知名的大企業,用最領先的設備進行最尖端的實驗;稻盛在這麼一個瀕臨倒閉的企業裏,日複一日地用簡陋的設備做著混合原料粉末的工作。

他不時會冒出這樣的想法:一直做如此單調的工作,又能搞出什麼科研成果來呢?

或者更心灰意冷:自己的人生將來又會是怎樣一番情形呢?

每當他想到這些,就不禁覺得前途無望,消極落寞。

也許一般人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和自己說:要有遠見,向未來看吧。也就是說,不要將自己的目光停留在眼皮底下,而要從長遠的角度展開自己的人生藍圖,而眼前的工作隻是這長期規劃中的一個環節。

然而稻盛采用了一種與之相反的看法。他從短期的觀點來看,不再癡迷於不著邊際的遠景,而隻是留神眼下的事情,於是擺正自己對工作的態度。

他給自己定下規矩:今日事今日畢,今天的目標今天一定要完成。工作的成果和進展以一天為單位區分,然後切實完成。

在每一個“今天”中,前進是最低限度,無論這一步是大是小,總要向前推進。

同時,要反思今天的工作,以便為明天總結出一點經驗或教訓。為了達到目標,不管天氣多麼惡劣,不管境遇多麼艱難,稻盛都全神貫注,全力以赴。一天,一個月,一年過去了,五年,十年,他始終鍥而不舍。直到今天,他踏入了當初根本無法想象的境地。

就這樣,奔著“今天”的目標去,讓每一個“今天”都沒有虛度的遺憾,每天獲得積累。今天比昨天更好,明天又比今天好。將今天一天作為“生活的單位”,天天精神百倍,日複一日,拚命工作,以這種踏實的步伐,就能走上人生的王道。

所謂未來是每一個“今天”的累積。因此稻盛和夫主張人們在建立未來的目標時,要設定高於自己能力的目標,然後不遺餘力地工作,去實現這個目標。要下定決心去完成今天自己“不能勝任”的目標。

想盡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哪怕每天隻有一點點進步,以便在“未來這個時點”實現既定的目標。如果隻用自己現今的能力來判斷決定能不能做,那麼,就沒有挑戰新事業,或者實現更高的目標的可能性。人的能力有像黃金一樣,有著良好的延展性。基於對這一點的堅信,麵向未來,去描繪自己理想的人生。

小池33歲就背井離鄉,在若尾商店做小店員,日後卻成為小池商店董事長、山一證券公司創辦人、小池銀行董事長和東京瓦斯公司董事長。

一天,有人問他致富的秘訣。

小池回答:“所有成功的企業家都不會冒失莽撞,也不會操之過急,而是腳踏實地地從山腳一步一步堅實而穩定地攀登到山頂的。他們不會夢想一下子就跳到頂峰,而是先從他們能力所及的事著手,先做小生意,腳踏實地學習,一步一步充實自己的實力先,做成功小生意,然後做更大的生意,這樣才不會失敗。然而很多失敗的生意人都犯了很大的錯誤,他們想一步登天,自己隻有100萬,卻自不量力大舉借債來做1000萬的生意,結果,負擔不起利息額,入不敷出,雖然艱苦掙紮,但仍然失敗了。就好像沒有開花就想結果,一年級剛念完就想跳至六年級,自然非失敗不可。”

小池有今天的成就,也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成功的路上沒有人能夠一步登天,必須從小事做起,付出你的熱情和努力。如果你每天比別人進步一點點,幾年下來,就會進步一大截,這樣日積月累,必然收獲很多。

“一口不能吃成大胖子”,成功是不能速成的,製訂一個計劃,每次讓自己提高“一厘米”,時間長了,必定會發生自我升值“核聚變”。如果你對自己的要求是一次到頂,那麼你便再也沒有了緩步前進的空間。每次隻把目標提高“一厘米”,就可以輕鬆上陣,從而讓自己的成績穩步提高。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終有到達成功的那一天。

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複做。每天進步一點點是簡單的,之所以有人不成功,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他不願意做那些簡單而重複的事情。越簡單、越容易的事情,人們也越容易忽略它。

要求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就要讓自己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今天要比昨天強,今天的事情今天做,每天都在為心中那個大目標做著不懈的努力!為此,要始終保持一份平靜、從容的心態,沉住氣,步履穩健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不虛度每一天,不放過每一天的繁忙,不原諒每一天的懶散,用“自勝者強”來勉勵、監督和強迫自己,克服浮躁。

要求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不是做給別人看,所以不能懈怠,更不能糊弄自己,而是要用嚴於律己的人生態度和自強不息、每天進步一點點的可貴精神,走一條回歸自然的光明大道。隻要你能做到每天進步1%,終有一天你會贏來100%的輝煌。

居安思危,在不斷反省中成長

一隻野狼臥在草上勤奮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對它說:“天氣這麼好,大家在休息娛樂,你也加入我們隊伍中吧!”野狼沒有說話,繼續磨牙,把它的牙齒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問道:“森林這麼靜,獵人和獵狗已經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處徘徊,又沒有任何危險,你何必那麼用勁磨牙呢?”

野狼停下來回答說:“我磨牙並不是為了娛樂,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獵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時,我想磨牙也來不及了.而平時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時就可以保護自己了。”

未雨綢繆,居安思危,這樣在危險突然降臨時,我們才不至於手忙腳亂。書到用時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實學問,臨時抱佛腳是來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沒有機會,然而當升遷機會來臨時,再歎自己平時沒有積蓄足夠的學識與能力,以致不能勝任,也隻好後悔莫及。

具有危機意識的人,能夠時時審視自己的人,他們會時時考慮:我到底有多少力量?我能幹多少事?我該幹什麼?我的缺點在哪裏?為什麼失敗了或成功了?這樣做就能輕鬆地找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為以後的行動打下基礎。

反省是一個人不斷完善自我的最佳途徑,一個人隻有不斷反省自我的不足,才能夠在解決問題中不斷進步。

桑德士是肯德基炸雞的創始人。他曾自己經營了一家汽車加油站,但經營不善以至於入不敷出,他以為是受經濟危機的影響。他無奈地宣布:“加油站倒閉了。”

第二年,他又重新開了一家帶有餐館的汽車加油站。但是,一場無情的大火把他的餐館燒了。他毫不顧及到底是為什麼,也沒有放棄,他認為:危機正是機遇。最危險的時候,也就是你的爆破力發展到最大程度的時候,因而,他發誓要重新振作。

不實事求是地找出犯錯的根源,勃勃的雄心在事實麵前顯得多麼空洞乏味啊!

他最終還是振奮起來,建立了—個比以前規模更大的餐館。可是,厄運又找上門來。因為附近另外一條新的交通要道建成通車,桑德士餐館前的那條道路因而變得背街背巷了,顧客也因此而劇減。

但究其失敗的根源,在於桑德士對經營管理一竅不通,他的管理製度定得很鬆散,員工的工作態度鬆鬆垮垮。經營加油站時,他的流氓員工偷油;經營帶有餐館的汽車加油站時,員工亂扔煙頭;經營以前規模更大的餐館時,餐館沒有回頭客也是因為製度不健全。

他找到了他總是犯同一類型的錯誤的原因,他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善於經營的老板,因為他自己平常就是一個不拘小節,大大咧咧的人。

後來,桑德士放棄了餐館。他不想再保留那個極為珍貴的專利——製作炸雞的秘方,他決定賣掉它。他教授給各家餐館製作炸雞的秘訣——調味醬。每售出一份炸雞他將獲得5美分的回報。6年之後,出售這種炸雞的餐館遍布美國及加拿大,共計400家。當時,桑德士已經70多歲了。1992年,肯德基炸雞的連鎖店共計擴展到9000家。

假如桑德士不知反省,蠻幹到底,他會一無所有、一事無成,食客們也不會吃到價廉味美的肯德基炸雞。

職場上,我們也須時常停下腳步,回首之前做過的工作,想想自己所做的事情,判斷所得與所失,這樣才能夠沉澱我們的經驗,汲取我們的教訓,為繼續前行得更加平穩,為日事日清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