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變通做事,巧幹勝於蠻幹(3 / 3)

於明君開拓思路,不斷革新,為企業的發展和壯大,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一個對工作不斷提高、不斷努力的人,終將會和企業一起走向卓越。

許多時候,人生中的失敗,不是因為我們努力得不夠,而是我們還暫時沒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條路。同理,很多時候,工作中我們無法解決問題,也可能是因為我們的方法沒用對。所以當我們為了自己的某個目標而努力,卻又處處碰壁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考慮自己是否找對了方法,是否需要一場思維革命。

當你開始不斷地進行自我革命,不斷超越自我的時候,相信你的事業,你的人生都將不斷邁向更高遠的境界。

變通執行,讓危機化良機

變通執行強調的是執行中的“以變應變”,它不僅能保證策劃得到的管理方案的執行落實,還能充分應對日事日清過程中的種種變化,最終達到預期目標。變通執行為員工在執行過程中解決困難提出了又一個新的思路,更是當下企業管理中不可忽視和必須要關注的管理焦點。

其實,工作就像打井,如果在一個地方總打不出水來,你就考慮可能是打井的位置不對,從而及時轉換思路,去尋找一個更容易出水的地方打井。所以,在遇到危機時,最好的辦法是把你的努力轉到那些被允許的事情上去,另一個行動機會可能又會直接擺到你的麵前。

一天,在英國某法庭上,一位中年婦女聲淚俱下,麵對法官,嚴詞指責丈夫有了外遇,要求和丈夫離婚。她指責丈夫不論白天還是黑夜,都要去運動場與那“第三者”見麵。法官問這位中年婦女:“你丈夫的‘第三者’是誰?”她大聲地回答:“‘第三者’就是臭名遠揚、家喻戶曉的足球。”

麵對這種情況,法官啼笑皆非,不知如何是好,隻得勸這位中年婦女說:“足球不是人,你要告也隻能去控告生產足球的廠家。”不料,這位中年婦女果真向法院控告了一年可生產20萬隻足球的足球廠。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卻是這家被人控告到法庭上的足球廠,他們在接到法院的傳票後,不怒反喜,竟十分爽快地出庭,並主動提出願意出資10萬英鎊作為這位中年婦女的孤獨賠償費。這位太太喜出望外、破涕為笑,在法庭上大獲全勝。

大家知道,英國是現代足球的發祥地,英國人對足球的酷愛幾乎達到了發狂的地步,這場因足球而引起的官司自然在全英國產生了巨大的轟動效應,各個新聞媒體紛紛出動,做了大量的報道。頭腦精明的廠長敏銳地利用了一次非常糟糕的事件大做文章,沒花一分錢的廣告費,卻讓他和他的足球廠名聲大振。

這位足球廠廠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位太太與其丈夫鬧離婚,正說明我們廠生產的足球魅力之大,並且她的控詞為我廠做了一次絕妙的廣告。”後來,這家足球廠的產品銷量因此直線上升,成為同行中的“領頭羊”。

逆風的鷹飛得更高,危機之中隱藏著良機。任何失敗、任何問題,都可通過積極思考、變通來解決。善於變通者能將危機轉化為良機。如果你知道怎樣利用危機的話,危機就是你最大的盟友,你就可以通過危機獲得勝利。

遇到危機轉變思路,往往很輕易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下麵是兩種有效的方法,可供參考:

1.變通地對待危機

困境常與機會並存,任何危機都蘊藏著新的機遇,這是一個顛撲不破的執行真理。學會變通地對待危機,可能前一刻還讓你頭痛不已的“麻煩”,下一刻便會變成讓你喜笑顏開的機會。

2.懂得利用危機

假如你希望利用危機,你得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必須有目標,準備冒險去獲得。如果你能在危機剛開始,別人還處在困惑或混亂的狀況下果斷行動,那麼你就能占得先機。

應對問題的八大變通思維方法

思維方法,簡單地說就是思路,就是思考問題的路線、途徑。思考問題都要遵循一定的路線途徑,也就是都要運用一定的思維方法。碰到困難時,學會用正確的思維方法去思考,往往很輕易就能找到解決的方案。

沒有絕望的形勢,隻有絕望的人。有時,善於打開傳統思維的死結,或從事物本身存在的差異上考慮問題,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下麵,我們簡要地介紹幾種常用的思維方法,供大家參考。

1.係統思維法

一次,“酒店大王”希爾頓在蓋一座酒店時,突然出現資金困難,導致工程無法繼續下去。在沒有任何辦法的情況下,他突然心生一計,找到那位賣地皮給自己的商人,告知自己沒錢蓋房子了。地產商漫不經心地說:“那就停工吧,等有錢時再蓋。”

希爾頓回答:“這我知道。但是,假如老蓋不下去,恐怕受損失的不隻我一個,說不定你的損失比我的還大。”

地產商不解。希爾頓接著說:“你知道,自從我買你的地皮蓋房子以來,周圍的地價已經漲了不少。如果我的房子停工不建,你的這些地皮的價格就會大受影響。如果有人宣傳一下,說我這房子不往下蓋了,是因為地方不好,準備另遷新址,恐怕你的地皮更是賣不上價了。”

“那你要怎麼辦?”

“很簡單,你將房子蓋好再賣給我。我當然要給你錢,但不是現在給你,而是從營業後的利潤中,分期返還。”

雖然地產商老大不情願,但仔細考慮,覺得他說的也在理,何況,他對希爾頓的經營才能還是很佩服的,相信他早晚會還這筆錢,便答應了他的要求。

為何希爾頓能夠創造這種常人不可思議的奇跡呢?

就在於他妙用了一種智慧——係統智慧。其中最根本的一條,是他把握了與對方並不隻是一種簡單的地皮買賣關係,而更是一個係統關係——他們處於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共同利益係統中。

2.類比思維法

所謂類比,是從兩個或兩類對象具有某些相似或相同的屬性的事實出發,推出其中一個對象可能是有另一個或另一類對象已經具有的其他屬性的思維方法。

類比思維具有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類比思考往往都遵循這樣三步:

(1)對現象的警覺,即“臨機觸動”。

(2)觸類。

(3)旁通。

這三點在瞬間的合一,就是相似性的直覺。

3.逆向思維法

工作中遇到困難時,如果能夠避免與問題正麵交鋒,而采取逆向思維,從逆向入手來分析、解決問題,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在工作中,更需要逆向思維,逆向思維可以創造出許多意想不到的人間奇跡。人們習慣於沿著事物發展的正方向去思考問題並尋求解決辦法。其實,對於某些問題,尤其是一些特殊問題,從結論往回推,倒過來思考,從求解回到已知條件,反過去想或許會使問題簡單化。

4.邏輯思維法

邏輯思維法,就是根據事物的部分特征,靠邏輯推理揭示事物完全麵貌的方法。

5.發散思維法

發散思維是觀察一個事物時,通過聯想與想象,將思路拓展開來,而不僅僅局限於事物本身的一種方法。這種發散式思維能夠打破原有的思維格局,特別是對於創造者可提供一種全新的思考方式。

6.平麵思維法

什麼是平麵思維法呢?著名思維學家德·波諾的解釋是:“平麵”針對“縱向”而言。“縱向思維”主要依托邏輯,隻是沿著一條固定的思路走下去,而平麵則偏向多思路地進行思考。為此,他打了一個通俗的比方:

在一個地方打井,老打不出水來。按縱向思考的人,隻會嫌自己打得不夠努力,而增加努力程度。而按平麵思維法思考的人,則考慮很可能是選擇井的地方不對,或者根本就沒有水,或者要挖很深才可以挖到水,所以與其在這樣一個地方努力,不如另外尋找一個更容易出水的地方打井。

“縱向”總是放棄別的可能性,所以大大局限了創造力。而“平麵”則不斷探索其他可能性,所以更有創造力。

其實,有不少優秀的人,也在通過自己獨特的方式來進行這種“換地方打井”的創造。鬆下幸之助就是這方麵的高手。

在工作中,如果隻在一條路上走,很容易會覺得路已經走絕了。但實際上,路的旁邊也是路,而且條條都是新的路,隻要善於開拓,就能引領你走向成功。

7.側向思維法

思考問題時,不從“正麵”的角度去考慮,而是通過出人意料的側麵來思考和解決問題。

8.簡單思維法

一提到高效益的工作,許多人腦海中就浮現出了複雜的設計圖、繁瑣的運算模式。實際上,如果你擁有將思維化繁為簡的智慧,就能得到四兩撥千斤的收益。簡潔是一種高素質邏輯思維的體現。它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直接準確,就如同有的人一眼看去就給人一種精幹的印象一樣,沒有多餘的贅肉與裝飾,言談舉止絕不拖泥帶水,拖拖拉拉。我們完全可以從日常的諸多小事入手,來練就這種本領。但遺憾的是,在日常工作中,卻經常可以看到這種現象:某位員工就某件事情彙報了半天,領導卻不得要領,不知其主要說什麼;某位員工就某件事寫了一篇文字材料,洋洋數千言,可這件事到底是怎麼回事,看了半天也不明白。這是效率低下的普遍表現。

做事是智慧的一種運用。麵對紛繁複雜的問題,做事的思維和方法應該從簡切入,以簡馭繁,化繁為簡,避免陷入繁中添亂、漫無頭緒的窘境。做事的全部奧秘就在於越簡單越好。簡單的東西,往往是最有力量的。但遺憾的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問題總可以用更簡單的方法去解決,無論這是個多麼複雜的問題。人們最常見的習慣是,一看見重要的事情,往往會用複雜的方法去解決。結果,事情越做越複雜,最後變得更加困難。

事實上,一旦你擁有化繁為簡的智慧,你自然會進入一個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廣闊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