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要事第一,忙要忙在點子上(2 / 3)

第Ⅳ象限是緊急但不重要的事。表麵看似第一象限,因為迫切的呼聲會讓我們產生“這件事很重要”的錯覺——實際上就算重要也是對別人而言。電話、會議、突來訪客都屬於這一類。我們花很多時間在這個裏麵打轉,自以為是在第Ⅰ象限,其實隻是在第Ⅳ象限徘徊。

現在我們不妨回顧一下上周的生活與工作,你在哪個象限花的時間最多?請注意,在劃分第Ⅰ和第Ⅲ象限時要特別小心,急迫的事很容易被誤認為重要的事。其實二者的區別就在於這件事是否有助於完成某種重要的目標,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便應歸入第Ⅲ象限。

要學會把時間花在第Ⅱ象限,做重要而不緊迫的事。那樣才會減少重要的事進入第Ⅰ象限,變得緊急。

在工作中,我們需要時刻提醒自己,怎樣做才是創造最高工作效能的最佳方式?找到重要但不緊急的事,之後用上全部的智慧、最恰當的方法去做好它,你才能高效準確的做事。

集中精力解決根本問題

問題的根本直接關係到處事效率的高低。想要做到日事日清,首先抓住最根本的地方,並采取相應措施,這是十分關鍵的。

衡量一個人做事是否高效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看他能否找到病根,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一家賓館的電梯需要進行維修。電梯維修公司和賓館早就簽訂了合同,經過檢查後,維修公司將維修的時間定於5天之後,但維修時間在12個小時以上。這必然會給客人帶來不便,即使不全部停業,較高樓層的客房恐怕也得暫停使用。這本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當時正好遇到賓館的人事變化,賓館剛剛承包給一位新經理經營,而且正處於旺季,要他將電梯停用12小時,他斬釘截鐵地拒絕了。維修公司接連派了3批人與他接洽,但都被他拒絕了。於是,公司派了一位老員工去和他交涉。

這位老員工,沒有過多地和他客套,隻說了幾句話:“經理,我知道現在是經營酒店的黃金時間,但我們檢查後發現,電梯已經到了必須大檢修的時候。如果不及時維修,也許不久就會帶來更大的損失,到時電梯停的可能就不是12小時,而是幾天了。更可怕的是:如果某天電梯出事,造成人員傷亡,到時給你造成的,也許就不僅僅是經濟損失了,甚至還得承擔法律責任。”

這一來,經理不得不接受他們的意見,按時檢修了。

老員工抓住了問題的要害,才能曉之以理,讓老板接受他的提議。愛因斯坦說:“將一個問題準確地界定,就等於解決了問題的一半。”解決問題不能一味地靠決心和蠻力,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到問題的根本,發現問題的關鍵。抓住了根本,把精力放在最具生產力的事情上就能夠一舉擊破難題。

當你麵臨很多的工作,不知如何著手時,當你耗盡全身的精力,工作效率仍然提不上去時,當你為花了太多的精力做沒多大意義的事而懊悔不已時,那麼,就應該及時審視一下自身,看看自己是否抓住了事情的根本,有沒有觸到問題的要害。

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經濟學家及社會學家巴萊多提出:在任何一組東西之中,最重要的通常隻占其中的一小部分。這就是著名的“巴萊多原則”。

“大多數人無法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就是因為他們把太多的精力花在次要的事情上。用大量的時間去完成重要的工作,這是巴萊多原則告訴我們的工作技巧。”一位優秀員工如此說。

在工作中,將80%的精力用來完成最重要的事情,一個人的潛力就能得到更好的發揮,這就好像一個果農要想在秋天獲得豐碩的成果,就要把果樹上麵的多餘枝杈剪除掉,這樣一來,他就可以在來年享受到收獲的快樂。

為了做到日事日清,我們應把精力放到根本問題上,你可以這樣要求自己:

1.遵循“二八原則”分配精力

“二八原則”告訴我們,應該將80%的精力花在解決問題的根本上,隻有這樣,你才能高效率地運用有限的精力,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2.安排事情的優先順序

學會根據自己的核心能力,排定日常工作的優先順序。優秀員工都是以分清工作主次來統籌安排精力和時間,把有限的精力和時間用在最具有生產力的地方。

3.全神貫注,集中精力

鑒於任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你還必須學會聚精會神、全身心投入。對於任何員工來說,要想切實地提高工作效率,你必須專注於重要的事務,否則精力分散,隻能一事無成。

有詩雲:“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把種種事務看成敵人,就要訓練自己敏捷的思維和靈便的身手,看清什麼是最根本的,出手的時候能一擊而中。這才是高效執行員工的辦事之道。

高效地過濾有價值信息

世界每時每刻產生的新信息充斥於每一個角落。據美國某研究機構的統計,全世界僅一天之內正式發表的論文,如果要一個人全部看完(假如能將其全部看懂),大概要1100年!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每天也可以接收到很多種信息,具體而言,我們占有信息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種:

1.閱讀法

通過快速閱讀圖書、報刊等獲取信息。運用此法重在一個“快”字,在閱讀時不要考慮其他事情,盡可能多接觸相關的資料。

2.捕捉法

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甚至電話、會議等渠道來捕捉信息。運用此法要注意保持客觀的態度,聚精會神地聽,了解說話者的意思,把握其意圖。

3.調查法

從各項社會調查中收集信息,要掌握調查方法,進行縝密的調查。一些全球知名的公司如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杜邦、IBM等都非常喜歡到最佳作業典範企業進行現場調查。他們的理由是可以得到更為真實的第一手材料。

4.交換法

用你自己所擁有的信息與別人進行交換,以獲取對方的信息。有人說:“你拿一個蘋果與別人交換蘋果,你隻得到一個蘋果。但你拿一條信息與別人交換信息,那你就得到兩條信息。”

通過以上方法我們可以占有信息,但是,如果我們隻會占有信息,而不將無用、無效的信息過濾掉,那麼我們將被淹沒在信息的洪流中,永遠都無法實現自己的目的。要使用“信息過濾器”將大量信息一層層過濾。依照信息過濾器,我們可以篩去一些無關的信息,將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主要目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