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二回 高俅發跡鴛鴦拐 楊戩謀定富貴圖(2 / 3)

後來哲宗天子因拜南郊,感得風調雨順,放寬恩大赦天下。那高俅在臨淮州,因得了赦,思量要回東京。這柳世權卻和東京城裏金梁橋下開生藥鋪的董將士是親戚,寫了一封書劄,收拾些人事盤纏,齎發高俅回東京,投奔董將士家過活。

當時高俅辭了柳大郎,背上包裹,離了臨淮州,迤邐回到東京,徑來金梁橋下董生藥家,下了這封信。董將士一見高俅,看了柳世權來書,自肚裏尋思道:“這高俅我家如何安著得他?若是個誌誠老實的人,可以容他在家出入,也教孩兒學些好。他卻是個有過犯來,被斷配的人,舊性必不肯改。若留住在家中,倒惹得孩兒們不學好了,待不收留他,又撇不過柳大郎麵皮。”當時隻得權且歡天喜地,相留在家宿歇,每日酒食管待。住了十數日,董將士思量出一個路數,將出一套衣服,寫了一封書簡,對高俅說道:“小人家下螢火之光,照人不亮,恐後誤了足下。我轉薦足下與小蘇學士處,久後也得個出身,足下意內如何?”高俅大喜,謝了董將士。董將士使個人將著書簡,引領高俅,徑到學士府內。小蘇學士是風雅的人,見高俅自是琴棋書畫,吹拉彈唱樣樣皆精,也是喜歡。高俅托在學士府,又是兩年。忽一日,學士喚高俅道:我知你是個伶俐的人,倒想留你在府,做個親隨。怎奈朝中狐黨不肯相容,命我出任邊遠州軍,不日啟程。某自知此行凶險,你是有後福之人,不忍羈絆。就薦你去駙馬王晉卿府裏,做個隨從。人都喚他做小王都太尉,他便喜歡你這樣的人。”高俅聽了,痛哭了一回。次日,辭了小蘇學士,就投那小王都太尉處。

這太尉乃是哲宗皇帝妹夫,神宗皇帝的駙馬。他喜愛風流人物,正用這樣的人。一見小蘇學士差人持書送這高俅來,拜見了,便喜。隨即收留高俅在府內做個親隨。自此高俅遭際在王都尉府中出入,如同家人一般。自古道:“日遠日疏,日親日近。”忽一日,小王都太尉慶誕生辰,分付府中安排筵宴,專請小舅端王。這端王乃是神宗天子第十一子,哲宗皇帝禦弟,現掌東駕,排號九大王,是個聰明俊俏人物。這浮浪子弟門風幫閑之事,無一般不曉,無一般不會,更無一般不愛。即如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踢毬打彈,品竹調絲,吹彈歌舞,自不必說。當日王都尉府中,準備筵宴,水陸俱備。但見:

香焚寶鼎,花插金瓶。仙音院競奏新聲,教坊司頻逞妙藝。水晶壺內,盡都是紫府瓊漿;琥珀杯中,滿泛著瑤池玉液。玳瑁盤堆仙桃異果,玻璃碗供熊掌駝蹄。鱗鱗膾切銀絲,細細茶烹玉蕊。紅裙舞女,盡隨著象板鸞簫;翠袖歌姬,簇捧定龍笙鳳管。兩行珠翠立階前,一派笙歌臨座上。

且說這端王來王都尉府中赴宴,都尉設席,請端王居中坐定,都尉對席相陪。酒進數杯,食供兩套,那端王起身淨手,偶來書院裏少歇,猛見書案上一對兒羊脂玉碾成的鎮紙獅子,極是做得好,細巧玲瓏。端王拿起獅子,不落手看了一回道:“好!”王都尉見端王心愛,便說道:“再有一個玉龍筆架,也是童匠師一手做的,卻不在手頭,明日取來,一並相送。”端王道:“敢是端禮門外篆碑的童大郎麼?”王都尉道:“是極。”端王大喜道:“可知此人身在何處?本王卻是愛他的石碑久矣。”王都尉歎道:“隻聽得遭舊黨害了,不知所去。”端王又歎了一回。兩個依舊入席,飲宴至暮,盡醉方散。端王相別回宮去了。

次日,小王都太尉取出玉龍筆架,和兩個鎮紙玉獅子,著一個小金盒子盛了,用黃羅包袱包了,寫了一封書呈,卻使高俅送去。高俅領了王都尉鈞旨,將著兩般玉玩器,懷中揣著書呈,徑投端王宮中來。把門官吏轉報與院公。沒多時,院公出來。卻見這院公長甚麼模樣?

目若鷹鉤眉似帚,滿麵黃盤口如鬥。

閹人偏出煙花地,揣迎上意最拿手。

這院公姓楊名戩,最是端王心腹。乃問高俅:“你是哪個府裏來的人?”高俅施禮罷,答道:“小人是王駙馬府中,特送玉玩器來進大王。”楊公公道:“殿下在庭心裏和小黃門踢氣毬,沒空見你。你且將寶貝留下,自回去吧”高俅道:“駙馬隻要小人親手交於大王,不敢勞煩公公。”覷得方便處,遞了一個蒜條金與那公公藏了。公公知其是精細的人,親自引到庭前。高俅看時,見端王頭戴軟紗唐巾,身穿紫繡龍袍,腰係文武雙穗絛。把繡龍袍前襟拽紮起,揣在絛兒邊。足穿一雙嵌金線飛鳳靴,三五個小黃門相伴著蹴氣毬。高俅不敢過去衝撞,立在從人背後伺候。也是高俅合當發跡,時運到來,那個氣毬騰地起來,端王接個不著,向人叢裏直滾到高俅身邊。那高俅見氣毬來,也是一時的膽量,使個鴛鴦拐,踢還端王。端王見了大喜,便問道:“你是甚人?”高俅向前跪下道:“小的是王都尉親隨,受東人使令,齎送兩般玉玩器來,進獻大王,有書呈在此拜上。”端王聽罷,笑道:“姐夫直如此掛心。”高俅取出書呈進上。端王開盒子看了玩器,都遞與楊公公收了去。

那端王且不理玉玩器下落,卻先問高俅道:“你原來會踢氣毬!你喚做甚麼?”高俅叉手跪覆道:“小的叫做高俅,胡亂踢得幾腳。”端王道:“好!你便下場來踢一回耍。”高俅拜道:“小的是何等樣人,敢與恩王下腳!”端王道:“這是‘齊雲社’,名為‘天下圓’,但踢何傷。”高俅再拜道:“怎敢!”三回五次告辭,楊公公低聲道:“端王仁厚,但踢無妨。”高俅方敢,叩頭謝罪,解膝下場。高俅隻得把平生本事都使出來,奉承端王。才踢幾腳,端王喝采。那身分模樣,這氣毬膠粘也似貼在身上的。端王大喜,那裏肯放高俅回府去,就留在宮中過了一夜。次日,著楊公公排個筵會,專請王都尉宮中赴宴。

卻說王都尉當日晚不見高俅回來,正疑思間,隻見次日門子報道:“九大王差人來傳令旨,請太尉到宮中赴宴。”王都尉出來,見了那幹人,看了令旨,隨即上馬,來到九大王府前,下馬入宮,來見了端王。端王大喜,稱謝兩般玉玩器。入席飲宴間,端王說道:“這高俅踢得兩腳好氣毬,孤欲索此人做親隨如何?”王都尉答道:“殿下既用此人,就留在宮中伏侍殿下。”端王歡喜,執杯相謝。二人又閑話一回,至晚席散,王都尉自回駙馬府去,不在話下。